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符号用什么字体好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草书符号用什么字体好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临习于右任的草书?请赐教?
谢邀。于右任当代大家,他的书法风格独步,其作品被称于体,其草书称为标准草书。临习于右仼草书,即指标准草书。于右仼书法可大致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我们知道于右仼以魏溶书,鸳鸯七志斋即是反映。早期作品两特点,1.笔力雄健,笔法多样。2.骨干平正,结体奇险。这与其长期习魏不无关系。晚期作品溶魏变革,参以大量篆隶笔法,结体更是放逸恣肆,折锋,断笔,顿挫,波磔,圆融厚重。特别是后期大草的出版,更是其对书法的重大贡献。其制订标准草书的初衷是规范简化草无定型的情况,把部首符号分门别类,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以期实用,故标准草书简之又简,这是其特点。著名大家姜白石评价其草书曰: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被人喻为学草箴言。学于草犹要记住以下几点:1.代表符号的归纳使用,使笔画极简,这是其最大特点。2.体势具北魏特色,上松下紧,重心于下,并取斜势。这一点最独特。3.结字用笔奇崛。4.用笔流利,一字万同。5.熟中求生。这些仅是其草书基本点。学习于草应在总体把握下学习。最后要说于草用笔如涩,平中求险,中锋使转佐篆隶笔意,收锋含蓄,点画力遒墨酣。可见好的草书优点绝不止一处。
于右任是民国大佬,也是民国书法第一人,被称为当代草圣,其书法初习赵孟頫,后学魏碑,既有赵书雅秀妍润,又有北碑的强雄庄博,在草书书法上卓有建树。草书取法怀素多用圆笔,笔意流畅灵动,又引碑入草,大气磅礴,雄奇伟岸,使其书法别具一格,自成体系。于右仼整理编撰了标准草书,规范了草书的草写符号和草法标准,推动草书的发展进程,功勋卓著。
要临写于右仼草书,必须要有魏碑基础,或辅以颜真卿后期诸如颜勤礼碑,麻姑等笔力奇崛,开张,有气势的书写笔意,临习中意存圆,润,通,劲,雄,奇,久之,可领略其妙处。
于右任草书,多用浓墨,时见飞白,结字非常简洁凝练,以险取势,奇中求稳,自然流动。
草书临习,有别于行楷书,应专注其神***气韵,学习于右仼标准草书,对于认识草书,记忆草书符号,锤炼笔法都有莫大好处,不失为草书入门捷径。
鄙人浅见,不到之处,请见谅。下附临写,恳请指正,谢谢!
草书符号能够实现像简体汉字一样与时俱进更加简便实用吗?
这个话题好,应该在中学生课堂传授标准草书的写法,以利于草书这门艺术技术的传播和健康发展。也利于揭穿丑书怪书骗子们行骗的伎俩,草书也没有那么神秘,不过是快速便捷地书写文字表情达意而已。以往过分简化汉字搞得楷书混乱,没有美感不说还失去了汉字的韵味和美好会意功能。
所以我认为标准草书,完善的草书能够实现比简化字更简便快捷。但是现在打字语音手机电脑交流,这个改革有点晚了。
俗话说,烧水烫牛找事做,堪称世界一绝的书写符号汉字,难能可贵的外形秀美、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博大精深的汉文字是象梵文、简单的拉丁号及汉拼音或是最后简单的仓缬造字的符号来获得如此美称的吗?只有心怀鬼胎的臭文人整天挖空心思、标新立异为达到其所谓的创新为目的而不择手段而过分毁减泯灭汉字精魂而提出的鬼异想法,如果是这样,故宫博物院的每一件精品都得重新雕啮、文学史上的诸子百家都得重新命名,篡改和颠覆了古今人文序列,砍竹遮笋,去旧怜新,更繁杂了大众,多此一举,当乱象还生时,更催生的新一代的文盲,有必要呢?不如多花点精力去钻研科技,为民造福,而不必要再添乱,文学史上的东西都来不及去领悟贯通,又何必节外生枝呢?费时费力,烦民累众,适得其反!
这个问题有点大,值得表扬,点赞!
为什么说这个问题大呢?咱们***简体字,简体字是在郭沫若的主持下编制的,其主要思想是以草书为参考进行的!或许多数人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便之处,可是对于真正的书法精深者来说,从繁体到简体有很多的字不利于书写,比如刘字,对字,还有书字,咱们说书字,因为草书是书法大家的总结写起来很流畅,可是写简笔的楷书就是不如繁体好安排结构!
所以说呢!除非是你能达到书法大家的地步,那样或许在你的倡导下能够把草书进一步简化,不然,即使是你有权势去更改草书代码,但,你可能会给后世留下纰漏,你也有被后世批评的可能。
现在的问题是刻苦练习书法,争取成为书法的大家,那时,你可能有机会改变一些游戏的规则!
草书早还是楷书早?
文字是人类传达感情、表达思想、记录语言的图形符号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中国文字的主要发展历史,包括陶文符号、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书、行书、楷书、草书。 楷书始于东汉 草书形成于汉代 草书比楷书出现的早 汉代(前202年 - 220年)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符号用什么字体好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符号用什么字体好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