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赵字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赵字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将来过渡到行书草书,练哪家楷书好?
个人推荐智永的《真草千字文》,行楷与小草可以一路练习。智永的行楷就是大王行草笔法反哺楷书之作,笔法是一脉的。
初唐的禇遂良和虞世南也可以考虑,相比欧颜柳的正楷,两家的字更灵活些,虞世南韵高,禇遂良行笔带行书笔意,转入行草也方便。
选帖是学习书法的路径规划中重要的一环,选定一家自己喜欢的,然后踏踏实实抱它几年,不宜多换帖。所以选帖之前广泛了解,多看多问再决定,这样的态度应为你点赞。
希望以上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我是无忧,欢迎多多交流,共同进步。
我是景堂书法,看到学习书法从楷书入手过渡到行草书,也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觉得准备学习行草书,不一定要从楷书入手,书法发展的过程是由篆书到隶书,再从隶书发展到行草楷书,如果喜欢行草书,完全可以从篆隶书入手,对笔性熟悉了,技法提高了,线条训练到位,自然可以在行草书上得心应手。
当然,学习书法从楷书入门是很多人的选择,自然有他的道理,那么我觉得褚遂良的楷书注意了点画间的映带,书写性较强,不失为理想的选择。尤其是大字阴符经一帖,是较早的墨迹本,容易看明白点画的来龙去脉,很是不错。我老师洪厚甜先生就是用这个帖来让我们入手楷书的。
以上是我的一点浅见,仅供参考。欢迎关注我给我点赞,一起交流学习。
建议先学欧阳询或颜真卿。学的差不多了,以后可以再转学赵孟俯或褚遂良。
第一,先学欧和颜,打下比较扎实的唐楷功底,和丰富的唐楷笔法和技法。欧和颜基本具备了唐楷所有的技法,严谨,大气。柳体由于其过于特点分明,初学者笔法,结构比较难于驾驭。
第二,褚遂良和赵孟俯的笔法和结构,与行书接近,书写灵动。经过练习能较快与行书接轨。
书法的篆真行草魏还想骗多少人,所有的书体就一个概念:书写。所有的书写都跟气、意、念有关。书写的重点是会写,会写的重点是轻重缓急,阴仰顿挫,辗转腾挪,会就是会了,懂就是懂了。就像佛教的不可说,道教的道可道
问题是:学习哪一种楷书,将来能更好的过渡到行草书?
可以肯定的说,唐楷、魏碑都可以。至于哪家比较能够更好的过渡到行草书,请接着往下看。
1、
楷书入门这是一个很好的路子,也是被历代书法家证明的有效的路子。
学习楷书的目的,一是,练习对于毛笔打掌控能力。楷书的结体、章法非常的规范,学习任何东西首先都要建立规范。书法也一样,建立了规范才能学习更加高深的东西。
第二,楷书在书法的五种书体里,是最晚形成的一种书体,他的技法非常的完备,能够更好的训练初学者的笔法。
2、
行书的学习,是另一种套路,楷书学习的东西并不能直接运用到行书上,所以楷书和行书之间不存在什么过渡,楷是楷,行是行。
所以你学习楷书时间越长,行书越不容易学好因为长时间的学习楷书,容易使用笔固化,不利于行书的学习。
行书的学习是一种重新的开始,也要从基本的笔画,一步一步开始练起。
有人问我,我的赵孟頫的字怎么写的这么好,我说我学的王羲之,你觉得呢?
学王羲之变成赵孟頫一路,至于是不是学到了赵孟頫另说,但也说明题主还没有理解王羲之。
赵孟頫离王羲之很远,这个不是轻易就能看出的。
大家都说赵孟頫深入学习了王羲之笔法,但其实他一直停留在浅表层,他也知道自己和王羲之的差距,所以可能非常努力的学书,然而,依然未能亲近王羲之。
后人看到赵孟頫,就叹为观止,无他,书法内蕴潜藏无限,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到达的范围内感受书法。
连赵孟頫都不能深入王羲之系统,那么,后学者学王羲之而庆幸仿佛赵孟頫,亦以此乐道,那也不奇怪了。
书法在这里,也在任何地,因为,因为这是书法。
你不应该这么回答!
