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被的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被的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写的这字怎么样?请指点一下?
看了你的作品,觉得你的字还是有基础的。拿到市面上也许能卖几个钱。但是,这样的书法作品参加省级以上的书法比赛,有点难度。因为法度不行。什么叫法度?就是你学习古人的书法,用古人的用笔,结字来规范自己。
任何一个人刚学书法,都是什么法度都没有的。当你学习了古人的法帖,把古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当你写出作品以后,法度越髙古,越严谨,真正懂书法的人,会大加赞赏的。
你的作品属于行书类,但是,你学习的是哪位古人的法帖,还真看不出来,如果你喜欢行书,我的建议是你可以学习王羲之的集字聖教序,或者是苏东坡,赵孟頫,米蒂的帖子都是可以的。无论如何,现代人的不能学。看你的字,好象有启功字的味道。如果你学书法,标准不髙,随便你怎么写都行。如果你要走专业书法的道路,我建议你看看我今天发的一篇悟空答题,那是一篇近2000字的如何学好书法,写好字的论文。供你参考。
谭云协2020.3.18.晚上8点18分
这字可以从二方面来认为:
其一,从字形而言。有过基础性的临贴学习,每个字之间的基础架构组合相对较稳,而架构恰恰是中国书法的基本功。但是仅有架构是不够的,这两个字当中的笔锋、运笔等字形体现相对是不足的。
其二,从艺术而言。书法是一门艺术,既然是一门艺术,它就必须强调艺术性,而不仅仅是会写字而已。从这两个字而言,它的艺术性显然是较为欠缺的。那么,一个缺乏艺术性的书法,它就必然失去了欣赏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总体而言,这两个字还是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在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和艺术性的内涵修养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
谢谢题主。我来试着回答。
得声明一下,你写得比我好多了,向你学习。我周围有许多书法家,对书法了解一些,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从个体的字来说,您的字还未修炼到火候
从结构上来说,“德”字左右结构就出现问题,二者之间没有呼应和联系,而且右边上下结构就更成问题,“心”字底过于突出,与上部极不协调,收不住。再看“载”字,既然是书法,一般要写繁体的,而您是简体;这个字写得头重脚轻,尤其是“载”的斜钩,出笔戛然顿住,显得粗疏匆忙,缺少想象和韵味。
您的字显然是临摹启功的,但是,整体上来说,笔画、结构的功夫还需要继续锤炼,细节做得不到位,火候不到。首先得把基本功练好,这是前提,再去感悟和学习启功书法的“雅、清、简、静”特点。
其次,从用墨上来说,还有明显欠缺
古人讲究用墨,还贵在用浓墨,以乌黑发亮来增加书法作品的神***和韵味。一般用墨为“浓、淡、枯、渴、涨”,亦即浓墨、淡墨、枯笔、渴笔、涨墨,利用墨色的转换、浓淡的相间,使作品产生极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但是,看您这四个字,除“厚”之外,多为枯笔,从笔画到字体显得过于干涩,没有浓淡和干湿对比,笔墨缺乏变化和转换,也就缺乏了生机、韵致,让人看得着急。
结体,也叫结字,也就是单个字中点画安排与形式布局的方法。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需用工”。汉字里的各种字体,具有其各自特定的态势,比如篆书,呈纵势;隶书呢,呈横势;楷书,呈方势;草书,呈圆;而行书则为方与圆的结合。有灵魂的单字,靠的是点画之间的呼应,在形势上形成血脉相连的态势,笔画贯通一气,富有神***。您的书法为行书,在结体上自然变化不足,点画未能有机组合成态势,如“德”与“载”“物”,在聚与散、开与合上没有映衬,也就无法相得益彰了。
其四,从章法上来说,“厚德载物”四个字各自为战,没有呼应、没有联系
虽然只有4个字,但是依然要错落有致、疏密起伏,参差变化,形成一个整体,才有气韵。书法既要看单个字,又要看单个字构成的整体,看整体之间的联系和呼应,这就是章法,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
以上仅个人见解,半通不通,不妥之处请批评。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被的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被的行书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