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字体逸写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行书字体逸写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何有书法高手说三年行书六年楷,瘦金十年未入门,得其形而不得其味?
没有听说过这种观点,这个不应该成为共识的观点,但是,楷书相对其它书体要学的时间较长这个是必须的,五年的,十年的,二十年的,甚至终生的都有,这是因为它是基础,它要求用笔正确,结构合理,脱帖能形真神似,甚至有个性的发挥,楷书写好了写行书就很自然些,用笔结构变化不是特别大,瘦体字它也有楷、行,只是线条细瘦,应该不是很难练。
首先,先说一下瘦金圈内瘦金体最有代表性的一是邱金生老师,二是其学生蒯法易道长,这是圈内公认的瘦金最好的两位。瘦金体铁画银钩,小字瘦硬,大字肥劲。练习瘦金有书法基础事半功倍。其笔法和传统的有不同之处,从握姿来讲就不同。其次是笔画练习,不要急于写字,要耐心练习笔画。临帖瘦金首先是瘦金体千字文,每个字用米字格写50到100遍,直到写的很像为止,会形成肌肉记忆性,日后写起来得心应手。当然,还要强调笔法和结构,找对方法才能练下去。最后一句还是不断练习。本人通过邱金生老师的书籍自学了三年,进步也是很明显,硬笔和毛笔同时练习,几乎每天都练习两个小时,付出才有收获。还要啰嗦一句,一定要有笔法,不仅写的好,动作也很雅观看着舒服。
首先,能提出这种观点的肯定不是什么书法高手。简直是个笑话。
其次,瘦金体是一家之体,也不足以和楷行体并列而论。就好比论证苹果与水果孰甜,你觉得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么?
瘦金体是画家字,作为历代书法风格的一枝,个性鲜明,但是不值得专门效法,不必去放大推广,学起来很容易匠气,庸俗,类美术字。
至于楷书与行书,楷书的高峰在唐代,唐之后也就赵孟頫一人而已,直至清代碑学兴起,楷书才打破唐楷笼罩的局面。楷书相对易学,但是难出个性,当代楷书能与古人较量的,仅孙伯翔几人而已。
行书相对于楷书,还是比较容易推陈出新的,宋元明清以及当代,行书创作百花齐放。艺术贵在继承,更贵在个性。所以,历代书家,艺术成就多体现在行书方面。
无论何种书体,都要一生追求的。每个人天分、工夫、学问、门径都不相同,怎么可能用几年之类的时间标准去衡量呢?学习三年比学三十年写得好的社会上比比皆是,这点没什么可争议的。
此视点,验证多久能造行、楷之魅力,实为因人而异,而瘦金体,其形能著,其意难进,说的有至理。
凡是古人之字,都有其形,而都难入意情,其一历史背景之墙,已无法逾越,而古人之情感更是无法克隆。
历史为过往云烟,其真象,只能通过遗留的文字记录而达及,文字记录不可概全之。且有不同叙述人有不同的意性,局限性大,甚而以***传***,真***难辨。
故,今人只能凭着慧性而研究古人之作。作为赵佶,宋代首长,玩书画不爱江山。
瘦金体,灵动快捷,笔迹瘦劲,瘦不失肉,风姿绰约。因瘦硬,法外露,运转提顿明显,
赵孟頫这样评价宋徽宗的瘦金体:“所谓瘦金体,天骨遒美,逸趣蔼然。”
可见,今人怎能有徽宗赵佶玩墨之逸,也无其墨情鬼才。更不可能临出真神。
咱不论这种观点的对与否,我以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来说明一下,我的书法学习是从行书开始的。当时在参观一个书画展,看到了许多行云流水般的作品,被深深地震撼了,当时以一个外行的眼光看待楷书,感觉不咋样,于是回来就慢慢学习,临摹的是王羲之的《圣教序》大概一年多吧!感觉没什么进步,笔画浮躁,运笔轻重把握不到位,更对字的结构不能很好的掌握,东倒西歪,虎头蛇尾的字比比皆是。我后来就感觉遇到了瓶颈,放弃了。这样又过了一两年吧!偶然机会跟着一位熟人练习楷书、就这样写了四年多的颜体书法,回过头来再练习行书,我发现就会事半功倍了,而且越写越有信心,行书书写效果明显增长,还对原来楷书书写起到了促进作用,增加了对楷书的重新认识,楷书不在那么僵化,反而觉得楷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所以不要急于求成,脚踏实地地迈好每一步。至于说瘦金体书法,我感觉唐朝的薛曜是瘦金体之祖,薛曜书学褚遂良,瘦硬有神,用笔细劲,结体疏朗,但较褚书险劲,更纤细,他对褚书不作亦步亦趋的模仿,而是加以发挥,只不过到了宋徽宗赵佶的手里,赵佶对此发扬光大了,最有名的首推《楷书千字文》了,笔法遒劲、飘逸,气质优雅,,细瘦如筋的长笔画,在首尾处加重提按顿挫,颇有瘦劲奇崛之妙。咱应该体会别人的长处和闪光点,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取起精华,弃之糟粕。
怎么样写出古意?
