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说文解字是小篆字体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说文解字是小篆字体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说文解字是古代辞书吗?
《说文解字》突出解“字”,属于字典;《尔雅》侧重解“词”,属于词典。它们同属于“辞书”。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
《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此书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
深入学习汉字,应首选《说文解字》吗?
深入学习也就是研究了。《说文解字》由东汉许慎著作,以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最为流行。
但是要注意一点,《说文》及《注》并非全对,许慎、段玉载并非全能,也有失误。况且,甲骨文直到清末才出,民国才有研究成果。甲骨文是一切汉字的起源,而说文解字只能追溯到金文。但是金文又大多埋在地下,清朝之前出土的青铜器不多,特别是东汉之前,又有多少钟鼎文传世?
汉学最高在清代,清代最高在乾嘉,乾嘉学派代表人物段玉裁、王念孙。直接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就好了,因为乾嘉学派治学态度的严谨,不像很多人注书那样带个人情绪,和遇到一些自己解释不清楚的就胡说八道,给你讲阴阳五行,这种没有意义的东西。学习应从540个部首学起。
传统方法学汉字,有两个直接后果,一是提笔忘字,二是效率低下,这都是因为没有解决学习痛点的缘故。汉字先生是目前唯一经过国家权威认证的,彻底解决学用脱节痛点的汉字速成工具,用汉字先生,一分钟掌握八千汉字。
学汉字,用汉字先生!
文字并不是语言,但却是语言的代表。汉字是书写汉民族的文字。想要深入了解汉字,读《说文》的确很有必要。
《说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说解汉字字形构造的字书,也是文字学史上的奠基之作。全书共十五卷。其中一至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十五卷为叙目,每卷都分上下两篇,实为三十卷。全书收字9353个(重文有1163),首创部首检字,以540部首来统率汉字;编排顺序上,则“始一终亥”,十分有讲究。
由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几千年前的字式大多数保存到现在,我们研究汉字,便可从此看到一些社会发展的事实。汉字从甲骨金文发展到篆文再到隶书楷书,字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说文》字头以小篆为准,也兼有古文、籀文等异体字。小篆承启古今文字,上承甲骨金文,下启今文隶书,可谓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
普通读者随便翻看一些文字学教材即可。如果想读原典,建议将《说文》和一些文字学著作配合起来使用(入门则可选《注音版说文解字》,有部首注音)若还想深入了解文字学,推荐书目:
[1]《说文解字》许慎 撰;徐铉 校
[2]《说文解字注》段玉裁
[3]《文字学概要》裘锡圭
谢邀!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载体,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能够解读的最早文字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汉字不同于西方文字,它是象形文字。在甲骨文之前的也发现过一些类似象形的文字,因无法读懂它们,也就没有做出文字的结论。
题主发问深入学习汉字的路径和方法。我认为,并非首选《说文解字》。其路径应该是:简体—繁体—魏碑—楷体—隶书—秦篆—楚简—鼎文—甲骨文。一一深入学习。
汉字学习与研究博大精深,汉字学者的最高追求就是甲骨文的研究。郭沫若先生终其一生,对甲骨文研究也只能停留在肤浅一层,对很多甲骨文仍不能识别。因此,说文解字只能是参考书,未必全是对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说文解字是小篆字体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说文解字是小篆字体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