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控笔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控笔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法线条的控笔技法都有哪些?如何实现挥洒自然无拘束?
从书法线条(点画)的控笔技法来说,(虽然这个术语略显模糊,可能就是用笔技法的意思)有两种情况,一是形的控笔技法,二是质的控笔技法。
我们知道,书法的点画线条是有形和质两个方面的要素的,二者密不可分。
形的变化非常丰富有长短、粗细、轻重,枯涩,方圆,光滑,毛涩等线条。这些点画线条都是通过相对应的用笔技法实现的,如粗线条和细线条,粗线条用笔要铺毫 笔锋下压,或顿挫,线条自然粗,如颜真卿楷书的一些点画线条。细线条就要提笔而为之,甚至用笔尖去书写,如痩金体书法字体。
关于线条的质感问题,同样是非常丰富,不同书体字体,不同书法家不同时期的的线条的质也是不同的,如二十岁时书写的线条和八十岁时书写速度线条就是不同的。线条的质感的形成是非常复杂微妙的。有技法方面的因素,也有书法家学问气质以及文化修养的因素。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在就是和用笔的藏锋露锋,中锋,侧锋和偏锋,用笔的疾涩,擒纵有关,甚至于笔墨纸砚的使用技巧也都有关系。
所谓的挥洒自如,无非就是技法娴熟,心挥手运,运用自如而已。实际上说起来非常简单,真正能够做到运用自如,亦或炉火纯青,随心所欲,又往往是人书具老,如怀素的草书千字文的线条。真正做到这一点,可以说需要池水尽墨,废纸三千的临池功夫,方可能做到随心所欲、出神入化。
书法,对于楷书自然是受到约束的。至于行草书也只能在约定的规矩內去挥洒自然。王右軍创立制度,历经千年的书法结体,是最能适应表现汉字的书写技法,近乎天道,若放纵去表达,脱离规范制度太远,让人认不出字来,便成丑书了。
书法不同姿势的控笔要领有什么讲究?
谢邀!
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个姿势应该指的是站姿和坐姿吧。
唐宋的风流人物及《水浒传》中宋江,都有着在墙上题诗涂鸦的各种故事(乱写我们有是有继承的喔,玩笑)。
伙伴们思考一下,我们从小在学校里所学习并常见的握笔法(五指),还能潇洒的在墙壁上书写诗词吗?这时不但没有了潇洒,手腕而且犹如被上了枷锁,会让人的形姿丑态百出!
要想潇潇洒洒的在墙上涂鸦,必须***用三指抓笔写,此时的手腕枷锁也自然的被去除。
好了,请拿起毛笔对着墙面比划一下吧,你不但立刻会得到答案,并且你自己也能推断出古人的握笔法了。
关于坐着书写,中小字体的话,***用在学校里学到的五指抓笔法就行了。
总结,自己感觉最舒服又不累的就是好姿势!
不同的姿势,执笔的方法各不相同。如果是站姿写榜书,则以撮管执笔。因其手臂悬空,纵横开阔,挥洒自如,写榜书最能得意。一泻千里,奔放不羁的草书也可使用这种执笔法。其方法是以五个手指抓住笔管近于笔头的根部。笔管保持直立。以腰力、臂力协调运笔。
坐姿执笔的方法,根据字的大小和书体不同,可以写选择不同的执笔法。如写小楷,可以***用三指执笔法,和我们现的钢笔执笔法一样。此法也叫单钩执笔法 。其特点是运笔稳定,对于要求精细的小楷来说,此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执笔法。要点是指实管直。不能和钢笔一样偃侧。
最普遍的一种执笔法,则是五指执笔法,也叫双钩执笔法。这种执笔法无论站还是坐,都能使用。其要点为指实,掌虚,腕竖,肘平。(这只针对坐姿。站姿腕竖肘平则不可能)
其实腕竖肘平,完全取决于身体与桌面的关系。不必为了达到这样的规定而固直的去死搬硬套。总不可能为了这些要求而把桌子升高,或是半蹲下去写是吧!这么受罪为什么不干脆坐下来写不就完了!
其他的执笔法如捻管,拨镫法,握管法等。
握管法如握拳头一样紧紧握住笔杆,便于在墙壁上书。捻管执笔法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大指抵住笔杆捻转。捻转只是一个很轻微的动作。不要理解成一直在用大力的捻转就大错特错了。
拨镫法现在的理解牛斗不对马嘴。完成对不上号。现代人的理解是象挑拨灯芯一样的动作。如图
镫,马镫。说的是虎口圆如马镫,便于运转。
执笔无定法。以需要和自己的习惯为准就好。没必要每样都去尝试掌握。
谢谢想象与可能的邀请!题主所指姿势不知是否讲坐姿与站姿,从古代书上记载与图画以及出土文物来看不管是坐或站皆以悬肘书写为主,据说米芾写小楷都是悬臂写的。至于控笔实际应该说执笔,苏东坡早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当然卫夫人讲执笔不过半,楷书去毫二分,行草去毫三、四分等等古法尽述勿须赘言!
学习书法的时候,不同的书写姿势对于执笔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我们通常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以下几种:
1、坐姿书写,这种书写方式最适合的是五指执笔法,是我们现在学习的标准执笔方法,也是最实用的执笔姿势。
这种姿势的要领是五指并用,中指和无名指起到钩弹毛笔的作用,使用这种姿势,你的手腕一定要下沉。
2、站姿书写,这种姿势适合写大字,在我们生活当中也经常地位遇到,比如写春联的时候。
如果是普通的大字,也可以用五指执笔法,如果笔很大,那就可以用抓的姿势,五个指尖朝下抓住毛笔,这个时候手腕就不能下沉了。这种大笔一般就叫“抓笔”“斗笔”或者“提斗”。
3、在墙壁上书写,这种书写姿势一般用“拨灯法”,就像用一个针去拨油灯的灯芯一样。用三个手指捏着,笔有一点倾斜,以便更好的书写。
拨灯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执笔方法,据说王羲之就是用的这种执笔方法。
现在出现了在地上书写的书法家,其执笔方法和上面三种差不多。
所有的执笔方法都是为了更好的书写,***如说你用着舒服,执笔姿势有一点不标准也没事,只要能把字写好。
我们还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字本身。
练字用凹槽的好,还是临摹的?为什么?
临:有在字样,范本上复一层透明纸,或下面有反光板照着写。摹:看着范本写,比临要求高,脱稿快。
凹槽属于被动练法,当然没有临摹好。且手脑被局限。属于比较笨的最初级练法,对于培养兴趣还是有帮助的,写仍过程中可慢些仔细琢磨字体的结构。
凹槽的学习练字失去了自我分析的学习能力,所以更应该从临摹的角度学习。
因为临摹能给我们很多思考,很多分析的方法,也叫分析性临摹;下面我们从分析性临摹的好处浅谈一下。
学习书法最有效的方法不外乎临摹,临摹碑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和有效手段。但具体怎么临摹呢,那就具体分析性临摹的角度一起学习下。
第一是用笔
用笔要抑扬顿挫,锋棱毕具,用笔自然生动,特点鲜明,绝无描摹之痕,顿挫明显,点画流动,笔迹清晰,富有弹性,笔势奔放,充满力感,富有节奏。
第二是章法
可以有楷行甚至草书的融合,有大小、对比、纵横的穿插、虚实的辉映,使上下承接极尽自然,字与字间是那么合理,得体而又巧妙,丝毫没有造作摆布的痕迹;可以有纵势与横势的对比,生动自然,在章法平和的基调中透出潇洒流宕的风度,充分展示自我章法和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控笔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控笔行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