学习书法要想写出古意,首先要临帖特别是古人的经典。坚持多年后,能心手相随得到古帖的用笔,结字,神韵,气度了,你写的东西自然就有古意了。当然,这是要吃苦,要下一番大功夫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其实习书的过程,就是一种修行悟道的过程,要以一贯之,持之以恒。把心修到雄强,敦厚,大气,智慧了,就知道学习书法一味的刻意追求古意,把自己的东西弄的跟出土文物似的也是不足取的。当然,现在看普遍是继承不足,创新有余。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
历史上传承下来经典大作,都是崇古,学古,不泥古的典范,学习书法的最终标还是要在古人基础上出新意,还是要有时代特色。
弄清什么是古意,要学一点书法史,一般来说,书体是按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这一大致顺序产生的,这个过程中,汉魏晋是个很关系的时期,这是书法探索发展的重要时期,到唐代则各种书体已经发展成熟。
所谓古意,就是直接向汉魏晋取法,体会这一时期的趣味。
以楷书为例,钟繇被称为楷书之祖,其代表作《荐季直表》笔法并不完善,结体亦不工整,但其隶意深厚,天真浪漫,率性自然,富有情趣,这是后世作品所不及的,故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所以写楷书要写出古意,除了要学钟王外,更要往上追,要写出钟繇小楷的隶意,先要临习一段时间的汉隶,要选典雅厚重一路的汉碑,如《乙瑛碑》《华山碑》等。
更多文章及作品点评,敬请关注千年兰亭后阅读。
乙瑛碑
华山碑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你学习的对象是古人,自然就有古人的影子,古意也就自然生成。你若不甘步古人的后尘,而又想把古意与现代风格相结合,这就成了当今书坛的流行风格。自诩的古意只能贻笑于世。
,
书法,只需要在古人身上下足功夫,无需刻意去创造,都会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即古人所说的新意。古人的新意,不是改变汉字固有的结构,而是笔法的运用。今天的创新书体则是彻底的破坏了汉字几千年来形成的书写形式,被几个跳梁小丑上窜下跳的肆意破坏,欺世盗名。利用所处的协会名义,对世人不认可其丑行,则以他人不懂书法,曲高和寡,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之类的话来狡辩。
道不远人。只有人离经判道。所谓经,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只要在传统经典的基础上磨练自己,古意出新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笔下。
这是学书人终身追求的目的,很多人写自已的味重,有的现代味多,就是没有古味,之所以难,就是学养不高,内涵差,功夫不佳,不懂古法,路子不正,更需多年锤炼,我也正在找古味共同努力!
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才是古。一般来说年代久远的比年代近的为古。但书法有一套专门的理解。楷书比行书为古,隶书比楷书为古,小篆比隶书为古(实际上,秦隶比小篆年代要早),大篆金文比小篆为古,甲骨文比大篆金文为古。草书实际在汉代就已产生,并不是在行书之后,而是早于楷书。其次,需要理解什么是书法中的古意,例如,魏碑楷书就留有隶意;石门颂是隶书,但具有篆意;欧体是楷书,但留有隶意;颜体是楷书,留有篆意;所有的章草都有隶意;张旭的古诗四帖是狂草,有楷意;怀素自叙帖则有篆意。再次,古意怎么来,临贴,临古帖,寻求书法的根源。今天抄写的小楷心经,有点隶意,请大家批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字体逸写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字体逸写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