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杂字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杂字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初学书法临《兰亭序》两月余,离帖还是重回老样。怎么办好?
学书法最重要的一步是选对路子,对于初学王羲之的字,宁学《圣教序》,不学《兰亭序》。
有人认为,《兰亭序》是帖本,《圣教序》是碑刻,按照启功先生说的“一生师笔不师刀”的说法,应该是学帖不学碑才对啊!我主张学习《圣教序》,讲两点原因:一是《兰亭序》用笔复杂,牵丝萦带太多,初学者来说,一来比较难,二来会顾此失彼,很多初学者为了把那些游丝写出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相反,《圣教序》则简单一些,牵丝萦带极少,初学重在字法结构即可。如果做个比喻,《兰亭》是个画了浓妆的女人,妖艳多姿,《圣教》则是个素颜少女,淳朴天然。其实,我们所见到的《兰亭》各种字帖都是唐人摹本,而非真迹,这个人人皆知。摹本皆是“响拓”而来,尽管失真程度少一些,但毕竟失去了原帖的真实,这已经是二手王羲之了。
视频加载中...第二,从后世书家的书学实践来看,从《圣教序》下手学习取得成绩是比较快的,相比之下,学习《兰亭序》事倍功半。初学《圣教序》,是为了建立起王羲之行书字库,《圣教序》将近两千字,完全能够搭建起这个大库房,而《兰亭序》字数少,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本人写过不少遍兰亭,最后还是专心于圣教序,并且***用“单字透析法”来学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教授学员亦进步明显。所以建议初学者莫在兰亭上浪费太多时间,可以尝试学学圣教序!
不用急。两个月,时间上有点短,如能背临上几十遍,每一遍与原帖比对都能得其六七分的话,就不会放下帖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了。当然从更高的标准讲,《兰亭序》可作为穷其一生的研究对象。
对于所有人临习一本帖,那么先入帖、后出帖是两个不可颠倒的学习阶段。当然临写到一定程度后,临习同一本帖也可以几进几出或常进常出。学习阶段不同,取舍内容各异。
从“临”过渡到“创”应注意什么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入帖”与“出帖”的关系。学书者在认真分析笔画、结构特点时应把握法帖形、神特色,即理解并熟记字形、笔画和章法,领会法帖的气势、笔意、神韵、风格等内涵,尽得法帖神清面目。这就是“入帖”的过程。之后不再看字帖,用心、脑熟背法帖字形、笔画、章法之形态,意临法帖的风格,化帖为“己”,由“似”逐步变成“不似”,发挥自己个性和创造精神,有法而能变法,变法又不失法度,此乃谓“出帖”。
相对来说,“入帖”是学习传统的模仿阶段,是打下坚实基础的首要条件之一;“出帖”是求离求变的创造与创新阶段。“入帖”不易,“出帖”尤难。学书者经过一段“入帖”学习后,通过对具体点画的实临领悟,提高了观察力、感受力和书写的表现力,从而增长了审美的意识,进而得以窥视外在形式之中的内在规律。须注意的是,要用笔与用墨并重,进而得以窥视外在形式之中的内在规律。
临创交叉、倒置进行,强化灵活性、创造性和思变意识,形象与意象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为“出帖”创作做好必要的储备。二是创作与章法的关系。章法的营构是书法水平提高最主要的标志。创作是精神的动态延续,但在追求和表现动机等方面都无法等同于过去。它要求不仅在字形结构上有“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形式美,而且更要有既生动又富韵律的“无形之相、无声之音”。它是一次性挥写完成的艺术,看似简单,实极凝练。
书法创作中,章法至关重要。好的章法既能展法出书家随心所欲而又不逾规矩的技法、力度之美,又透露出书家的情性、修养、气质和审美观。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绝不是通过一般意义上的“入帖”和“出帖”就能实现的,任何一位书家都是生活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其创作思维必然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等因素的影响,具有着时代赋予的感***彩。
书家创作一幅书法作品,必须要首字领篇,量纸定字。唐人孙过庭提出:“一字乃终篇之准。”书法家戈守智也指出:“首写一字,其字势便能管束到底。”这都说明了在整篇中,第一个字有很大制约力,后边的字体、笔态,以及字势的斜正、形体大小、墨色浓淡等基本上确定下来,所以首字有领篇的作用。
一般讲,如果首字是今草的笔势,后面又掺杂了章草、篆隶字的笔体,或者一个用王字笔法,另一个字又突然改用颜字笔法,必然会造成视觉上的不协调。虽然有的书法家如郑板桥,有意地追求一篇中用各体杂字,但也只是一种特例,并不是多数人写字的法则。至于大小、斜正也不是漫无制约的,首字如果笔势左向,下字就应有相应的变化,这就是过去书法家所说的“管领法”。
循序渐进,大胆应用。书法在写时要考虑用笔,变化,结构,章法,墨法等等,没有几年的硬功夫是不行的。对于刚学来说,重点强调基本笔画与笔画变化;然后是字的结构;最后才是整体章法(布局)。
临帖不能生临硬背,要巧临巧背。首先要抓大感觉,大形态。然后分析结构特征,达到举一返三离帖能写出该帖字形特征目的。
《兰亭序》结构特征
一,笔画斜度。
以重心平稳为原则,此帖中的笔画构成都有斜度,没有绝对的横平竖直。
二,注意笔画的连接点是否恰当。
三,有的字留有气口,使字有透气感。
四,间距相等,有多横的字,在安排笔画时要间距相等。
五,笔画长短有别。多横或多竖并列时,主要笔画长一些。
六,左右结构。左右两部分有高低、大小、宽窄、正侧变化。
七,上下结构。这类字上下两部分有宽窄、长短变化,有的上盖下,上部宜宽,有的下托上,下部宜宽。
第一多临形成肌肉记忆。
临帖的本质就是习惯养成的问题,所谓习惯必须经历过长期的磨练,使肌肉达成一种物理记忆。
研究表明,一种习惯的养成,至少要经历21天反复的强化练习。并且在之后要不断的强化这种习惯。
离开贴就回到原来的样子,说明你还没有形成习惯,没有达成一种肌肉记忆。
第二,自己写字时要善于联想。
平时写字时要善于联想自己所临字帖中字的样子形态。
遇到同样的字,要想象字帖中是怎么写的,然后按照印象中的样子进行书写,这叫做背临。
遇到同样的部首,也可以把它借鉴过来,按照字体的样子进行书写。
第三,要善于强化练习。
可以利用一些手机软件,挑出相同的字或相同部首的字进行强化练习。
比如“之”字,在兰亭序中出现过多次,你可以把它挑出来,每一个字进行反复的练习进行比较练习。
再比如三点水也出现过多次,你可以把带三点水的字拿出来放在一起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达到更加熟悉三点水的写法,这样在日后你的书写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的把所形成习惯。
个人浅见,多多交流学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杂字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杂字行书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