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怎么练成草书字体的书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怎么练成草书字体的书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草书书法该如何练习?
草书是很多学习书法的朋友都非常喜欢的一种书体,感觉写起了可以挥毫泼墨,十分潇洒。但要注意的是草书不是“潦草”,也不是“草草行事”,更不是一味地疾风暴雨。要想真的把草书学好,就一定要学好楷书。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过:“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同草,殊非翰札”,孙先生在告诉我们,写草书的时候如果不兼具楷意,那就失之于单调拘谨,不会写出好的草书;写楷书的时候如果没有参入草意,也会失去“尺牍”书的韵味,也不是好的楷书。所以作草要兼真,作真要参草,方可写出好的作品。
孙过庭在《书谱》中还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楷书的基本要求是点画,点画结构严谨构成其形体。但是楷书的精神则是使转表现出来的,使转不顺,则流于刻板、呆滞。
草书的形体是由用笔的转折、呼应之势体现出来的,而它的精神则寄托在点画之中。宋代的欧阳修也说过:“真书兼行,草书兼楷,十年不倦当得名。”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告诉我们,草书不是一味地潦草,草书也有它的法度。
学习草书也要临帖,从今草入手,首推最为经典的孙过庭的《书谱》,《书谱》既是一部书法理论著作,又是非常精妙的草书作品。边临帖,边学习一下古代书法理论知识,一举两得。
草书的笔法最为丰富,但是尽管千变万化,始终不离擒纵转折。擒是要受得住,不要一味地快,纵要放得开,转折之处要注意行笔的方圆变化。所以千变万化,最终落在四个字上,那就是“提按之间”。
孙过庭的《书谱》非常好的一点就是它是墨迹书稿,用笔的提按变化可以看得真切。所以在临习的时候,要注意这些点画行笔的提按变化,按下不死,提起不虚。提按之间就有了行笔的节奏感,快慢相兼、动静得宜,这才能体现出草书的韵味。
在临帖之余,再多去记记草书的字根、符号,草书是有规矩、有法度的,不可胡乱行笔,随意牵连、减省。
结合自己的学书经验,浅谈三点学习草书的心得。
第一,草书忌讳涂鸦。
衡量一个人是否写的是草书,就看这个人动不动草书符号。草书2千余年的演变过程中经历了所谓章草、今草、狂草三大阶段,这种看上去信手而书的书体其实尤其内在的基本脉络,这个基本脉络就是草书符号。丢弃了草书符号,便不能称其为草书,就是涂鸦了。
第二,草书忌讳临单字。
有些学书者在临写草书的时候习惯单字练习,这个办法不是绝对不可以,但是单字练习的时间不宜过久。掌握了草书的基本书写规律之后,建议就不要单字临写了,而要整行练习,至少要三五个字一起练习。这里头有两个问题,一是草书的笔势,二是草书的行气。只有通行、通篇练习,才能掌握草书的笔势、行气乃至章法。
第三,草书忌讳虚浮。
现代人写草书为了追求草书的所谓灵动飘逸很容易把草书写的虚浮,灵动和飘逸的确够了,但是笔画都是飘在纸面上的,没有入纸。“古人以楷法作草”这句话其实把草书内在精神概括的很到位了。灵动和飘逸固然重要,但在追求灵动飘逸的同时,如果能照顾的笔力,写出力量感则更为重要。
欧阳询《草书千字文》
草书书法练习与其它书体一样,都需要临帖,需要高师指点,因为中国的传统艺术都是口口相传的。草书与其它书体不同的是,草书的偏旁部首大多是代笔,大多是约定俗成的,因此需要熟记于心。草书变化非常,与书者个性一致,因此写草书需要天赋异禀,一般人初学尚难,再进一步就好似"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故没有那个灵性天赋就不要练习草书了!
许多学习草书的人分不清潦草和草书的区别,片面认为胡乱写去越潦草就越像草书,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如此学去离真正的草书还有十万八千里!
草书的学习要抓住两点精髓:
一是要熟记草书符号。草书是有符号识别的,也是有约定俗成的笔法和章法的,不是胡乱草去,更不是满纸涂鸦人不识,以潦草以为草书!
二是不能臆造它的笔画和结体。这个要通过阅读草书法帖和大家作品去体会去临摹,否则很难入门!通过大量的阅读、临摹和练习掌握草书的点画线条的流动和结体,真正悟透它的闪展腾挪、疏密有致、枯湿浓淡才能步入正轨的草书学习!
谢谢邀请,谈谈个人经验,开始喜欢草书觉得很连贯,并没有注意到如何草法,拿起毛筆便胡写乱画一通,在当时看來,真有一笔可看的,从此便一点点开始写得多一些,一直到现在也没系统的学习,不过时间久了会记得多一些,用笔熟练了点,慢慢來吧!慢慢享受吧!
身为书法爱好者,我们应该怎样提高草书作品的欣赏水平?
