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隶行书字体毛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隶行书字体毛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隶行书硬笔入门最佳字帖?
1、现在最流行硬笔书法以田英章为主导。
2、过去硬笔书法是以庞中华为主导,庞中华硬笔书法集行书、隶书、楷书魏碑为一体的字帖,在硬笔书法界流行了十几年,后因种种原因,人们改为田英章书法为主导,其中也不乏还有其他名家,总体上都属于范本,取其那家都成,关键要持之以恒,必成。
苏东坡说:“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该怎么理解?
苏东坡说的这段话出自于唐代张怀瓘的《六体书论》,他说:"大率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其于举趣盖有殊焉。夫学草、行、分不一二,天下老幼悉习真书,而罕能至,其最难也。″
他以人作比喻,楷书像站着的人一样,行书像正在行走的人,而草书像人在飞快的奔跑,楷书节奏平缓、字势较稳。行书节奏和速度稍快,草书节奏和速度更快。有飞动的感觉。唐代学习行书、草书及八分书的人较少,只占比例的一、二成。天下老少都学楷书,很少有成就高的,说明楷书是最难写好的了。
(文征明行书)
"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一一宋.苏轼《论书》
(黄庭坚草书)
苏轼强调了楷书的重要。书法完备于楷书。由它而发展成了行、草书。不能写好楷书而称擅行草,就像一个人不能郑重说话,却要乱夸草书多牵丝,真书多使转。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这是苏轼对这三种书体的形象概括。楷书又名正书、真书,是一种极其规矩、端庄的书
体,可以说备“八法”之极。说楷如立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楷书如同一个人昂首挺胸,端正而立。楷书具有一种静态美,是学习书法的基础,起笔、收笔都一丝不荀,交待清楚。来源书法屋。行笔以中锋为主,筋骨具备。从结体上看,法度谨严而又不失变化。
而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正如刘熙载所说:“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者之间,行书有焉。”(《艺概·书概))实际上行书就是楷书的快写,当然篆、隶也有快捷的写法,虽可称之为“行”,而绝非现代意义上的行书。一般认为行书的创始人是东汉的刘德升。卫恒(四体书势》说:“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刘德升,而钟氏小异。然亦各有巧,今盛行于世。”张怀堪说:“行书者,刘德升造也。不真不草,是曰行书。”(《书断》)行书又称“行押”书,即签名画押之谓也。行书的特点是简便快捷,字的大小参差错落,又注重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连带顾盼,极具流动之美,实用性很强。行者,行也,说行书如同一个人行走,还是颇为形象传神的。
草书又有章草和今草之别。草书起源于汉,实际上就是公文繁多,规矩书体如隶书等书写费事,便“匆匆不暇草书”了。草最初是潦草的意思,现代意义上的草书主要是指今草。欧阳询说: “张芝草圣,皇象八绝,并是章草,西晋悉然。迫乎东晋,王逸少与从弟洽变章草为今草,韵媚婉转,大行于世,章草几绝矣。”(《与杨附马书章草千字文批后》)草书注重字与字之间的连绵,“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连者,气候通其隔行。”(张怀瓘《书断》)草书是抒情性极强的书体,也极具变化之能事。草书书写时行笔如飞,就如同一个人在奔跑,所以说“草如跑”。
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非常形象地概括了三种书体的特点。这就告诉我们要首先学好楷,打好基础,然后再学行草,正如苏轼说得那样:“未有未能立而行,未有未能行而走者也。
这是苏东坡对于楷行草三种书体特点的形象概括。
第一,楷如立,说明楷书就像一个人规规矩矩地站着一样,说明楷书就是中规中矩的,并非是剑拔弩张的。
第二,行如行,说的是行书就像人行走一样,不紧不慢,但是很有节奏感,这与书写行书是契合的。
第三,草如走,古人所说的行就是走,而走就是跑,不然的话,是解释不通的,因为草书将汉字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所以草书是狂放的,表现个人情感的。
苏东坡在后面应该还有一句话就是,“未见未能立而行者,未能行而走者”这就是说明了练习书法应该从楷书开始,到行书,再到草书,这是一个过程,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却包涵了这样两个意思,实在是精妙的书论!
在书法中,真、行、草、隶、篆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应该怎样排列?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任何事情都有沿革,中国书法也不例外。基本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一个发展方向是章草,一个方向是向真书(唐楷书、魏碑)发展,楷书又逐步发展出行楷、行书。草书比较特殊,从汉隶发展出章草、大草、狂草,与行书融合,发展出今草。
现在中国书法还在不断创新,有清流,也有污泥浊水。本人对“丑书”是嗤之以鼻的,这些人打着创新的旗号,胡抹乱画,哗众取宠,是对中国文化的亵渎,是对中国书法的玷污。“丑书”就不是书法,我都不好意思说他们了[我想静静]跳梁小丑挺多的[笑哭][笑哭][笑哭]
楷书也不完全是到唐朝才出现,实际上在魏朝锺繇就写出了小楷,东晋王羲之也写出了楷书,只是到唐朝楷书发展到完全成熟和定形。真、行、草也基本属于并行发展,只不过成熟有早晚而已。
书法字体演变
陶文(约6000年内)一一甲骨文(殷商前后)
一一金文(周初前后)一一大篆(春秋战国)一一小篆(秦)一一汉隶一一章草(汉未)。
汉隶一一魏碑(南北朝)。
章草一一今草(南北朝)一一狂草(唐朝)
汉隶一一楷书(魏晋)一一行书(楷之简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隶行书字体毛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隶行书字体毛笔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