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篆字体和现代文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小篆字体和现代文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篆、小篆都是什么时代的书法?它们都有什么区别?
篆书流行于殷商到秦代,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诸侯争霸,诸侯国林立,正是因为诸侯割据地域分治,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大篆便是通行于秦国及西周故地的一种文字。这种文字风格浑厚,朴茂自然,用笔圆劲挺拔,圆中带方。秦统一之后发起了“书同文”运动,***用李斯的建议,在沿袭西土文字基础上,推出了小篆作为国家的统一文字。小篆属于线条化文字,藏头护尾,不露鋒芒是其线条特点,圆润中又颇有筋力,点画间均衡匀称,字形修长、端庄、平正。这是它与大篆的区别。
从时间上来说大篆就是秦朝以前的文字,秦朝统一六国,秦始皇统一文字,皆用秦篆,即后来的小篆。大篆起源于甲骨文,西周时代最为流行金文大篆,金文是经书写、制范,再浇铸而成的文字。大篆相较于小篆节奏单调一些,小篆笔画更加圆润,结体略长,易于书写。
商周大篆,石鼓文,秦篆是小篆。
区别是,商篆字富于装饰,整篇字型大小不一,章法乱石铺街。周篆删繁就简,横有行,纵有列,方园兼备。
石鼓文,上承周篆,下启秦篆,是这一过渡时期的字体。
秦篆,主要指秦代前后时期的字体。石鼓文对秦篆影响较大,学小篆也可看看石鼓文。
一、别称不同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
二、特点不同
大篆:
1、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
2、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小篆:
1、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2、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说起大篆小篆,他们都叫篆书
是我们中国先祖创造的一系列流传下来的文字,以秦朝一统六国为分水岭,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这个文就是小篆,也叫秦篆。
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都是狭义的大篆。
他们的特点区别其实也很大
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
金文指的是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铭文。金文始见于商代二里岗的青铜器,不过商代二里岗发现的青铜器有金文的只有少数几件。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金文增多;至西周时,青铜器上金文已经较为普遍
籀文 是周代文字,是金文的繁化,也是现在广义上说的大篆。
现代汉字是不是象形文字?
不知道你说的象形文字是什么意思,任何一个有文明的国家必然会在其文明初期产生文字,只是各个国家文字的形式不一样而已,经过后期的不断演变,发展为当今的文字,中国最早有甲骨文等文字,其实也勉强可以称为象形文字。按世界来看,古代埃及的文字是象形文字,但只限于圣书体,僧侣体和世俗体并不象形。
现代汉字是古代汉字的继承与发展。经历了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反反复复漫长的进化过程。最初的甲骨文、金文比较简约,进化到大篆小篆是为由简到繁(商朝至春秋战国);从小篆到隶书又是一个由繁到简过程(秦朝至汉朝);隶书到楷书又由简到繁(汉朝至东晋),此后汉字形态基本固定,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进一步规范了现代简体汉字。
现代汉字与古代汉字一脉相承,虽有某些变化,但造字原理未变,始终保持自汉代以来的“造字六法”:即象形、形声、会意、指事、转注和***借。严格来说,转注和***借当属用字方法,主要是前四法。
象形字,如山、田、土、石;花、鸟、虫、鱼等虽然楷化简化后与原始形态有较大差异,但仍保留着明显的象形痕迹。
形声字,如杨、柏、钉、灯等,一边偏旁表示字的性质属性,一边主要部分表示字的读音。形声字占古代现代汉字很大部分,约80%。
会意字,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形成一个新字。如:酒,就是一个陶器装上液体,意为酒;鸣,就是一只鸟用口在叫;解,就是用刀分剖一头牛和角,等等。
指事字,有点象象形字,区别在于取形态上较抽象部分,指向事物的某个部位,合成一个新字。如“刃”,在刀边加注一点,指向刀的边缘锋利部分;“眉”,就是在一只大眼睛上,加上一大笔,表示眼睛上面那个东东叫“眉”。
所以古代汉字就不是简单的象形文字,现代汉字当然也如此。
这个如何证明,汉字本身就是象形文字。
《说文解字》的作者汉朝许慎曰:“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又曰:“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
由此可见,汉字就是象形文字,要反证其不是象形文字,不知如何去证。
说汉字是象形文字是不正确的。说汉字是脱胎于象形文字的表意文字才准确。世上所有文字均自象形始,以后才演化成各种文字。如楔形文字(己消亡),表音文字,表意文字等。汉字只有极少数单体字仍存象形痕迹。
现代汉字已是不象形的象形字了。
在中国文字史上,隶书的出现是个大***,史称“隶变”。
隶书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甲骨文、籀文、小篆等,统称篆书,基本上符合文字产生的六义,由古时的象形符号发展而成。
隶书的出现,文字由圆变方,同时破坏了文字产生的六义,让汉字由象形文字变成了方块汉字。
此后的文字,离象形越来越远,今天,我们只能追根溯源,在早期的篆书里才能寻找到象形的影子。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金文和小篆的字形特点分别是什么?
金文和小篆的字形特点分别是:
金文总的情势是清秀优美,笔道首尾出锋,有明显的波磔,结构严谨,行款章法自如。
其前期的作品风格质朴平实,多挺拔的悬针笔法,仍带有甲骨文的影响。
后期的风格凝重雄放,已显出金文的独特艺术。书法凝练奇古,雄伟挺拔,遒劲华丽,从人形或以人为偏旁的字及王字等,多用肥笔,用笔轻重明显,被书法家称之为“波磔体”。
小篆字体特点是:
1、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2、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3、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4、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篆字体和现代文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篆字体和现代文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