欣賞水平主要來自於自己的親身書寫提升,而不是來自「批評身份」的學識。即是說:自己的書法水平到一定程度,欣賞水平才可能真正提升。光說不練,欣賞水平也是外行,隔行如隔山。
说到提高草书欣赏水平,谈一点体会,最起码的要看一幅草书里的每一个字是否草得规范,就是说有没有错别字。草书的字符都是定性的,一个字多一点,某一笔或者多拐了一个弯,都会被人误读。例如言字旁就不能多点,写成水字旁。所以只有自己能写笔画规范的草书,才会准确地提高认读和欣赏他人的作品。
草书由于其结字和章法没有其它四体规矩严格,书写随意性强,是最能表达作者情怀的书体,是书法里的大写意。
欣赏草书,主要看取法、结字、墨法、章法、节奏和气韵。
要想提高草书的欣赏水平,可从一下几点入手。
1.认识草书。认识草书才能得知书写的内容,进而体会作者的书写情感,好的书法作品,内容和书法相容,不识草书,看书法如看画,只能感觉形态气象如何。识草字,可先习王羲之的《草书百韵歌》,孙过庭的《书谱》等。
2.学习笔墨知识,了解书法用笔和墨色常识,这样可以看出草书的作品用笔特点和墨色的运用水平如何,看出作者的笔墨功力如何。
3.多欣赏研读***的草书作品和评价解析文章。特别是古人大书法家,如王羲之,怀素,张旭,黄庭坚,王铎等,这些***的草书已经是草书的顶峰、标准和尺度,后人都是学习继承这些前贤的。著名的草书作品,如王羲之的《十七帖》,怀素的《自述帖》,黄庭坚的《诸上座》,张旭的《草书心经》,王铎的《草书诗卷》等,都是研读学习的经典作品。
4.多参观书法作品展,特别是全国性大展。见到原作,可以更好地感受书法的气势,闻到墨香,观察到笔墨的细节和功力,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多看高水平的书法,可以提高眼界。
5.学书法是提高欣赏能力最好的途径。学习书法就包括对书法常识的学习,技法的学习,古代***作品的临摹研读。在学习中边练习边研讨,可很快提高书法的欣赏能力。当自己可以创作时,欣赏能力需要上去,否则好坏分不清,不可能写出好作品。
6.我认为草书的欣赏,不但要看作者的技法如何纯熟,笔墨功夫是否老道,更重要的是气象,是作者是否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附几张自己过去的草书临帖,黄庭坚的《诸上座》。
草书的欣赏首先要从看懂开始。如果还是一个书法门外汉,字都认不出几个,又何来欣赏。所以能看懂草书的人,起码在书法这个领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了。草书中每个字的写法大部分都有多种变化,不同朝代的书法大家都有自己特有的书写习惯。所以多看古人的名贴,对提供欣赏能力大有裨益。此外,欣赏和会写不是对等的,有的人欣赏眼光很高,即看的多了,对于良莠一眼就能分辨,但功力不到,写不出多好的作品,这就是眼高手低,也很正常。欣赏一幅草书作品,先看懂,再看是不是艺术,写字的人很多,成称之为书法家的就少之又少了。有的人写的字最多叫美术字。能写草书而且写***确的,起码书法已入了门,至于能提升到什么程度,那就跟悟性和天赋有关了^_^。
这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命题。我拟从辨识、线条和章法这三方面来和大家探讨一下提高草书作品的欣赏水平问题,当然,内容并不限于此。
首先,我们要有一定的草字的辨识能力。草书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与楷体书写有很大的不同。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连带省略,造成了识别的困难。有些常用字和楷书面目全非。比如:
而有些字形稍作变化即非原字。比如:
这就给我们的书写和辨认造成一定的难度。我们只有系统地解决了识读问题,在欣赏草书作品时才能一气贯通,避免断章取义,甚至风马牛不相及。
其次,提高线条的质量和个人风格的淬炼。草书艺术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线条造型艺术。它通过线条的粗细穿插、笔画的提按顿挫、墨色的浓淡枯湿来丰富作者情感的表达 ,这方面的典范当数黄庭坚。在他的草书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是跳闪腾挪,听到的是雷电轰鸣,感到的是骏马驰骋,给人以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畅快淋漓的视觉享受。
当然,这种姿态灵动的变化绝不是肆意妄为的卖弄,它建立在娴熟的技巧和严谨的书法规范。如果变成人们都不识庐山真面目了,何谈欣赏的***和愉悦。
再次,探讨一下草书的章法问题。一篇草书作品的最初印象取决于作品整篇结构。空间的疏密得当、节奏的轻重缓急、层次的起承转合、笔力的举重若轻、墨色的丰富多变,正如孙过庭《书譜》中所讲:“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稿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举怀素《自叙帖》为例:
练习书法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字苍劲有力?笔画不肉?
书法的力不可以乱用!
每个书法人都想写出遒劲有力的线条,可是书法的线条不似硬笔,你可以随意地用力去按,其实,就是硬笔书法也不是可以随便地用力。
我看到很多人的书法看似很用力了,可是线条暴露了他的书***底!这样的加力是不成的,因为,他还没有掌握毛笔笔性的实质,所以他的力反而把自己的不足暴露出来。
书法的力是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急则生败笔!只能慢慢来,功夫到了你自然而然知道怎么加力!
人书俱老。
苍劲有力,不是一个办法就可以使软弱乏力的书写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是天长日久的练习积累。你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无间寒暑,刻苦练习外,没有[_a***_]投机的办法可以让自己的书法变得苍劲有力。
我们时常看到有的人写字时,为了追求所谓的苍桑感,书写时故意的扭动毛笔,使点画呈现出不规整的弯扭状。给人有一种刀削剑刻,风蚀雨磨的陈旧苍桑感。其实,这样的书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情趣爱好。乃是小道之术。不是大道。小道总是给人山花浪漫的气息,但路不长。出村口就到山上。偶然看到确实令人心旷神怡。当你长久的住下来时,再美的山花,也会视而不见。大道少了个人的小情趣,却能通向遥远的世界,领略奇异多彩的各色风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么练成草书字体的书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怎么练成草书字体的书写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