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字体手写教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楷书字体手写教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学习楷书,如何提高控笔能力?
题主的这个问题说反了,不是学习楷书如何提高控笔能力,练习楷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书写者的控笔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把楷书当成基础色原因。
按说,当成基础练习,其它的书体也是可以的,但为什么偏偏楷书最适合?这和楷书本身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1、首先我们从小练习写字,都是行楷书开始的,楷书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字体,也是我们最常见到的字体,它本身的用处比较多,又平易近人,适合初学者入门学习。
***如一开始写篆书、隶书、或者行书,这些书体虽然都很好,但是和现在社会脱节,和初学者的生活经历很难形成共鸣。所以大部分书法老师会选择以楷书入门。
2、楷书最为五种书体里面成熟最晚的一种书体,他的技法是比较完备的,基本包含了书法里的所有的技法,这些是篆书和隶书都比不了的。
篆书主要的用笔就是圆转,隶书虽然有了方折,但是它缺少后来流行的撇画和钩画。训练笔法和用笔,无疑楷书是最合适的。
3、楷书的结构严谨,能够训练书写者的观察能力,观察到的东西需要表现出来,这也就无形之中提高了书写者的控笔能力。
练习楷书,就是通过不断的进行用笔、结构、章法的训练,不断的强化书写者的观察能力、控笔能力和审美能力。
所以说,通过练习楷书,本身就可以提高你的控笔能力,不需要再去做额外的训练。
你觉得呢?
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其自身的学习原则与方法,这些方法原则都是有历代学者和艺术家们总结出来的,能够科学的指导我们步入正确的轨道。到时这些方法方式都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经历长时间的刻苦训练。
所谓的控笔,其实就是在你书写一个具体笔画时笔锋在纸上的运行操作过程,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运笔的好坏直接影响字的艺术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想提高这个控制过程就是多看、多分析、多练习。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速成一说。这是一个漫长积累的一个过程。
书法书写过程的控笔能力在于“心”,也就是谋后而定,这样才能实现心挥手运。心中先有技法和美观的字形,然后依照心中之字通过毛笔表现在纸上,这个过程就是靠心法所为。心中一片茫然,自然落笔盲目,心无所指,笔无所挥运。心中有法,心自定,心定神态从容,自能指挥若定。
心中有法,要读帖,读帖到位,胸中有丘壑,心中自然有法,然后就是练至精熟了。姜白石《续书谱》中说:大抵要执之欲紧,运之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又作字者亦须略考篆文,须知点画来历先后。“腕运”就是靠心法完成。心中有了书法的“法”,控笔的控就有了度和准。如果没有心法,也就谈不上控制了,因为我们没有了“控”的依据。因此要想提高控笔能力,就要先使得心中有“法”。先有书法的法和规矩技法。
个人认为,原大临帖更能锻炼控笔能力,同时多尝试悬肘练习临帖。刚开始可以稍放大(不超过一倍),慢慢再接近原帖大小。通过这样训练,控笔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必须指出的是,放大数倍临帖,其实容易很多,但对已有些基础的人来说,最好别用,原因自己去领悟。
控笔能力分三个方面:稳定性、准确性、自如性
一、稳定性
起笔、行笔、收笔需保持笔的稳定性,写出的笔画才能有力度,有立体感。
这需注意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执笔要指实掌虚,钩、格、抵、押、擫、捻要正确运用;运笔须腰、臂、肘、腕、指齐发力,全身既放松又紧张。
建议初学者中楷以上一开始就要悬肘,中楷以下至小楷以悬腕书写,强化肌肉控笔能力。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再以悬腕写中楷会很轻松,枕腕写小楷更不在话下,并加倍灵活自如。
二、准确性
无论临帖或书写作品,控制笔恰当的落点、准确的搭配及收放是关键。
一般临帖只注意笔画的粗细、正欹、长短等变化,而忽略了笔画间空隙的形状变化,建议加强这方面行笔训练,会发现所临间架、位置更准确,与原贴更接近,这就是古人说的“知黑守白”。
三、自如性
除了以上稳定性与准确性外,我们书写时还须能充分控制运笔的自如度,能在各种环境下书写自如。建议经常站立书写或把纸张挂于墙上训练。
如何掌握好楷书结构,能否讲述一下颜楷的练习方法?
我来回答
物体的结构规律,具体体现为对称、平衡、和皆、有序、节奏、韵律、错综、协调、对立、统一等秩序与法则。凡是能体现这些秩序、法则的事物,都会有一种形式美。书法结构也一样,表现在字的点、画之间的搭配、排列与组合。它们既是书法形式美的法则,又完全符合事物所普遍具有的美的规律。
字形的结构又称“结字”、“结体”或“间架结构”。一个字要美,它的点画之间就要互相呼应,顾盼有情;一幅字要美,它的每个字之间也要互相呼应,前后一贯。整体中任何一部分如果割裂开来孤立地看,也许没有什么可以吸引人注意的,但是如果把所有部分综合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关于字形结构的论著有很多。
明代赵宦光的《寒山帚谈·格调》一书说:“书法的重点在结构,独体结构难在疏,合体结构难在密。疏欲不见其单弱,密欲不见其杂乱。”
汉代蔡邕在《九势》里说:“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清代的王澍在《论书剩语》上说:“结字须令整齐中有参差,方免字如算子之病,逐字排比,千体一同,便不复成书。”又云:“结体欲紧,用笔欲宽,一顿一挫,能取能舍,有何不到古人处。”
清代的冯班在《钝吟书要》里说:“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间架既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综合起来,基本是“平衡对称、多样统一、对比照应”三条原则。书法艺术讲求美学和力学。尽管字形、书体不同,但点画、线条搭配组合均须遵循上述三条原则。不同点画形态变化与不同搭配方法,会产生不同结构。而结构不同,又表现出不同姿态,如疏朗、严密、拓展、流丽、古朴、奇容、峭拔、丰脾等等。点画搭配又与奇正变化有直接关系:过于平正则近俗而乏姿韵,过于险绝则意涉狂怪。妙在平中寓奇,奇中有正,奇石怪险,正不板滞,顺情合理。而字之大小、长短、阔狭、疏密等应充满艺术造型的美感,合乎自然美的法则,既要尽字的参差姿态,又必须在笔势的约束之下组合。越是险绝的结构,越能显示其奇美的姿态,但不能超出重心平衡范围,否则形体便会失去自然之美,看似险,实乃怪,让人没有欣赏的愉悦。
历来书法名家都强调学习书法最好是学习名家经典作品的墨迹,这样才可以看清名家是怎样运笔、用墨和结体的,学习楷书一般以学颜体入手为好。
颜真卿从小继承家学,并广学书法技法,书法风格先后历经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写结构我觉得比笔画。难度大,而且它的作用也比笔画大多了,字像不像好看不好看?关键是。在结构上面。
要说方法吗?那他只有一个,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画。画出来要画像了。然后把它记住。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作书体被称为“颜体”,颜真卿在书法艺术历史上地位是非常高的,他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真卿的“颜体书法”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又以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
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特点是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历代书法家所追捧,现代人学习书法很多人会从颜楷入手。又有很多人因为学颜而步入书法艺术的殿堂,成为当代书法艺术的人才或佼佼者。颜楷!真的非常漂亮!
按照颜体的结字特点,精心临摹,相信你不日一定会写好一手漂亮的颜体楷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字体手写教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字体手写教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