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和草书是不是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行书和草书是不是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字体与书体的区别?
字体—— 一般指书写文字的结体和形式,其重在体式的规范性,相对而言字体是静态的。
如秦汉时的八体有:刻符,大篆,小篆,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以及楷书,行书,草书就是指字体的不同形式。
书体——主要指书写文字的风格和章法(即流派),其重在笔墨技巧的个性化,相对而言书体是动态的。
如书法史上家喻户晓的有:王字,米字,董字,颜体,东坡体,瘦金体,舒同体等等,就是指有个性的书体。 毛笔书法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艺术,究其原因有二。一汉字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意象性;
二毛笔富有弹性和随意性。一幅字即使写的很漂亮,如缺少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只能叫人“悦目”,而不能使人“赏心”。
草书和小篆的区别?
篆书的特点是笔画圆转流畅,均匀齐整,容易书写,草书的特点是不潦草也不端正。
小篆别名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李斯等改版的,是当时秦国的通用文字,为中国汉字的工
草书更多的是楷书的草化或者说是行书的楷化,不潦草也不端正,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产生时期在东汉末年。
一幅书法作品,不能同时出现草书与行书。对吗?
一幅书法作品,不能同时出现草书与行书。对吗?题主的这个问题不太严谨,如果单纯按照提问来进行回答,一幅书法作品中不能同时出现草书与行书,对吗?回答是:错的。
图片:淡墨秋山诗帖
之所以说这个提问的回答是错的的原因是行书字体中包含着行楷和行草两者,而行草字体跟草书字体相比是没有严格的分界线的。因此,倘若一幅以草书字为主体来创作的书法作品其里头是可以同时存在草书字体和行草字体的。
图片:米芾《乡石帖》
我们现在一般将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两种,当然,也有人可能将它分得更为细致为:章草、今草、大草,其中今草也称为小草,大草也成为狂草。
图片:丧乱帖
行书我在上面已经有说过,它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字体,这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看所含笔法的多少而定,若含楷书笔法多的,就成为行楷,反之,含草书笔法多的就成为行草。
不对。一幅书法作品,是可以同时出现草书和行书的。
草书作品中偶尔有个别的行书,在行书作品中也会偶尔出现连笔的草书,这主要是为了体现出作品的节奏感。
实际创作中,写草书也不可能一直飞动不停,在飞动使转变幻中会有停歇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行书。行书的字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但这个个体必须是偶尔出现,而后仍以草书为主创作下去,使作品气息流畅。这看似矛盾,其实是对立的统一。
形象的比喻行书是走,草书是跑。在起步时虽然脑子想的是跑,但肢体上肯定不会太快,行的成分大一些,而后加速才变为跑。以草书创作的作品在行云流水的使转变换中,草书是主题,主旋律,节奏体现的是快。但不可能一快到底,比如跑步,遇到转弯必须减速,不减速就会因离心力而摔倒,这个时候减速在书法创作上就体现出疏缓来,写出的字就是行书。但行书不可太多,太多就偏离了草书创作的主题。所以说草书中有行书。在创作行书时,以行为主,但为了生动,气息的衔接会出现连带、牵丝,这个时候的字,便有了草书的成分。也是这个道理。
不对,一幅书法作品同时出现草书和行书称为行草书,是最常见的一种书体,约占书法作品总量的百分之八十。
纯写行书的,也偶见个别草书,以增加流动性。
纯写草书的,就一定要加入行书,因草书字数不够使用,必须以行书代替。
除此之外,还有写隶书加入篆书的,写大篆加入小篆的,在书法作品都是常有的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和草书是不是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和草书是不是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