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超好看的几个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超好看的几个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写春联用行书,草书,楷书,那种字体看起来好看?
春联的意义,除了寓意美好,还要给人看得明了,看得赏心悦目。这起到点缀节庆,光耀门庭的作用。
基于这个核心意义,首选楷书,工整飘亮的楷书,妇孺皆明,老少宜读,更方便儿童教益。如正楷,隶书,工整有度,宜于常人审美阅读,也避免孩童和对字体辨识度低的人误读误会产生不良歧义。大过年的反讨出个霉头来。
如无写得好的楷书,其次才是选择较楷书稍易辨读的行楷。其他一切不易为常人辨读的行草,草书,甚至狂草,写得再好也坚决不用。避免产生如“妇女之宝”,“好狗天上飘”之类的世俗笑谈或恶意歧义。贻笑大方。甚至只有作者自已才看得明白的,那不叫春联,那叫画符(笑!大笑!)。
主要优点如下:便于认读,不失美观,书写方便。
优其是书法协会的义务写春联活动,现场围观的人很多。
这时候,楷书、隶书、都不适用。人家等不及啊!
至于民间书家街头写春联,也是一样的道理。必须得快一些。
如果是书法家自用,或者是写完送给朋友的,那就要用你最拿手的书体来写,写出你的水平,展示你的风釆。
各种书体都有自己的优势,主要是看
用在什么场合,干什么用。
我一般用行楷书写春联。
写春联;大部分是;行书,楷书,并且行书较多。其次隶书,也不少。很少用篆书,草书,大部分人看不懂。春联的字,必须端壮、苍劲、有力,才好。现,很些名牌书法家,写不了春联。
谢谢邀请!
春节写对联我个人认为还是用行书、行楷、隶书字体书写比较适合,特别用行书写对联好看,行如流水,妍美通俗易懂,字字漂亮。对联是让别人看的,也是让别人读的,都是吉祥话,读出来也是讨口彩的意思,如果春联上的字,让人看不懂或猜半日,就没有品味佳联的兴致了。
篆书和草书大部分人都不认识,春联是一种通俗文化,用篆书和草书书写会曲高和寡。但也不是完全不可以用篆书和草书写,让人看的吃劲,怕就没人欣赏了。
春节对联字体多大有讲究,同一副对联,字体要一样,上下联字数要相等,字体大小要与门户相协调。
在书写上,春联的用纸当然是选用朱笺或红纸,以表喜气,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两边互相对应,题材根据各人喜爱随意选取,每天进出家门看见喜庆吉祥之言,会增添精气神呢!
对联书写的好看与否不在于用什么书体,而是书写者书法造诣。同样一只毛笔在不同人的腕下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会写字的人无论怎么去写都好看。特别是那些有较高造诣的书法,落笔就是好字。但好字是需要书***夫的。古代有一个王献之学书的故事,说王献之写了一个“大”,觉得非常满意,就让父亲王羲之看,王羲之什么也没有说,在“大”字下补写了一个点,让小献之拿给他的妈妈看,王献之妈妈看了之后说唯一点似乃父。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功夫的差异和不同人的书法造诣是有差别的。由此不能看到,对联作品的好坏就是书法造诣的区别。
不过比较常见的对联书法就是行书和楷书,这主要是指我们春节贴在门上的春联。而在对联书法作品中,可以说形式多样,书体不限,并且作为书法艺术作品的一个制式,用纸也没有限制,而新春迎春春联则必须是红色纸。
这两张草书哪张更佳?
这个草书就是典型的没有书法基本功底,可能书法入门是直接从行书或草书着手,写草只得其形,不得其神,远观是草书,细看是杂草众生,满纸荒芜。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心,赵孟頫一语中的,道出了学书练笔的重要性,没有笔力的点画,像不醇的酒,不酽的茶,跑调的歌,观之索然无味。
两幅草书作品,很像出自一人之手,一幅白字黑底,作过图像处,笔迹难以理清,而另一幅黑字白底,原汁原味,很容易追踪书者墨迹,笔力飘摇,多用侧锋,油滑轻浮,墨不入纸,都是少临楷书之过。
结构上,草书强调气势连绵,环曲婉转,奇伟狂放的态势,并无固定条条框框。自如挥洒,张扬个性,寓情于理,只要在情理之中,都无不可,这两张草书作品,穿插,取势,结构都符合草书标准,血脉贯通,行气流畅,章法布局生动有意趣,也是患得患失,建议在笔画上多下些功夫,如笔力充实,一定会有彻头彻尾的变化,则两全其美。
两幅书法,个人觉得黑底白字略胜一筹,处理后笔法的缺陷自然不明显,更上眼一些。
本人也是书法爱好者,不妥之处,请见谅,下附临书,请斧正。谢谢!