先说几句题外话。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人把我们错认成另一个人的情况,有的人会耐心的听对方把话说完,然后更正对方;有的人会直接打断对方谈话,转身离去;有的人甚至会从头到尾饶有兴趣地扮演对方心中的那个人,绝不说破。三种应对方式各有千秋,好与不好,难有定论。
赵孟頫行书书法作品(局部)
听上去题主提得问题与我举的这个例子是一样的,其实不一样。
首先,别人说你的赵孟頫写得好,不光是在赞美你,也是在标榜自己的书法修为多么深厚。你直接回答自己学的是王羲之,完全不顾及对方的脸面,拒人于千里之外,我觉得不算厚道。
王羲之行书书法作品(局部)
另外,赵孟頫一生的书法追求,都是在直追二王,他甚至提出过中国书法应该复归二王的书法见解理论,并深深影响后世学习书法的人们,一直到今天。赵孟頫的书法是公认最接近王羲之书法的人,赵孟頫书法几乎融汇了二王的所有书法技巧,许多作品甚至都达到了几可乱真的程度,有许多喜爱赵孟頫书法的人甚至认为赵孟頫是唯一一位超越王羲之的人。
王羲之草书书法作品(局部)
赵孟頫的书体属于王羲之体系中的一员,智永 虞世南 四大家 宋明以后至今的百分之九十的书法家都是学习二王体系,因此不懂得人说像赵孟頫很正常,因为赵孟頫也是二王体系中的并且是当中相当优秀的
看了这个问题,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啊,因为赵孟頫就是王羲之的学生啊,赵孟頫一生都在推崇复古,推崇二王的书法,因此赵孟頫的书法和二王的书法看起来还是蛮接近的。而夸你的这个人对书法也应该不是很懂行的,所以有这样的话一点也不奇怪。
这让我想起启功先生的一件事情了,到现在头条上很多人在推荐清代书家梁诗正的书法,顺便都会提到启功先生,说启功先生是学梁诗正的书法。有人推荐清代的成亲王的书法的时候,也是说到启功先生,说启功又是学成亲王的字。每次看到这些歪谈,我都苦笑一下。
启功先生曾经在他的《论书绝句百首》的最后一首诗中这样说:
“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竟体芳。偶作擘窠钉壁看,旁人多说似成王。”
为何很多人说启功先生的字和成亲王、梁诗正的书法相似呢?就是因为他们的书法渊源极为相似,都是学赵孟頫、学二王,因此书法风格较为接近。
同样,你今天学王羲之,赵孟頫也是学王羲之,因此你的字的风格和赵孟頫接近很正常,这并不代表什么。你也不用骄傲,我们今天能达到赵孟頫的一小半高度已经就顶天了,不是因为今天你学的王羲之,就代表你比赵孟頫厉害。不管我们学谁的,最后反映在自己手上的功夫才是真章。
书法里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分门派,好像学王某某的就高,学赵某某的就低;或者有的人说学碑的就高古,学帖的就俗;还有的说学颜、学欧才是正解,学赵孟頫的字就媚俗等等,这都是毫无道理的说法。
这位题主的字写得不错的,我们一起加油努力吧,前辈名家那么多的经典,有我们学的了。
你的字确象赵字多些,其实赵字更与现代审美相吻合。虽赵孟頫也从王那里脱胎而出,但赵字形体比王字略为扁平,横向比王字舒展。
我也是学圣教,也学赵,我说一下我的感受,学习圣教,从入帖开始就孜孜不倦地临习,经过很长时间还是很难把握其变化和神韵,反正是相隔一段时间去临就有不一样的感受,其神韵较难把握,而赵体容易把握,而且不能长期临习,容易圆滑。王字飘逸,高雅,但易走入收敛,舒展度不够的歧路,为了改正这一毛病我也临一下赵体,使字变得灵动、舒展,我总觉得圣教更有韵味。但创作作品时免不了会有赵字的意味,可能是一路的源故。
书友的字灵动、舒展,如字形写扁平些,也就不怪人们说你是赵字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赵字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赵字行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