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字体颜体欧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楷书字体颜体欧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欧阳体书法和颜体区别?
第一:审美取向的不同。欧体和颜体的不同充分体现了初唐***唐审美取向的不同。初唐书法崇尚“书贵瘦硬方通神”,这一审美取向成就了欧、虞、褚、薛“初唐四家”的风格特点。而盛唐崇尚雍容华贵,如美人以丰满为美,这当然更加体现了盛唐气象。放到书法上也是一样的,由初唐的书贵瘦硬转向了方正茂密、庄严雄浑。
第二:用笔不同。欧体用笔受北碑影响,多切笔,以方笔为主。颜体受篆书影响,多篆籀气,以藏锋为主。欧体用笔较为瘦劲,颜体用笔较为丰腴。
第三:结构不同。欧体结构中宫收紧,四面放开,结字上追求险中求稳。颜体中宫较为舒朗,结字上追求方整稳重,字内空间分布较为均匀。颜体这种结构特点使其在气势上压欧体一头。
第四:章法不同。欧体和颜体的结构特点决定了他们章法的不同。欧体章法以舒朗为主,字与字之间距离以半字为佳。颜体章法以茂密为主,字字满格,更凸显颜体的整体气势。
四大名家:欧赵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说,赵和欧阳有什么之说呢?
楷书四大家是我们比较熟知的,一般常说颜柳欧赵,即唐朝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和元朝的赵孟,很多朋友却不解为什么如此排名?
为什么不按照欧颜柳赵的顺序进行排位呢?还有四人书法地位又是如何?
1、
颜体,就是指颜真卿的楷书。颜真卿的楷书以《多宝塔碑》和《颜勤礼碑》为代表,其中《多宝塔碑》是早期作品,《颜勤礼碑》是晚期作品。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气,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端庄雄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 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楷书具有横细竖粗、撇细捺粗的基本特点,再加上结体的宽博,特别适合初学者掌握。所以四大楷书里面颜体最适宜初学者入手。
2、
柳体,是指柳公权的楷书。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有着“颜筋柳骨”的说法。杜甫就说“书贵瘦硬方通神”。喜欢瘦硬线条的书友们大多可从柳体入手。
3、
欧体,是指欧阳询的楷书。唐人书法上承汉魏六朝,下启宋元明清,故历代诸家,无不取法唐人。“欧体”有戈戟森然之险劲,又不失精妙之秀骨清相,为后人楷法之师宗,可见欧阳询艺术造诣之高妙。欧体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为代表,其字方圆兼备,结构严禁,取右上势,多相背结构。对于初学者有一定难度,但也不是说不可以学。比较理性的书友还是很适合学欧的。
4、
赵体,是指赵孟頫的楷书。赵孟頫的字圆转遒丽,特色鲜明。他的楷书特点有:一、运笔路径十分清楚到位;二、其字外似柔润而内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三、笔圆架方,流动带行。赵孟頫在开书中融入了很多行书的元素,使得字看起来更圆润流动。赵体评价虽然没有前三位书家高,但依然有很大的可学性。因为赵体有很多优点,首先它是墨迹,容易掌握笔法;其次他的楷书圆转流动,更易学习。赵体可学的字帖有《三门记》、《妙严寺记》和《丹巴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字体颜体欧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字体颜体欧阳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