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江西楷书免费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江西楷书免费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闽是什么意思?
闽。字的含义是指福建的简称。
福建(简称“ 闽”),中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福州市。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与浙江省毗邻、江西省接界、广东省相连,与***相望。
福建自古称“闽”,“闽”的意义就是门内
闽读音:mǐn。
中国福建省的简称。
在战国时期,今天福建一带建立了一个诸侯国,便以“闽”为名字,叫“闽越国”。
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09年,秦朝名将王翦的后代延钧于933年称帝,建都于长乐府(今福建省福州市),年号龙启。这就是五代十国的“闽国”。
“闽”,普通话读音为mǐn,“闽”的基本含义为中国福建省的别称;引申含义为五代十国之一。
“闽”,初见于秦朝小篆中,形声字。虫表意,古文字形体像虫或蛇,指古代南方(今福建境内)一个以蛇为图腾的民族;門(门mén)表声,门有家、家族义。声旁简化。本义是古族名。现用作福建省的别称。“闽”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而来。
如何评价黄庭坚的行书《松风阁诗》?
《松风阁诗帖》乃黄庭坚晚年力作,也是其最负盛名的行书作品。有说山谷道人见船夫荡桨始悟笔法,加之宋人尚意,正如此作——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如船夫摇桨用力状。下笔平和沉稳,变化含蓄,“横如千里阵云,竖似万岁枯藤”,意蕴高古。
评价一幅书法的好坏,其实也是一个人的学术修养、书法传统的认知和书法欣赏水平的综合体现,尤其对书法传统之经典作品,要真正确理解书法传统的精髓和本质,了解作者的书法传承和笔墨风格的个性,才能懂得作品的魅力所在。当然直观地表露自己的第一感受,是每个人的权利。但是如果对一件经典之作,以功利或搞笑的方式作点评,总觉得不妥,一则于自不利学业,二者不利学术探讨。纯属个人观点,无意冒犯他人。评价这幅作品前,先简要介绍一下黄庭坚,他是宋四家(苏轼、米芾、和蔡襄)中,书***力最深的一位,同时也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书法家。行、草、楷都自成面貌,自规风远。楷书学颜真卿、褚遂良等;大字行书一般认为受《瘗鹤铭》、《石门铭》影响,而狂草得益于张旭、怀素。这幅作品是宋黄庭坚晚年佳作,为其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有前辈评此帖:“字大如小拳,笔法精奥,纸墨俱佳。”也有认为此卷是他在穷困潦倒时以很差的笔书写的。所以向立跋云:“此松风阁诗,乃晚年所作。笔墨虽不相副....然书法具存.章章乎羲献父子之间。”可以看出他高悬肘腕,随势操纵的方法,结字力趋险绝,但中宫紧收,收放合度,有极强的节奏和动感。至于是否用的是很差的笔,无法考证。但是,黄庭坚喜欢用鸡毛笔写字是事实,鸡毛笔很软,难以掌控,但点画线条的质感非常好,包括苏东坡也常常用鸡毛笔写字。这也是他独特的风格魅力所在,所以,在他的行草书里,长线条往往当中有抖动之痕迹,实乃非故意为之。黄庭坚鸡毛笔的使用,也启发了后人使用羊毫笔的门法。
评价黄庭坚的行书《松风阁诗帖》,我们先大致对他有个了解,再来谈谈这幅作品:
黄庭坚,宋四家之一,早年受教于苏轼,受苏轼影响,诗风与苏轼颇为相似,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为“江西诗派”开山鼻祖。
有天黄庭坚与友人相约游玩,行至今天湖北鄂州西山灵泉寺,途径一凉亭,那里的风景美不胜收,当即便于友人商定在此露营过夜,看着松涛海浪,绵绵夜雨,黄庭坚当晚就写下了大气磅礴的七言古诗,这首诗的墨迹就是被后人评为他代表作之一的《松风阁诗帖》。后来《松风阁诗帖》经宋、元、明、清辗转流传,最后在清道光年间,由王家璧携带回鄂。
黄庭坚的书风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他融各家所长,合为己用。这一阶段,他自称为元祐间书。他中年时期,因喜爱苏轼,还模仿过苏轼“偃笔”作书,还有单钩执笔法,那个时期的书风多笔画肥厚,字形偏扁。
如下图,《糟姜帖》(又称《承惠帖》),纸本行书,28.9×37.6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文所要讨论的《松风阁诗帖》就是黄庭坚晚年的作品,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此贴纵32.8厘米 横219.2厘米,全文计29行,153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笔法
这幅作品笔法上时有变化,黄庭坚***用颜真卿的笔意,但将颜字的短笔延长,长波大撇放射出去,显得苍劲有力。起笔处欲右先左,收笔处回锋藏颖。“今”“年”这两个字就很典型。
谢谢邀请。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他一生创作的行书作品很多,当以《松风阁诗帖》最负盛名。该作品雄浑大气、神***飞扬、洒脱激荡,提按起伏,韵味十足,堪称行书精品。
《松风阁诗帖》的章法跌宕奇绝,摄人心魄,字或大或小,或收或放,疏密相间,穿插赢让,极富变化。
其结体一是内紧外放,横向取势,特别是撇、捺两笔有意识地打开,横画极力左右伸展,竖画逆切起笔后调整中锋下行,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他的主笔尽量向外辐射,与紧束的中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是侧倚多姿,横画的斜度更大,竖画曲韧,撇捺大幅向外伸展,显示其深厚的功底和精湛的技法。
其用笔浑厚挺健,擒纵得体,长笔仙逸,短画紧实,抑扬顿挫,提按分明,如天马行空,又笔笔笃实,美不胜收。
松风阁在湖北省鄂州市以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的地方。
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叫松涛而成韵,歌咏当时所看到的景物,表达对朋友的怀念。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晚年作品,风神洒荡,意蕴十足,堪称行书典范。
其结体有两个特点:
一是内紧外放,结构端紧不拘,运笔劲逸不纵。字的结构中宫紧密,撇捺四面开张,左荡右决,痛快淋漓。
二是欹侧多姿,力求险绝。其字如风枝雨叶,偃蹇横斜。欹侧本是王羲之行书的特点,黄山谷把这一特点进一步夸张,横画斜度以及撇捺向外伸展的幅度更大。
此帖布局十分精到,擒纵自如,浓纤刚柔,长笔遒劲,短画紧结,抑扬顿挫,呼应对比。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中国历史上,陕西有哪些历史名人?
