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刻在器物上的小篆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刻在器物上的小篆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请问下面石刻上雕刻的是什么词?
木版上是金文“日日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出自儒家经典《大学》
“日”字很好认。汉字是象形文字,像画画一样,文字与实物的形象很贴近。这是汉字的造字原理,一个或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拼成另一个字,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
这些字都是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挖甲骨考古时候,顺带被挖掘出来的。安阳是商代都城,甲骨文的挖掘地。不过木版上的“日”和“新”看样子像是金文。100多年前考古学家在安阳挖甲骨的过程中,还挖到了很多精美的青铜器,青铜器上的铭文就是金文。金文与甲骨文不是一种,经过两者对比研究发现,金文比甲骨文变化形式更少,写起来更简便,就目前识读的情况看,大概2000个不止的金文与我们今天用的汉字都很像。像“日”“月”“山”“水”还有“新”这样简单的字,很早就被认读出来了。
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标准字体,小篆是第一个国家标准的通用字体,这是秦朝的规范字体。而小篆脱胎于金文。可能由于甲骨文更抽象一些,因此比金文更难辨认。
最难认不一定是年代最早的。对于甲骨文和金文哪个时间更久一些,目前说法不一。甲骨学家董作宾认为金文比甲骨文更古老一些,理由大概意思是说,金文是被刻在青铜器上的,青铜器是礼器,礼器上的文字跟花纹差不多,都要有一定的美观装饰作用,而负责美观的文字一般都不是日常人书写用的。日常书写,商王在甲骨上占卜写的文字都是甲骨文,不是金文。
日日新。《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汤,人名。成汤,商朝(前1600一前1300)的第一代君主。《周易·革》:“汤、武革命”。
盘,用来放水或盛饭食的盘子。此指沐浴之盘。
铭,刻在器物上用以纪事、表功或警戒的文字,此指刻在浴盘上用以自警的文字。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陋室铭》,今人熟语“座右铭”。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沐浴去垢得新譬喻人之净心明德而自新。言人如欲“日新”,则当因其已新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略有间断懈怠也。
另,周(前1046一前256)武王《盥盘铭》:“溺于渊,犹可援也;溺于人,不可救也。”以人欲世事,比之于渊水,足以使人沉没丧生。全真教主王喆《西江月·四害》:“堪叹酒色财气,尘寰被此长迷。”所谓“溺于人”,大约便是指沉迷于酒色财气之类,“四害”缠身,不可救也!
汤、武之盘,一警自新,一戒自溺,当合而观之。
大篆是谁发明的?
大篆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由于周平王东迁洛阳,秦占据了西周的故地,同时也继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继承金文发展而来的。地域性,有的难以识别。
大篆,也称籀(zhòu)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周室王太史籀作大篆。”《说文》中保留了籀文225个,是许慎依据所见到的《史籀》九篇集入的,是我们今天研究大篆的主要资料。
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唐初在天兴县陈仓(今陕西宝鸣)南之畴原出土的径约三尺,上小下大,顶圆底平象馒头似的十个像鼓一样的石敦子。上面刻下的是秦献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诗,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经过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原刻的 700多字,现存300多字。这十个石敦现存故宫。因内容记载畋猎之事,命名为“猎碣或雍邑刻石”,唐诗人韦应物认为石的形状象鼓,改名“石鼓文”,现作为大篆的代表。
石鼓文具有遒劲凝重的风格。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大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西周后期文字的风格,只是略有改变,笔画更加工整匀称而已。笔势圆整。线条比金文均匀,线条化达到完成的程度,无明显的粗细不均的现象。形体结构比金文工整,开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同一器物上几乎没有异体字。字体繁复,偏旁常有重叠,书写不便。
篆书为大篆以及小篆的统称,大篆相传是夏朝伯益所创,起源于殷商时期,属于最早时期的文字,因为最初的记载并不是很完整,因此关于大篆的创作者有多种说法,但其中夏朝伯益所创更贴近事实。
大篆是指甲骨文以及金文,在周朝时期,经过几百年的战争,不同的国家发展出了不同的文字,因此我们可以将六国的文字都看做大篆,而六国以后被统一的文字为小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刻在器物上的小篆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刻在器物上的小篆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