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字体教程字帖大全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草书字体教程字帖大全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学行草用什么字帖好?
首先瘦金体风格的书体并不存在,仅瘦金体一家别无分号,可以说瘦金体无法个性化,泛化,无法开拓,所以出现之后就是高峰,也是终结。
其次学书法不要卡死在一本字帖上,要在开阔眼界的基础上专精一贴
不论你说的是硬笔还是软笔,我都建议你不要直接学行草。学了两年瘦金体,恐怕一时半会出不来,我建议你写写篆书隶书,缓一缓,要不然很容易尖刻露骨,走上歪路。
行草书当然是二王入手,圣教序是不错的范本,楷行草皆备。原碑字并不大,用来写硬笔也可以的。另外,小草《书谱》,智永千字文(真+小草),二王书札(行草书)等
行草还要注意草***确,不能胡写,写硬笔写久了容易按照连笔字写,是不对的,要格外注意。草法不要看哪些百韵歌之类的,那些说的都不准确,容易被误导。草法的学习可以从章草入手《急就章》,熟悉草法,再转今草(小草+大草,大草不需要学)
学习行草用什么字帖好?
根据我10多年教学实践,我建议从王羲之的字入手,具体从这三个方面去操作:
王羲之的手扎比较少,就那几个行书如《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初月帖》等,专注点比较集中。
具体训练方法,以笔法为目的,可以把这几个手扎复印放大,先描红到临写,整体感知训练;
再精挑20个左右的字,以横画、竖画、撇画、捺画、钩画分类,细心揣摩,起笔时的切、顶、压,转折时的提按、翻转,以及结尾时的提按,顿挫揉回等动作。
第二,结合王羲之集字《圣教序》,练习字法。
用笔和结字是古人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圣教序》解决了王羲之其他字帖中字量不足的弊端,在具体训练上,***取先局部再整体的方法。
局部训练指把字进行分类:
1、按偏旁部首分类,右边的偏旁反文旁、立刀旁,左边的偏旁如单人旁、绞丝旁、提手旁、土字旁、牛字旁、王子旁等等;
学习草书,临摹什么字帖好?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个人喜好更重要,初学建议:
1、从魏晋王羲之学起,先学王书《圣教序》,再学王羲之手札,再《十七帖》、《兰亭序》
怀素《论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
苏东坡《黄州寒食帖》
米芾行书
黄庭坚手札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个问题好,书法史上凡留名的几乎都擅长行草,故而行草书作为书法中流动性最强的书体,其难度不用多说。
书法专业在考入大学前的行草学习,通常会选择米芾、王铎等人的作品作为学习对象。
譬如上图。
通常就是精临然后创作,创作的方式是集字创作。
对于行草书的学习,一定要学习王羲之《集王圣教序》,集王圣教序的作用就相当于一部行草书字典,我们知道不论米芾还是王铎,书法的源泉就是王羲之,在创作时用到的字通常可以用王的字形,所以圣教序是必须要重点学习的。
但是初学学习圣教序的话,对行草书连绵的气韵以及各种各样的关系,欹侧关系、收放关系、包括字组等等不理解,因为圣教序是集字而成,字与字之间缺乏呼应,与楷书章法无异,故而圣教序可深学,但是不宜仅学圣教序。
最后关于行草书学习思路。行草书帖学一路以二王为重,故而历代都学习二王,但是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上,我们可以以明代如王铎、徐渭、倪元璐等入手学习,这样选择的道理是先易后难,先掌握二王一脉更直观的东西进而深入二王进行学习。我们都知道知易行难的道理,道理简单,但是做起来挺难。所以还是希望您入手学习,只要动手学了,自然就有学习的思路了。
一金堂书法篆刻工作室,致力于书法篆刻技法传播推广,感谢您的关注!
谢邀!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行草,行草书法简单地说就是行书与草书的结合,兼具行书与草书的特点。
行书代表作品:
唐代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
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草书代表作品:
2、怀素 唐 《自叙帖》
草书的难度,比楷书的不同。楷书的难,在于工整。草书的难,在于通篇的局势。楷书步步为营,草书气韵流畅,贯穿全局。所以,要练习草书,就要训练自己的整体布局能力。单字练习,是认识草书的第一步。这一阶段,以集王羲之草诀百韵歌和智永真草千字文练习。主要学习草书的字形结构和部首代用方法。掌握了草书的基本书写结构后,再进一步加强布局的练习。这时期应该广泛的多看传世经典的书法作品,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只局限于一家一体。利用已掌握的笔法基础和结构书写方法,加上自己对草书的理解,进行创作。书写的内容一定要烂熟于心,使书写的过程中一气呵成,气韵相连。
《十七帖》和《草诀歌》,然后是孙过庭《书朴》《淳化阁帖》,然后是张旭和怀素,智永等的草书。主要是做,是因为《十七帖》最经典,法度谨严,用笔如楷。《草诀歌》有利于我们对草书符号的识别和记忆。
我们看《十七帖》中的作品,无论点画线条结构章法,技法和法度几乎和楷书没有什么二致。起转承合清清楚楚,思维清晰,脉络明快。线条符号精微细腻。楷书点画或偏旁部首经过省减遗留下的符号,仍然能够感觉到楷书点画偏旁部首的遗蕴,通过《十七帖》的临摹可以让我们精致精准精到掌握草书的技法,而避免误入歧途,面目如鬼画符甚至不可识。由于草书是高度省减概括的符号化的书法,因减到了极致,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草诀歌》正好弥补了这个缺憾,非常便利我们识记草书符号,辨析部分草书的细***化和区别。但《十七帖》和《草诀歌》都是刻帖而不是墨迹作品,所以,学会草书最好能够临摹学习一下墨迹草书书法。以避免线条太过至钢缺少温雅之气,正所谓刚柔兼济,方为至道。
写草书不按照古人的字贴,自己信手写(只要自己或别人认为写得好就行)可以吗?
临帖是学习古人在书法中的用笔方法、结体、章法等,最重要的还是要规范我们的书写行为,这些都是学习书法的意义。
自己写,那并不是书法,而是毛笔字,用毛笔书写的文字,当然,现今年代,想写就写,没有什么可不可以的,你开心就好。只是自己信手写,并不是书法作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字体教程字帖大全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字体教程字帖大全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