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哪个时代的字体最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哪个时代的字体最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评价鲜于枢的草书?
鲜于枢(1246一1302年),元代著名书法家。字伯机,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
同时期的诗人柳贯说他"面带河朔伟气,每酒酣骜放,吟诗作字奇态横生。其饮酒诸诗,尤旷达可喜,遇其得意往往为人诵之″。
他书写的草书《乱泉飞下》,是唐代"诗虎″罗邺的一首诗《题水帘洞》。骨力劲健,气势豪放,潇洒自如。
(释文:)乱泉飞下翠屏中,似共真珠巧缀同。
一片长垂今与古,半天遥听水兼风。
虽无书卷随人意,自有潺湲济物功。
每向暑天来往见,拟将仙子隔房栊
赵孟頫曾说:"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
袁褒说:"困学老人善回腕,故其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然与伯机相识凡十五,六年间,见其书曰异,胜人间俗书也。″
如何评价鲜于杻草书?
元渔阳(河北蓟县)人,字伯机
赵孟頫曰“尝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甚远,极力追之不能及,世乃义一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处称尊耳。”
古人袁褒云“困学老人善廻腕,故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
古人苏天爵云“鲜于公早岁学书,愧未能得古人,偶适遇见二人挽车行泥淖中,遂悟书法,盖与昔人观舞剑器者同一机也。”
王世贞云“余见其行草,往往以骨力胜而泛姿态,略如其人。”也有相反的看点,古人项穆云“伯机妍媚多优,骨气皆略。”
其实今天观其草,意度中藏,风骨外露,赵孟頫之妍媚常作耳,于是赵孟頫适追鲜于杻而不及。元代二人并为巨匠,一则官外之朴,一则宫廷高职,性情迥乎书之妙,一则骨气刚阿,不低首而意气风华草书人生,一则低首聊懒迷恋书画,都具成就大器于书墨。
今日赏析,确是趣味横生,看鲜于杻之书,则有人卑未忘境界是也。
鲜于枢的书法成就,主要在行草,尤其是草书。
他的书法初学金人张天锡,再学晋唐行楷。其小楷法钟繇,草书则出自怀素门庭。
较之赵孟頫的秀逸,鲜于枢的书法表现出雄放恣肆,奇态横生。赵非常推重他的草书,其作品《唐诗册》《水帘洞诗帖》,淋漓纵横,气势壮伟,深得张旭、怀素风韵。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谢邀。说起鲜于枢,不能不提起一个人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巨擘赵孟頫。因为他和鲜于枢,曾是元初书法界并驾齐驱的领袖人物,引领了元朝书法崇尚魏晋、复古求新的时风。就象现在书坛的欧阳中石和沈鹏一样。
那么,赵孟頫自元朝至今,早已是中国书法史上大名鼎鼎的书法泰斗、祖师爷,而鲜于枢却默默无闻、不为现在大众所认知呢?
其主要原因,还是鲜于枢在书法上的综合实力及社会地位比不上赵孟頫。但有一点,赵孟頫对鲜于枢佩服的五体投地,那就是鲜于枢的草书。
赵孟頫曾这样感叹:仆与伯几(鲜于枢字伯几)同学草书,伯几过余甚。仆极力追而不能及。可见对其草书推崇备至。那么鲜于枢的草书好在哪儿呢?先听听元朝评论家柳贯怎么评价鲜于枢这个人:“困学(鲜于枢号困学)带河朔(指北方)伟气,酒酣骜放,吟诗作字,奇态横生。”寥寥几句便说明鲜于枢是个十足的性情中人,而性情中人正是能写好草书的最佳人选。
然后,我们以代表鲜于枢草书最高水平的名作《唐人水帘洞诗》为例,说明他的草书好在那里:
此帖师法旭素而能形神兼备,以实笔撑其骨,以虚笔辅其势,圆转古劲,开张厚重。较之赵孟頫草书,鲜于枢不以精熟圆润见长,而以夭矫奇放为胜,整体气象豪迈磅礴,雄放恣肆。
鲜于枢的草书在有元一代能如此神奇,超过赵孟頫而鹤立鸡群,大慨就是他从郊外,见二人挽車行于淖泥中而悟出的笔法吧!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及人文知识等方面,同学习、互交流、共进步!
鲜于枢,是元初的一位与赵孟頫齐名的书法大家,和赵孟頫一起,推崇晋唐书法,以二王为宗。
鲜于枢,因其遭遇与性格的不同,从而使他的书法也与众不同,真是字如其人。遭遇坎坷不平,一生颠沛流离,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与性格的桀骜不驯,耿直,从而使他的书法,比较独立特行,酣畅淋漓,悬腕回腕,沉着痛快。这点,他更多的是受到唐代狂僧怀素的影响,纵横捭阖,狂放意自如,酒酣尚肝胆。
杨凝式的《韭花帖》被评论为“韭菜的香味都写出来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书法美?
杨凝式,唐末五代人,其父亲杨涉是身居高位的宰辅,杨凝式也历仕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却都做不好官(不喜做官?),常以“心疾”为由推辞官场事务,又曾经装疯,故人称“杨风子”。
《韭花帖》的内容是杨凝式记述他自己大白天睡觉,醒来之后,感觉饥饿,恰巧有人赠送韭花珍馐,食之可口,遂执笔为文以表示谢意,写下这传世之帖——如你所说,“韭菜的香味都写出来了”。
《韭花帖》用笔比《兰亭序》缓慢,结体平中寓险,章法上将字距与行距拉得很开:总之无论用笔、结体、章法似都与《兰亭序》有异。
可是宋朝黄庭坚却写诗赞《韭花帖》道: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跋杨凝式帖后》)
也就是说,世上练书法的,苦学王羲之,往往不得其门,学的是皮毛、表面,而大家看看人家杨凝式这个“杨风子”,从他写的帖就可以看到,他一下笔就体现出王羲之书法的精髓!
用两个成语来概括杨凝式书法与王羲之书法的关系,就是“异曲同工”,“万变不离其宗”。杨凝式是学王羲之学得最得法最成功的。
杨凝式早年师法欧阳询、颜真卿、怀素和柳公权,再上溯“二王”,取众家精髓而又不受任何一家局限,走出了唐人书法而开出一片新天地,开了宋代尚意书风的先河,苏黄米蔡"宋四家"都深受其影响。
《韭花帖》“乃五代上承晋唐下启宋元及至而下千年逸清经典之作”,故被誉为“天下第五行书”。
《韭花帖》字态、体态整洁秀雅,二王精髓毕现,魏晋风神十足。
此帖中,杨凝式大胆布白,一方面表现在他善移笔画,将字内空间作出巧妙而合理的处理,使结字似斜反正,饶有情趣。
另一方面,表现在他将字距拉开,宽松的行气,为人制造一种极为内敛而淡远的气象,使作品备显疏朗、洒脱,是行书史上留白的经典,对后人产生极大的影响。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谢谢你的提问。
《韭花帖》为唐末五代书法家杨凝式的行书书法作品,纸本墨迹,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韭花帖》是杨凝式答谢友人的一封书信,通篇字形工整,矫健爽朗,字里行间潇洒飘逸,动势飞扬,一方面是笔锋入纸如锥划沙般的劲利,另一方面,又出神入化地表现出笔墨间的神情顾盼 。字体点画生动,结构端稳,结体妍丽,用笔一丝不苟,可谓是字字赏心悦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哪个时代的字体最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哪个时代的字体最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