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赏析草书和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赏析草书和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现代汉字的楷书和行书在运用的场合和字形上有何区别?
区别:
1、行书和楷书的形态不一样
2、行书和楷书的用笔不一样
3、行书的笔顺可根据具体情况改变楷书原有的笔顺
4、行书和楷书的笔数不一样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和艺术性相对不足。相比较而言,草书艺术性高,而实用性相对不足。
所谓书法就是有法可依。草书、隶书、楷书、篆书都有各自的特性,你认为呢?
你讲的很有道理,书法二字故名思意,就是写字的法规、法则和法度。可能在这些大背影的前提下会有些个人的个性。这也是质相同,形相异。但离开了法规、法则和法度一味突出个人的奇思妙想,那可能就背离了书法。
结体因时而异,笔法千古不易。当然楷行隶篆草各有各的字形特点,在字形上要写的象写的是,这是必须的。先学习笔法,笔法是所有书体的核心。笔法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这个学会了,再结合每种书体特点精心临摹,可望成功。
书法有法可依,是必然的,客观的,规律的。篆、隶、楷、行、草,是中国书法史的发展史,各有其特性,也就是指书法的普遍性和书法的个性,现己存在人们心目中了,并且由感知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但也有其共性和特殊性,即书法的法和书法遵循的规律法则,还没被大家完全彻底认知。从篆隶楷行草及历史性书法大家名碑名帖里,可以总结概括得知,中国书法的法和中国书法的规律。这套完整的书法理论笔者己写成多篇论文和对书法的认识观点,大约有十几万字的材资。
书法当中的法则就是美的意思,想要写好书法,必须遵守书写方法,否则你写不出漂亮的作品。大家知道,书法有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审美要求,书法有不同的字体,不同字体又可以写出不同的风格,据此我们知道,书法美形态多样,因时因人而变。
总而言之,只要作品的风格不同,而都各具其美,那么书家的表现方法一定不同。不论是笔画上的用笔技法还是结字或者章法,多多少少都要有所变化,决不能说一通百通,这是没有的事。只是用笔原理相同,都是起笔、行笔、收笔,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复杂的形态?这些细微之处其实取决于书家个人的巧妙安排,匠心独运。因此来说即使在用笔原理相同的前提下,书法中的不同除了字体大不相同之外,笔画结体上也有天壤之别。
书法美千变万化,因此来说,我们学习前人笔法也好,字法也好,是在追求美感,但是不能以此为满足,而是要踩在前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写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赏析草书和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赏析草书和楷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