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字体期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行书字体期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人想买这幅书法作品,水平怎样,值500块钱吗?
内容出自南北朝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观此作龙飞凤舞,心浮气躁,线条发飘,章法混乱,依我看,白给也不会要的。挂一幅这样的字在家里,心会发狂的。
当然见仁见智,我说不好,可能有些人心里会不高兴,让发表意见嘛,咱就说真话,实在喜欢不起来。
我也是一个学习草书的人,但很尴尬的是,这幅作品我硬是看不出内容是什么,断断续续识得三分之一的字,而且不能结字成句,因此无从搜索书法内容的蛛丝马迹,我甚至都看不出作者姓甚名谁。尽管这样,我还是坚定认为这是一幅草书书法佳作,因为草书书法本身传播文字知识、文字信息的功能早已经弱化了,草书带给观者的更多的是一种气势、一种境界、一种扑面而来的艺术感染力。那么这幅作品究竟好在哪里?
1、气定神闲
首先书家气定神闲,极度率真,丝毫看不出矫揉造作的痕迹,这一点弥足珍贵。我们写草书的人,总会有很多担心,担心别人看不懂、担心气势不够,担心写不下怎么办、担心重叠字会不会贻笑大方。但这位书家,非常淡定,达到了物我两忘的超凡境界。
2、法度森严
第二,虽然一眼望过去,一片狼藉,但仔细看,法度森严,绝没有肆意妄为之举。这既说明书家草书功力深厚,又是书家对草书艺术的敬仰所致。这一点值得我们许多人学习,那些丑书怪书我就不说了,一些学习正统草书的人也经常会自己即兴发明一些草法,让人哭笑不得。
3、雷霆万钧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气势,草书的气势就是草书的灵魂。没有气势的草书好比是没有真实武功的花拳绣腿,看着就让人生厌。这件作品气势凌厉、风格豪放,作者笔下似有千钧之力,不可阻挡,所向披靡。这件作品颇有颜真卿草书的味道。
当然,这幅作品也有致命伤,就是不应该使用这种仿古效果的宣纸或麻黄纸,因为书家笔画变化很大,许多地方已经很难分辨出是细一点的笔画还是植物纤维,看着让人有点捉急。就写到这里吧。题主赶紧买下这幅作品,收藏便是。顺祝题主愉快!
从这张字来看,作者可以说完全不懂书法,也没真正练过书法。至于说它值多少钱,则是另外***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很多时候是相背离的。
书法与写字是有很大区别的。写字只要求写得工整、美观、易识,而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笔法、结体、章法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则。
这正如打乒乓球。作为国球,很多国人都能挥拍上阵展示球技,但作为一项竞技体育,乒乓球运动员要从小接受严格的训练,手臂挥动的角度和力度,都有严格的要求。
而草书作为书法五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书体,其难度也最大。它并不是潦草之书或草率之书,它的笔法要求极高,它的每个字的写法有固定的草法,它的章法更是丰富而多变。
这张字看不出提按,沒有笔法,很多地方只是以笔尖画出了字的形状,作者对草书缺乏基本的了解与敬畏。
但作品值多少钱,则是另一回事。赵本山写了几个字,卖出几百万;马云画了个“符”,拍出几百万。难道是他们的作品真的有很高价值吗?
书法界近期曝出赵长青案,很能说明问题。根本不懂书法的他,执掌中国书协多年,利用这个职位他高价卖出不少字。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行草章法,草书为主,有章草笔意,浓淡枯湿一目了然。整篇看似杂乱,漫不经心,其实是书者在用笔用墨章法布局上的有意安排,可以说每字结体都在精心而为,体现了书者很深的书***底,一般人是很难体会的。反正我再练十年也自认达不到这个水平。唯一感觉不妥的是书者用纸不合,麻纸底纹杂乱,纸性偏生,用墨过淡则压不住乱纹,因而显得整篇过于凌乱,观赏性不足。下面截图中的使转和结体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非高手莫可为也!
行书如何创作?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行书创作通常有二种方式:
这二种创作方式,在中国书法艺术中,具有广泛的内涵。它们既适用于行书的创作,也适用于任何书体的创作。
一般而言,我们在进行行书或其它书体的创作前,我们应首先将自我的创作意识调动起来。那什么是创作意识呢?简言之,就是“我想写”,主观意识中有创作的冲动。说得直白些,就是兴致所至,想写上几笔。这种创作意识的产生可以来自于各个方面。
比如说,最近感觉临帖水平有了进步,想检验一下这段时间在书法学习上的成果,从而产生创作意识。又比如说,因为心情非常舒畅,又小酌了几杯,想挥毫抒发一下内心的情感,进而产生创作冲动。
还有一种创作冲动,几乎每个学书者都有切身的体会,那就是“笔墨冲动”。所谓“笔墨冲动”就是,当一个书家或学习书法的人,在面对摆放在眼前的“笔、墨、纸、砚”时,都会迅速进入到文房四宝这些书法特定工具所带来的书法意境之中,迅速进入“我想写”的状态,急于体验由“写”而带来的“书写***”,这时创作的意识就会产生。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曾对书法的创作意识与创作冲动以及创作环境等方面的关系,有过极为精妙的总结。他说:
“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
孙过庭的这番话,似乎也无需作太多的解释,孙过庭把书法创作中书者创作意识的形成,与各种客观因素的关系讲得非常透彻精妙,所谓“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人在神清气爽,意气风发之时是最容易产生创作冲动的。
那有了创作的意识,产生了行书和其它书体创作上的冲动后,下一步应该干什么呢?是马上挥毫泼墨呢?还是先求“意在笔先”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字体期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字体期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