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舟楷书字体硬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舟楷书字体硬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毛笔和钢笔字都叫书法吗?可以这样理解吗?
这种说法不是很严谨,应该说写字不是书法艺术但书法艺术是建立在写字的基础上的,至于使用毛笔或者硬笔,随时代的进步,书写工具的发展,现在也将硬笔纳入书法艺术的范畴里头。
一、写字与书法艺术的定义
1、写字
在辞典中关于‘写字’的解释为:写字是用笔在纸上或者其他东西上作字。
2、书法艺术
简单来说,书法艺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使用文房四宝(现在硬笔也纳入其中)来书写汉字的艺术,它是中国汉字特有一种传统艺术。
二、从写字到书法艺术
中国文字的产生发展至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伴随文字的产生而出现书艺、书道、书事等,其简称为“书”。从先秦到东汉前期,“书”的意思是记述,是写字,是被看作一种技能。
非常感谢邀请!
对于这个问题,我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要知道到底什么叫书法?
从表面字义理解,书法指书写的法度。生活中,书法一词另具备以下含义:
第一、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作品的统称;
第二、一种艺术类别,一般指书写汉字的艺术。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由此可知唐代书法的法度追求最高、最严谨,唐代书法成就也是书法史上最顶峰的。
狭义而言,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等内容。广义而言,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硬笔书法,
硬笔书法主要是与毛笔书法相比较而言的。硬笔书法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
毛笔和钢笔字都可以称之为书法,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如果是胡乱写胡乱画除外,哈哈。)有人觉得古代人都是用毛笔写字,流传下来的作品才是书法,现在人用钢笔书写的称为书法好像就不对了,这是错误的。现在学钢笔书法的和学毛笔书法一样,也是临写古代人留下的碑帖。学习书法的方法是一样的,临帖的目的也是一样的,都是学习它的结构、笔法、章法,继承传统的审美意趣、风格和字法,所以钢笔书写的也是属于书法的范畴。也许有人会问:用钢笔写字,但从来不临帖的算不算书法?那我告诉你:那就是写字,不是书法。不要说钢笔写字不临帖,就是用毛笔写字只要没临过帖的,那也是写字不叫书法。比如有些“江湖***”就是不临帖的,咋咋呼呼的其实它不懂书法。也许还有人说:毛笔是软的,钢笔是硬的,怎么都可以是书法呢?我再告诉你:碑帖是书法家写好后,请石匠镌刻到石碑上的,它不是也是书法吗?镌刻石碑的刻刀、凿子还不比钢笔硬吗?其实毛笔、钢笔、刻刀,它只是个工具而已!判定是不是书法的关键不是工具而是看字。(附两张我临的米南宫,请方家正腕)🙏
首先,题主所提问题概念含糊。汉字的书写和书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为实用功能,后者为审美情趣。
其次,书写要求基本规范即可,以易于辨识为主要要求。而书法则需有法度、循艺术规律,所谓书艺、书道即是从这个角度出发。
再次,无论硬笔毛笔,均以练基本功、扎实临帖为基础,富有艺术美感的创作,方成书法作品。那些胡抹乱涂、看似龙飞凤舞的涂鸦之作,是对书法艺术的亵渎。动辄把书写当书法,则是一种常识的缺失。
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规则。单纯说毛笔和钢笔字就是书法,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虽然汉字是书法的载体,但书法作为艺术是要讲究:字法,笔法,章法,墨法,和结构等规则的。不然拿着笔(毛笔或钢笔)胡乱画一起,就叫书法,那不贻笑大方了吗?只要按照书法之规则,不管用毛笔还是用钢笔,书写出的汉字作品,都称得上是书法。
怎样正确理解书法的“技”与“道”?
