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韩国字体行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韩国字体行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只看单字书法作品,真草隶篆各种字体,哪一种书法更能体现汉字的艺术之美?
中国书法的五种书体风格各有短长,也各有自己的展示领域和价值空间,问题的关键是看书写什么字,表达什么思想,做什么用?但就多数汉字书法艺术来说,用行草更能体现书法艺术之美。比如有人写“虎”、写“龍”、写“凤”、写“舞”,用行草就比较好的体现了书法艺术之美。当然,简单的汉字就不尽然,但用行草的笔法可能更体现汉字的灵动性和艺术性。
为什么强调行草用笔,而不强调行或草,这是因为行虽比楷灵动,但还不能体现作者个性和书法特点;草书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但单个草书往往失去它们可读性和信息传播性,也不能真正体现书法艺术之美。所以我主张行草用笔,实现行草的完美结合,这样才能更好体现汉字书法艺术之美!
谢谢邀请。 看单字是欣赏书法艺术之大忌。这是书法艺术上的一大常识。为什么?今天此处不详谈。就四体单个字说事,最能体现生动、天真、自然、造型、意境、古朴等等只有大篆才是首出之先也。这是任何一种书体无法代替、无法比拟、无法在一个层面此美的一种书体。你就是单打单的写上一个大篆字挂在室内,就够猜想、回味、想象一阵子了呢,就是写下一个大篆字足够作为装饰之物了!不信?你选其中之一个大篆字试试。后面三体无法比拟了,逊色了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因为大篆之书体,是原始文字之一,表现正好原生态之形。我国创造文字原动理由,本来就是来自大自然生态物之形,变成了语言交流符号。也就是说,例如:当你看到了大篆'草'字时,就是画了一幅有关'草'的中国绘画作品了。'草'是文字符号、也是中国画这样理解和欣赏概念。
各人对书体的爱好不同,单字艺术之美在不同的爱好者眼里也是不一样的。不过凭我的感觉,多少年的实践,还是认为以喜欢单字行草书的人数为多。行草书体本身的书写流动和事先胸有成竹的率情的表达、更能体现出单字艺术的“含金量”。一般情况下,它给人的视觉效果都是十分明显的。同时,给人的审美情趣也大大增加。现在,有很多人对单字艺术非常钟爱,无论是书法者还是观赏者,都视为一种很高的艺术享受。书法者:往往对喜爱的单字艺术都经过了反复锤炼;爱好者:作为观赏,布置在办公场所或家庭位置也特别注目,会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另一方面,书法是一种文化,布置在这些场合,不仅显得有档次,而且又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氛围。当今,已找不到没有书法位置的办公室了。最后,书法单字表现形式,应注意:更能表现出它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
朝鲜也有一位“书圣”叫金正喜,你了解他的书法吗?
金正喜字元春、号秋史,又号阮堂,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被称为朝鲜的“书圣”。
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很早便跟随父亲出访中国,还拜了清朝著名的书法家阮元、翁方纲为老师,他是一个非常尊敬老师的人,以“翁阮”为自己的号,以表示对二位老师的怀念,“阮堂”这个号就是“阮元堂前***”的意思。
他还作为朝鲜冬至谢恩副使的职位出访过中国,可是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因为受到一些事情的牵连,被贬谪到了朝鲜的济州岛上,在孤岛上呆了9年的时间,后来结束了流放,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又一次被贬,可以说他的仕途一路坎坷,有点像中国的大书法家苏东坡。
可是在岛上的这些时间,也让他的书法有了很大的进展,这个岛是著名的流放之乡,上面有很多不得志的文人,在这里能够沉淀自我,有一些人反而在艺术上有了成就,其中就有金正喜。
我们看金正喜的书法,远不同于同一时期的中国书法,他没有继续学习元代以来的赵孟頫和董其昌的书法,也没有学习清代的碑学书法,而是直接学习宋代的苏东坡的书法,这和他与苏东坡有着相似的经历可能有关系。
同时,他的篆隶写的也很好,落落大方,用笔自然但不随意,楷书在颜体的基础上参入行草书和隶书的笔法,气势雄强,有一点南宋张即之的味道。
总体上他的书法给人一种很有气势的感觉,用笔的跳跃性很强,字体充满了活力,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对于“书圣”金正喜的字你怎么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韩国字体行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韩国字体行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