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字体草书写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字体草书写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字用草书怎么写才好看?要点在哪?
关于“明字用草书怎么写才好看,要点在哪”这个问题,我谈一点看法。
明:明亮;明净;光明在前。
明:姓也!
关于明字草书的写法,我搜集到了几十个,虽都是草书,却写法不同,风格不同。
请题主和各位网友看上图中的草书“明”字的九种写法,有古人写的,有今人写的,都很有特点。
上图中的草书“明”字,有一个是唐代书法家怀素写的,其它八个均为徐伯清所书。
上图中的九个草书“明”字,有索靖 书《出师颂》中的章草“明”,有孙过庭书的今草“明”,有张旭写的大草“明”,还有归庄等书法家写的“明”。
“明”字是一个会意字。
这个字由“日”和“月”两个部分组成,日月都很亮,古人用二者和起开表示明亮的意思。但是古代的写法里面大多数使用“目”和“月”来表示明亮,这个也能够说的通,因为眼睛也可以用明亮来形容,有了眼睛才能够看到光明。
这个我们可以在甲骨文里能够看到:
甲骨文和金文“明”字
但是在篆书里面,尤其是小篆和金文里面,明字是由一个“囧”加一个“月”字来组成,这主要是古代半坡时期,为了防止野兽袭击,人类会把房子一半建于地下,一半建于地上,白天房间里会非常的阴暗,他们就把窗户建在了房顶上面,光线从外面穿透过来,看起来就像一个“囧”字,这个很形象,看窗户也很明亮,也能说的过去。
我们看颜真卿的楷书的“明”字就是一个“囧”加一个“月”。如下图:
颜真卿楷书“明”字
在草书里面,“明”字简化了很多,简化成了完全无意味的一种符号,没有经过专门的草书训练是识别不出来的。
王羲之草书“明”字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明”,其本义是明亮,清晰,后延伸至懂得,了解。“明”通常有三种写法,第一种常见的是“明”(如《易·系辞》日月相推,而明生焉。),第二种是“眀”(如《书·太甲》视远惟明。),第三种是“朙”。
在甲骨文中,“明”是象形字,字形像宫殿两侧迂回曲折的游廊,后来将表示宫殿区域的“囗”形写成“日”形,将曲折的游廊简化。
虽然现在规范的简化字是“明”,但书法当中以上这三种写法都存在,在行草书当中也有很多书法家是分别依据这三种写法来写,因此草法上略有不同。请看以下例子:
1、晋 · 王羲之 · 平安帖
2、晋 · 王羲之 · 前从洛帖
鼎字怎么写好看?
谢谢好友邀请!
对于鼎字怎么写好看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用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写出来都好看,只要“入法”。
字不入法,无论怎么写都是俗字,都是江湖体字,都是自由体字,甚至会写成丑书。所以说,若想把鼎字写好,都要从法帖中去寻觅,去学习,只要这样,才能写出既符合法度,又高雅可品的书法。
上图为篆书鼎字的不同风格的写法。中锋用笔,线条瘦硬且圆润,结构布局均匀,很好看!
上图为隶书鼎字。鼎,三国鼎立的“鼎”。其中,《马王堆帛书》中的鼎字写时放得开,是在自然书写状态下进行的。《曹全碑》中的鼎字写的比较有特点,法度也是谨严的。
上图为草书鼎字的九种写法。都是出自书法名家之手笔!皇象书的章草鼎字写的极符合章草的书写法则。其实,章草很好写的,只要用隶书的笔法加上草法就可以了。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鼎“为象形字,本意是古代的一种煮食物的器具。这个字笔画较多,字形复杂,字形演化也较为复杂。现在的”鼎“字,以上半部“目”表示鼎身,下面正反两个“片”字,表示煮东西时用的柴薪,也有的说是表示鼎足的形状,但仍为象形字。民以食为天,“鼎”作为吃饭的锅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又常用于比喻王位和帝业,如:定鼎、问鼎,鼎也成了国家***的象征。
1、这是一个上下结构的汉字,书写时上部分收敛,下部份开张,有力托起上半部”鼎身“;2、这个字左右基本对称,书写时候注意既要对称,又不能完全对称(完全对称则呆滞无趣),这就是书法的妙趣;3、整个字横画、竖画很多,要注意分布均等,结构疏朗,不可拘束。
”鼎“字行书写法是在楷书基础上进行了笔画连写、呼应,李邕的写法进行了一些笔画收放处理,较为可观。
明董其昌的行草书可以学吗?
二:董的楷书是学颜真卿,而行草书也是学二王,
故若学行草书不如直取二王。
以免使结字习惯出现偏差,气息感觉较小气。
四:董在绘画方面的水平相当高,投入精力不少,而
书法还不是他的主要强项。
五:可以作为欣赏和技法补充的内容,少量的临一下
也是可以的。
董其昌在书法史上也是有一定地位的人,他的行草书当然可以学。
董其昌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在赵孟頫妩媚圆熟的“松雪体”称雄书坛数百年后,以其清秀淡雅的风格,独辟蹊径,自立一宗,亦领一时***,以致“片楮单牍,人争宝之”。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皆以董书为宗法,可谓风靡一时。
董其昌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其书承续晋、唐、宋、元诸家风范,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点画圆劲秀逸,平淡古朴,笔法精到,中锋为主,少有偃、滞之笔;章法上,分行布局,疏朗匀称;用墨枯湿浓淡,尽得其妙。其书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董书能冲出藩篱,打破当时赵孟頫、文徵明一统书坛的局面,领时代风尚,得益于其勇于突破时风侵扰,直追古人,于晋韵、宋意间探得消息,从而形成自己清、淡、雅之风格。此亦启发吾等习书当避开时风,崇古追格,方能别开生面,另辟蹊径。董其昌传世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白居易琵琶行》《袁可立〈海市诗〉》《三世诰命卷》《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倪宽赞》《前后赤壁赋册》等。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字体草书写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字体草书写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