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麻字草书硬笔字体写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麻字草书硬笔字体写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行草书法怎么训练?
配套:书法字典***,学习诸家草法。另外刘东芹写了一本入门的部首/字根草法的书,但是有些地方思路走偏了,比如解释車这个部首之类。
我楷书入门之后,老师让我熟悉熟悉行书,让我先看看草诀百韵歌学学草字写法,方便临习集王圣教。
然后我搜集整理了一番纸面和网络上的一些学法,再加上随便写了十来页草诀百韵歌实在没意思,就从《书谱》开始学了,然后感觉非常的爽。当然,学了很多遍之后,为了不让笔画更油滑,后来又得再去用集王圣教、文赋之类的约束一下。
当时学书谱,自己回老家过暑***,老师没在身边,一个字一个字的认和揣摩写法(翻***,看放大笔顺版,看优酷视频。有时候问问网友中的一两个老司机,他们都很热情,但是有些半桶水的反而在边上冷嘲热讽)比读所谓歌诀认字,要有效率有印象得多。同时书谱境界远远高于韩的示例(方便初学不得不写得通俗),可以说临完几遍书谱,书法上的审美和认知才真正入了门(草楷行一系,篆隶不行),才知道有些人的字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另外:草书虽然行笔快,但是除非是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了,否则草法制约下,只会比写楷书行书更痛苦更不自在,因为你在没有王颜等人的技术和境界的前提下,去抒发苦痛,写出来的东西自己看了都会受不了。
不过行书为主,偶尔草化,也是可以的,这样一些笔画繁多的,题主就可以草写。
练行草书,最好的办法就是临摹字帖,题主可以选一自己喜欢的风格的行书字帖,坚持临摹即可。
学习行书的最佳范本,首推《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其次推荐《米芾尺牍》。
既然题主选择练行草书,相信题主是有一定书写基础的。练行草书,有一定书写基础,那就进步的快。
临摹《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或《米芾尺牍》,把重点放在对临上。对临,行笔速度要有节奏,可时快时慢,下笔要稳!准!狠!万不可犹豫不决。
对临,先临出形似,再临出神韵。只要抓住形似和神韵这关键的两点,就抓住临帖的要害了。关于章法和墨法,先不要急于学,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一、从基本功入手
三看:1、平时多看名帖、2、看书法展、3、看名家挥毫。从好作品中汲取养分。
二、推荐范本
“多景楼”、“虹县诗”、“研山铭”、“李太白忆旧游诗”、“花气诗”等。
三、三大创作原则
★线条坚而浑——***原自线条的熟练。线是力和势的组合,行笔要沉着痛快,做到稳健、轻便,重笔势(即趋向),根据字形大小排字的走向,线条斜势,整体纵向走势。
★章法变而贯——竹节式(几个字一节)节数间有空隙;贯珠式(中心线);蛇行式(左右摆动);疏影式(疏疏朗朗)。
四、七大整体布局要点
行草书法练习,无论是训练还是习练,都经过临摹这关,如何写出属于自己风格的行草
写好行草,先训练行书,了解行书貌,介乎草书与楷书,为行书。比草书工,比楷略放,楷法多于草法为行楷,反之,行草。
写行草,务必从简从易,字字之间流行,故谓之行书(行楷行草)
为何出现行书,东汉已有行书之体,传说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也。钟繇善行狎书,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并造其极致。
《宣和书谱》道出了行书为何流行,自隶法扫地,而真书于拘束,草书几于放野,介乎两者行书有焉。择行书为广泛,至今行书最流行。
写好行书,可习钟繇《千字文》或王羲之诸帖,最容易取源之法,究底是魏晋为源。
其二,在习练臻魏晋风神后(需要几年),再涉猎入其它风格,如颜鲁公,米芾,何绍基,
习练的过程,是为了形成自己风貌之目的,故可悟道,以古法致用,行己性情,出己风格。
如此,期待训练有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麻字草书硬笔字体写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麻字草书硬笔字体写法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