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字体结构训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楷书字体结构训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理解楷书的结构?
楷书的结构,实际上研究的就是汉字笔画和偏旁部首组合的法则,它包含结构原则和比例关系,而这两者都要符合一定的美学原理。下面具体举例来说明:
以上下结构为例,它的结构一般要去“上下对正”、“左右对称”等基本原则。
1、“上下对正”就是要找准一个字中的上下两部分的中心笔画和中心位置,应该处于竖中线上。如“量”字,上半部分“曰”的中心位置、下半部分“里”的中间竖画,都应安排在田字格的中轴线上。
就是对于左右笔画类似且相互对应的,应该基本上做到左右对称,但不是绝对的对称,如“业”字。
二、“比例关系”,是指汉字各部分构成的长短、高低、大小等比例关系。在上下结构中就具有“上下长度相等”、“上短下长”、“上长下短”、“上宽下窄”、“上窄下宽”等结构类型。举例如下:
楷书的结构就是把基本笔画按一定的美学原理,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进行搭配的平面空间构成关系。
结构在一幅书法作品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笔画而言它是整体,对于章法而言它是局部,字的形态美靠结构来体现。
楷书的结构原理
一,突出主笔。
刘熙载说:"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主笔有差,则余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主笔耀其字精神,起稳定平衡,支撑结构主体作用。
二,变化叁差。
指的是笔画长短、正斜、粗细等变化。
三,结构勻称。
匀称有一种对称美,装饰美。
四,疏密变化。
楷书萌芽于汉,发展于魏晋六朝,成熟于唐。楷书的“楷”,就有楷模、规范的意思。它是由隶书演变而来,其中又吸收了章草的一些特点。
唐代“尚法”,这使得唐代又以楷书构成书法的主体,出现了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家,并出现了“欧体”、“颜体”、“柳体”等唐楷体系。唐楷法度森严,规矩完备,包含了书法中许多基本规律性的东西,这也成为后世学习楷书的典范。
楷书的结构,就是将笔画组合成字,也可以叫做结体或者间架。如果笔画是一个机器的零部件,那么结体就是把零部件组合成形,结体恰当,字的造型就美观。
对于结体,历代都有许多探讨,比如隋释智果的《心成颂》,唐欧阳询的《三十六法》,明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等等。
字的结构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独体结构”和“合体结构”。
是由一些基本都笔画组成,比如“人”、“大”、“口”之类。这些字笔画简单,不能再分为若干部首。
可以分为两分结构,如“呈”、“朋”;三分结构,如“谢”、“密”;内外结构,如“国”、“道”。
楷书的结构有一定的规律可寻,总体来说,在书写时,主要是要注意笔画之间的进退揖让,气势相连,使重心稳,疏而不散。
以下以《颜勤礼碑》为例
上图“颜”字的几个点,相互顾盼呼应,气势相连,形成和谐的整体。
大家留意观察的话,会发现颜体与欧体的结体方式完全不同,颜体讲究横平竖直,而欧体笔画多倾斜。
这其实就代表了楷书结构的两大类型:
1、平面宽结
其代表:褚遂良的《伊阙佛龛》《孟法师碑》及颜楷等。
平画宽结来源于隶书,书写时宜在点画的俯仰、向背、开合、伸缩上下功夫,切忌上下一等、前后齐平、如算盘子一样排列,宜平正而不板滞。
2、斜画紧结
其代表:欧楷、李邕行楷等,大多数楷书皆为此结体方式。
斜画紧结来源于北碑,体势向右上斜倾,中心紧收,四周舒展。书写时虽向右上倾斜,但必有一画将重心拉正,于险中求正。
平画宽结也好,斜画紧结也罢,要统过开合、伸缩、疏密、主宾、揖让、高低等变化,使结字在端庄匀称中体现参差错落之美。
1、角度法。常用于斜画紧结中,凡此类楷书,笔画切忌向一个角度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字体结构训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字体结构训练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