两幅风格很相似,水平也差不多感觉。第二幅图片如果没做处理,就能看更清楚了。
本人偏向第一幅,章法不错,大小避让有序自然。另外用笔显得比第二幅更有风骨,第二幅线条偏软!
你认为谁的草书写得最好?
草书名家很多,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草圣张芝,书圣王羲之,张旭、怀素、黄庭坚。
从封号来说,张芝当为其中之最。
从名气来说,王羲之应当更为人所知。即使不懂书法也曾听过他的大名。
张旭、怀素、黄庭坚虽然很好,但是不接触书法的人很少会注意到他们。
单纯论字的话,文无第一,全看个人喜好。
你的问题不好回答,艺术风格不同不好排名,就像你问是牡丹花好看还是玫瑰花好看,还是月季花好看,每个人因为审美观点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王羲之的草书清秀隽永,彰显一种魏晋风度,观之像看一位优雅的士大夫在从容的舞剑。
怀素的草书开合浪漫,无拘无束,向一位武林高手在打醉拳,颠颠又倒倒,不知下一拳往哪地方出。
黄庭坚的草书收放自如,大开大合,向挥动的长枪大戟在跳舞。
王铎的草书集各种矛盾与和谐于一身,苍茫泼辣,又不失雅致,像一位散打冠军用各种招式打遍天下无敌手。
这都是一种美,你说哪个好呢?
我认为伟人毛泽东的草书写得最好。大气磅礴,酣畅淋漓,独树一帜,空前绝后,可称得上是千古绝笔。
欣赏其草书,既有行云流水之顺畅,又有狂风暴雨之气概。既有气吞山河的大气,又有势震寰宇的伟岸。既有恣意纵横的随意,又有飞流直下的气势。错落有致,收放自如,恰到好处,美不胜收,自成一体。让人观后拍案叫绝,过目难忘。
能够成就***的草书之美,首推其文字功底深厚,书法技艺清湛,深得书法之精神。再者与其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有关,其深厚的诗人感情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情怀,以及胸怀天下,壮志凌云,服务人民的崇高信念,都融入了诗和草书之中,才成就了其草书之功。
草书写得好的还要说是唐朝人。
唐代按年次排,先是孙过庭,再是张旭,最后是怀素。
怀素是玄奘法师的学生。
这三位草书造诣最深应是张旭,要知道张旭教过颜真卿书法。
张旭被誉为“草圣”。
请看李白为他写的诗: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三吴帮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
杜甫在诗中赞张旭:挥毫落纸如云烟。
草书始于汉代,名家众多。如”草圣”张芝,被称为“颠张醉素”的狂草名家张旭、怀素等。我个人比较偏爱“书圣”王羲之的草书,尤其是他的《十七帖》。
郗司马帖(局部)
《十七帖》并非只是十七幅作品,它是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实际上是汇帖,主要是王羲之辞官归隐后写给好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一组信札,共29札。内容多而杂:对朋友不解的无奈,对年老的忧虑,对无缘会友的惆怅,对亲友逝世的悲痛,反映了王羲之的多愁善感。《十七帖》全部法书目录:
01、郗司马帖;02、逸民帖;03、龙保帖;04、丝布衣帖;05、积雪凝寒帖;06、服食帖;07、知足下帖;08、瞻近帖;09、天鼠膏帖;10、朱处仁帖;11、七十帖;12、邛竹杖帖;13、蜀都帖(游目帖);14、盐井帖;15、远宦帖(省别帖);16、都邑帖(旦夕帖);17、严君平帖;18、胡母帖;19、儿女帖;20、谯周帖;21、汉时讲堂帖;22、诸从帖;23、成都城池帖;24、旃罽胡桃帖;25、药草帖;26、来禽帖;27、胡桃帖;28、清晏帖;29、虞安吉帖。
《儿女帖》
宋代书法家、书法评论家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云:”逸少《十七帖》,书中龙也”。 黄伯思视《十七帖》为“书圣”王羲之的“书中之龙”,可见《十七 帖》的地位之高。《十七帖》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王羲之在草书上的突出成就,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品。《十七帖》一直被奉为草书中的“神品”,成为唐宋以后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这样评价王羲之:比起雄浑放肆的张芝,王羲之稳重有余;比起稳重的钟繇来说,王羲之是浪漫开张的。可见王羲之的书法在保守与开放之间,有融古开今的“中和之美”!
《十七帖》既充满阳刚之美也有阴柔之美。
欣赏《十七帖》,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壮士,有着力擎千斤的刚健体魄,处处展现出只手扛鼎般的切金断玉之力。帖中字以方笔方折为主基调,左冲右突,斩截峻快,充满力量之美!在力量的另一面,我们还能够看到阴柔的美,这种美出自它的夸张姿态。笔法变化的丰富,堪称集大成者。
《旃罽胡桃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超好看的几个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超好看的几个草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