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笔势笔意有哪些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笔势笔意有哪些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理解草书的笔法、笔势、笔意关系?
理解草书的笔法、笔势、笔意关系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大,我真的不指望这篇回答或者其他回答能帮助你去完全理解,但也别太失望,先了解一下也未尝不可。以后慢慢理解。
最简单的解释:
然而他们关系却很复杂:
古人讲究的笔法是贯穿于整个书写过程,人在书写的时候需要同时把握笔法、笔势、笔意的技巧方法,特别是在写草书的时候,在快速书写的过程完美展现他们的关系是非常困难的。
笔法是根基,没有好的笔法,其他再好都等于零,如同高楼大厦的地基必须要打牢,是我们的基本功。
草书当中重在笔法的锤炼,因为笔势是你很容易看出来的,什么开合、收放、疏密、大小等都是可以通过刻意的练习能快速见效的,但是笔法不同,由于书写较快,草书容易出轻、滑、薄的毛病,因此草书贵在“使转”,即笔法。孙过庭说:“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说的就是草书容易变现个人的情绪变化,即笔势变化,但书写的质量高低蕴含在笔法当中!
一流高手的草书展现的不仅仅是变化多姿的草书风貌,更多是佩服其在自然书写中能够很好的把控用笔的质量。
当然草书的整体风貌是非常要的,这包含了整体的节奏和书写的层次感,是情绪和状态的反应。不好理解,也不容易懂,没关系,慢慢来,这才是书法最迷人的地方,要是那么容易懂,书法便没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
草书的笔法、笔势和笔意是草书艺术中三个重要元素,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草书的创作的确非常重要。我认为在这三者关系中,笔法是基础,笔势是表现书者思想感情的运笔手段,笔意则是灵魂。这三者的关系和歌唱艺术中的音准、节奏、情绪表达三者关系很类似。一名优秀的歌唱家在歌唱中首先要做到音要准,如果音都不准,声音再好听也是白搭;其次节奏感要好,情感表达恰到好处,这样组织成优美的旋律,歌曲才能打动人。
书家在创造草书作品时也一样,首先笔法要到位,那么书家在创作草书作品时就得考虑用笔是方折的成份多,还是圆转的成份多,提按的幅度是大还是小。在笔法到位的基础上,拿捏好笔势,这笔势太重要了,笔势是在运笔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动态形式,笔在静止时是无笔势可言的。笔势是通过运笔时节奏的快与慢,行与留的书写过程,使整篇作品产生一种旋律的气韵美。在这过程中书家的情绪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感情是***四射,还是温文而雅,这一系列的组合所书写出来作品就自然形成了不同书家各自的草书艺术风格。
王羲之、张旭、怀素、黄山谷和当代林散之等书家就因为他们草书的笔法、笔势、笔意有各自不同的体系而形成鲜明个性风格。王羲之的草书提按幅度大,方折笔多些;张旭的草书绞转笔法多些,笔势开合大些;怀素的草书有篆意,以圆转为主;黄山谷的草书开张摇逸多姿;林散之的草书由于是使用的长锋羊毫笔,所以他的草书是拖笔推笔中兼绞转,总之是各显其能,百花齐放。
笔法,笔势,笔意是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笔法:包括执笔,用笔。笔势:笔峰往来运动的态势。笔意则是由笔势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精神风韵.笔法,笔势是形。笔意是神。
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
笔法、笔势、笔意是沈尹默在谈书法文章中总结的关于书法分析研究的三个层次即三个方面。不仅是草书,书法的其他各体也都适用,但是草书的法、势、意更明显也更难。
笔法就是书写笔画的用笔方法,笔势是书写笔画及组字的运笔趋势,笔意就是由笔法和笔势完成文字书写后所产生的艺术意韵。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连一体的,由法生势,法势出意。无法无势则徒具字形,字形无意亦非书法,古称俗书,亦即实用书写。
笔者在长期书法实践、研究、鉴定和教学中对沈氏“三笔理论”的笔***述作了形象化、具体化的总结,提出新三笔理论,即一、合笔法,二、出笔锋,三、极笔性。
新三笔理论认为草书首先要写出中锋圆润劲健的笔画,即合笔法。孙过庭《书谱》说:草乖使转,不能成字。其次是在草书笔画使转中笔势挥洒龙跳虎卧,写出笔锋,即出笔锋。当高手充分利用毛笔性能写出异常精彩的杀尽中山兔的笔锋,自然笔意出神入化,瑰丽高雅,充分展示了毛笔字的艺术性,即极笔性。
什么是笔法、笔势和笔意?
笔法,就是用笔的方法。线条有没有变化,有沒有骨力,全在于用笔。所以笔法决定线条的质量。
笔势,是线条的形态和笔的走向。线条按照笔的走向就围成了字形。字形的形态不同字体也不同。所以笔势决定结体。
笔意,就是通过线条、结体和章法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情趣,即神韵。.
从以上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没有线条的质量就没有神韵;没有神韵字的形态再好也是有形无神;而神韵是寄托在形即线条和结体中的。所以笔法、笔势和笔意是互相寄托、共同依存的关系。其中,笔法是基础,笔势是手段,笔意是灵魂。
草书的基本笔法就是中锋运笔。要提高线条质量.在坚持中锋运笔的同时还要通过转、折、顺、逆、留、纵、提、按等增加笔法的变化。有骨力变化的线条才能增强笔意。
草书的结体虽然变化多端,但是它决不是乱写,而是有自身的规律。因此笔势上既强调变化,又强调古意。往往笔势的形态寄托笔意的神态和趣味。
从这个意义上讲,笔法、笔势和笔意是一幅书法作品成败的关键。质量好坏、品位高低全在于此。
现今的这么些个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怎么解释笔意和笔势?
我个人觉得书法家一般是根据经验来总结:运笔的力度、执笔的方式、书写时的角度,还有是悬臂还是枕臂都有自己的体会。可能每个书法家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而书法理论家可能偏多一些理论的东西在里面,一般情况受众面会比较广,但是可能并不是最适合自己,当然时间长了,可能会有一些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或技巧,正所谓熟能生巧嘛!
但凡我们学习新东西的时候,都会有标准的流程给你学,当然这些流程并不是为每个人量身定做的。所以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可能需要一些时间。这可能就是理论书法家与书法家的区别吧!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谨代表个人观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笔势笔意有哪些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笔势笔意有哪些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