民国时人丁康保说得非常好:“书虽小道,然非识力高于腕力,则终身学书亦不能得其妙义。若逐日读书倍于读帖,读帖倍于临池,则心领神会,意到笔随。虽日有进益,终觉生涩,断不至流于俗骨,而市野之气更无从来吾腕底。作书亦不可无夙慧,若多写有益经典,亦能随时增慧,盖经义湛深,写时自消俗虑,俗虑日减,则慧业日增。”
古人智言,可为当代书家指点迷津。
自古以来,书法的精进不仅仅是“技”的娴熟,更在于学问文章的涵养,也就是“道”的提升。
就是黄庭坚所说“圣哲之学”、“养于胸中”对于书法的意义。如此,才能在“技”与“道”的互补中找寻书法艺术的真谛。“技”靠练,要熟;“道”靠修,要养。惟其如此,“技”“道”两合,才能共进。
自苏东坡首倡“技道两进”观后,元人郝经在此基础上又详细论述了“由技入道”、“以道进技”的方式和途径:“澹然无欲,翕然无为,心手相忘,纵意所如,不知书之为我,我之为书,悠然而化然,从技入于道”;“然读书多,造道深,老练世故,遗落尘累,降去凡俗,翕然物外,下笔自高人一等矣。
此又以道进技,书法之原也”。这值得当代书家深思和践行,也是本届国展之后楷书创作需要不断加强的。
谢提问!书法的“技”,是指祖宗、前人遗传下来的写字的技巧、方法、规范、法度,书法中的“道”不是门道(技巧),是书法表达的灵魂、思想、意境、境界、***、时代精神。在书道面前,笔墨技法为零,道为“黑洞”,具有吸光的能量,向人类释放正能量。
如何理解书法的技与道?其实就用形和神来形容说明就好了:
1.技即形,即字的可视化外形,不管是篆、隶、行、楷、草,还是兰亭、多宝塔,咱们都是从纯笔法的可视化外形和表象来进行识别的。技多指书法的某一点(隅)的战术体现,如附图即为行楷;
2.道即神,直白说也叫道行,不管是书写何种字体,注重从气势、流畅等用笔的法度上能体会出书者的喜怒哀乐等心理特征。多指书法作品的章法的战略布局。
总之书法就要技道双修,点面共谋,不可或缺。
个人浅见,欢迎喷砖~
@墨干古 回答:如何正确理解书法中的技与道。书法中的技,就是书法的的技法,永字八法就是技法的书写方式。为什么把永字例为学习书法的方法来学习,是因为永字中包含了点、横、竖、撇、捺、竖钩、横折、横折钩,的写法。永字当中站全了每一笔的书写技法。所谓书法中的道是勒道,是通往书法中的勒骨之路径,也是一个人用技法书写出自己的路,又能让书界人仕而成认,在有是沿着古人的书写之路而行成自己的风格。我的认知不知对否?
书法中的技与道二者都要,缺一不可。技乃技巧智慧既精湛的艺术,道既书法中的规矩规律。只有技与道紧密结合起来,笔墨纸字人心全身投入融入一体,才能完成一幅最佳境界的佳作。
写横折钩应该注意啥?
写横折钩分两种,第一种,直横折钩:起笔写横,略顿笔后折向下,写竖钩注意:横平竖直、横短竖长、横轻竖重,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方钩出,一笔写成;注意折笔位置、注意出钩方向.如:月、同、用、门、问等.
第二种,斜横折钩:起笔写横较长,略顿笔后折向下,稍稍向左倾斜一点,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方钩出,一笔写成.注意折笔位置和出钩的方向
在硬笔书法中,横折钩形态在不同的字体中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根据字的不同有时横写长,有时横写短。顿笔后转折向下,转折拐角这一笔是关键。不同的字有不同的写法,绝大多数折角写方正,竖部分根据字体不同写笔直或向左倾斜。
横折钩的写法:
刀字横写在左右斜线之间,当横到竖中线距离左右相等时,开始写折。竖向竖中线倾斜,遇到竖中线向左稍弯再起钩。撇的长度不要超过上面横的宽度,与折平行相呼应。
司字横折钩中横在竖中线右边部分的长度写左边部分的两倍长,然后转折。竖写直,注意行笔的轻重变化,转折后稍轻,过横中线以后加重,起钩前最重,向左弯再起钩。
竖中右斜线上的部分和左斜线下的部分长度相等。横和口均匀分布在横折钩的内外部分,口字的宽度不要超过横的宽度。横和口写紧,整体靠横折钩上部。
雨字横在竖中线上左边稍长右边稍短。竖顿笔稍重,横折钩在竖起笔处下端起笔,当横左右两端距竖中线距离相等时开始转折。折笔稍向左倾斜,写得笔直会使字僵直。
中间竖写在竖中线靠左位置,长度不要超过左边竖。雨字四点呈平行四边形分布,向中间竖稍靠拢。
注意事项:
写字时坐姿也很重要,身体要端正,心态要好。要心平气和,内心平静,有心若冰清,天塌不惊得修为,还要善始善终,不能心浮气躁,敷衍了事,写字时要一丝不苟,不可以偷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舟楷书字体硬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舟楷书字体硬笔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