要说中国历史上的名人,恐怕很少有哪个省份能够和陕西相提并论。赳赳老秦,绝对不是一句戏言。
别的都不说,就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那可就是地地道道的陕西咸阳人。他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于宇内,终于横扫***,一统天下。他是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也绝对是最伟大的陕西人之一。
说到皇帝,那陕西可是太有面儿了。除了秦始皇,第三次统一中国的杨坚、一代***李世民都是陕西人,就更别说大半个西汉的皇帝、还有唐朝的皇帝都是地道的陕西人了。
陕西出皇帝,这是事实;可陕西也出文臣武将,这个就是附庸品了——因为长安的古都身份,使得出生在三辅之地的名臣就极多,这也是不奇怪的。
比如东汉著名的班家,文有班彪、班超、班昭父子三人,一起写出了与《史记》媲美的《汉书》;武有比肩博望侯张骞(他也是陕西人)的班超,为大汉开拓了西域万里疆域。
又比如历朝的名相,如杜如晦、李泌、寇准;还有历朝的名将,如王翦、白起、屈突通、郭子仪、李靖、韩世忠,这些都是地地道道的老秦。
当然,陕西也不是没出过名声不好的,毕竟林子大了啥鸟都有:一代权宦刘瑾,号称立皇帝,就是陕西人;又比如和李自成(米脂县熟人了)一起起事的人屠张献忠,他也是陕西人。
有关陕西的名人,真是说不尽道不完,欢迎您在我的回答后补充,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陕西省自古至今都是名人辈出之地,这里出了大量的帝王将相,是中国出的名人最多的一个地区之一。中国近[_a***_]史陕西名人中的将军是世人皆知的。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人,才有了我们独立与自主的新中国,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繁荣与昌盛,幸福与美满。
我们本文重点介绍一下为新中国成立,做出巨大贡献的陕西的开国将军们。
李达陕西省眉县人,优秀的中国***员,人民***高级将领,马克思主义的忠实拥护者,人民最为敬仰的领导人之一。
早在1931年李达就开始参加了宁都起义,为人民而战了。1932年李达开始加入中国***。
因其表现突出,作战英勇先后担任过中国工农红军连长、师参谋长、军团参谋长等职务。为早起工农红军的革命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土地革命时期李达参加了中央苏区领导的“反围剿”运动和两万五千里的红军长征路,为巩固和报仇农工红军的有生力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期间,李达带领部下参与组织了黄崖底、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和太行区反“六路围攻”、晋东南反“九路围攻”.......。
期间李达率部参加的对日的战役有,百团大战并参与创建了晋冀豫、冀南、太岳等抗日根据地。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时期,协助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为中国的***拉开了序幕。并且参与指挥了渡江战役和进军西南的战役。
陕西自汉唐以来,一直都是名人辈出之地,曾经多少帝王将相,都是出自于陕西。
陕西所有的名人当中,尤其是陕西的将军,是最被世人津津乐道的了。今天我们说一下,为新中国成立做出巨大贡献的开国将军吧。毕竟我们现如今的幸福美满生活,都是当年他们为我们奋斗而来的。
李达(1905年-1993年)
李达陕西省眉县人,中国优秀***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优秀的中国***员,马克思主义的忠实拥护者,人民***高级将领和人民爱戴的领导人之一。
李达早在1931年就开始参加宁都起义了,一年之后的1932年,开始加入中国***。
土地革命时期,参加了对抗***的反“围剿”战争,后来跟着大部队走了两万五千里的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李达参加组织了,七亘村伏击战、黄崖底伏击战、长生口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
后来又参加了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期李达被命为冀鲁豫野战军参谋长,参与指挥了陇海路、定陶、巨鹿、滑县、巨金鱼和豫皖边等著名战役。
还有著名的豫北攻势、鲁西南战役,解放皖东、襄樊、郑州等战役。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马超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治兵关中,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而后聚拢部队再次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
2.李自成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
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
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清军。
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大顺军逼走南明将领左良玉,占领武昌,李自成***乘舟东下,夺取东南作为抗清基地。但大顺军尚未准备充分,清军分水陆两路突然袭来,李自成仓促弃武昌向东南进发。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另有一说李自成死亡地点为湖北咸宁市通山县九宫山。
3.杜牧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陕西名将主要有白起、耿弇、马超、马腾、马援、蒙恬、王翦、窦宪、***、韦睿、杨素、杨业、刘方、李靖、韦皋、张钰、胡琏、包森、司马错、韦孝宪、韦云起、史万岁、李世民、候君集、王孝杰、王忠嗣、郭子仪、杨延昭、折继闵、折御卿、韩世忠、刘光世、李显忠、李定国、李来享、王劲哉、于右任、杨虎城、胡景翼、孙蔚如、梁希贤、关麟征、刘玉章、杜聿明、张灵甫、李虎臣、赵寿山、邓敏玫、马师恭、仵德厚、柳彦彪、何文鼎、孔从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江西楷书免费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江西楷书免费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