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王羲之草书600幅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王羲之草书600幅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王羲之有哪些著名字帖,你怎么看?
王羲之(303年——361年)生活在东晋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书法为他创造的美名从东晋延续到当今,历时1700余年。历史上,还没有第二个像他一样的书法家,用书法给自己戴上“书圣”的光环,跻身到大儒行列,被东亚文化圈热烈膜拜。
《兰亭序》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做东,呼朋唤友,把朋友招呼到自己位于绍兴的会稽山旁的兰亭,一帮人开了一场高规格的诗书画雅集盛会,会后,准备把众人作品结集成册,王羲之提起毛笔写了一篇记录此次活动的文章,也作为结册的序言,这篇文章就是324字的《兰亭序》。
《黄庭经》
除过著名的《兰亭序》,王羲之的代表作还有《黄庭经》。
《黄庭经》创作于公元356年,别名叫作《换鹅帖》,就是那个著名的“肥鹅换书法”的故事。相传有一位老道士非常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但总不好意思向其开口讨要。当他知道王羲之很喜欢白鹅时,就特意养了一群鹅,待鹅长肥后,他赶到王羲之家里。
王羲之收获一群鹅后非常高兴,欣然答应提笔为老道士写字。老道士说,你就给我写一幅***吧,那幅***便是《黄庭经》。此贴字体严谨工整,拥有极强的书卷气息。
王羲之少从卫夫人学书,博***众长,精研体势,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被誉为“书圣”。其真迹无存,传世作品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快雪时晴帖》、草书《十七帖》、楷书《黄庭经》、《乐毅论》等最著名。
《兰亭序》,行书。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历代学书者奉为学习行书的典范。
《快雪时晴帖》,行书。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被誉为“二十八骊珠”,被古人称为“天下法书第一”。
《丧乱帖》,行草书。与《二谢帖》和《得示帖》连成一纸,纵28.7厘米,横58.4厘米。在圣武***时期传入日本。
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二谢帖》,行草书。
释文:二谢面未比面,迟诼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议当试寻省。左边剧。
你好,我正好在临摹王羲之尺牍阶段。
王羲之的字帖从字体上分有楷书,行书,草书。楷书主要是小楷,比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孝女曹娥碑》。行书最主要的是《圣教序》,这个是集字的作品,形式为石刻。
王羲之除了刻帖之外还留下了大量的尺牍墨迹,虽然都是双钩或者临摹版本,但是也比石刻要强。主要有《快雪时晴帖》《初月帖》《姨母帖》《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孔仕中帖》《何如》等等,记不太全了
书圣传下来的法帖还是很多的,但可惜无一真迹,都是后人摹本。
其作品大致分草书、行书丶楷书三种。
其草书按书风又可分两类:一类是以章草《豹奴帖》和《十七帖》《寒切帖》《远宦帖》等为代表的仍有章草遗韵的书体;
另一类是以《修小园子帖》《伏想清和帖》等为代表的完全成熟的新草体。
而行书作品则有《兰亭序》《丧乱帖》《二谢帖》《奉桔帖》《孔侍中帖》《平安帖》《快雪时晴帖》《姨母帖》《初月帖》《行穰帖》等。
其楷书作品有《黄庭经》《乐毅论》《孝女曹娥碑》等。
相传李世民曾收集他的作品1500多件,怀仁的《圣教序》就是从这些作品中集字而成,可惜现在只传下来这些。
不知我们该感谢还是该责怪李世民。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学草书上佳范本《草诀百韵歌》,为何托名王羲之?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王羲之草诀歌》版本很多,文字内容多少差别较大,但基本表述大体上一致。《草诀歌》以“草圣最为难”开篇,以“习观羲献迹,免使墨池浑”结尾,篇首冠右军之名,篇尾落款“王羲之书”,有的还钤有《王羲之印》印章。考察这些版本的异同,有两点可以肯定:
一是这篇文字的内容不会是王羲之编写的。王羲之是东晋朝廷大臣,是王公贵族,同时也是当时名士,自然很重个人名誉声望。他即使再自信或自负,也不会傻到自封“草圣“,并且在自己写的文章中自我吹嘘,要别人“习观羲献迹,免使墨池浑”的。
二,从落款署名“王羲之书”的各个版本书写水平来看,无论结体、用笔都与所传王羲之草书字迹相差甚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王羲之十七帖》及《大观帖》所載王羲之墨迹刻本比照对勘,便可一目了然。即如卷首冠有米芾集字的版本,也与王羲之上述诸帖不可同日而语。
三、《草诀百韵歌》到底是出自何时何人之手,至今无法得出明确结论。但从时间上推测极有可能是宋人编写。
这主要是因为整篇《草诀歌》完全是由符合近体诗格律的韵文组成。全文106联,除首尾两联外,一律***用对仗且完全符合排律的规则。首句入韵,虽非一韵到底,却是全用平声韵,仅有少数句子略有失粘失对现象。大家知道,近体诗格律发端于南朝齐梁间,至初唐才渐趋成熟。所以此《草诀歌》绝非晋代之作。又从整篇排律对孤平、拗救的灵活处理上看,亦非唐人风格。
四,据有关资料介绍,明代杨慎《升庵外集》卷八十八有云:”《草诀百韵歌》乃宋人编成,以示初学者,托名王羲之。”
总之,《草诀百韵歌》是中国古代一本重要的草书歌诀,是学习草书的重要门径,历代大家如董其昌、韩道亨等都曾书写过这本歌诀。原作者之所以冒用王羲之的名号,其目的不外乎是为了加快传播。
另外,小草书到了晋代王羲之集其大成,正因为此,亦或就是说这是关于”王羲之草书”的歌诀。
《草诀百韵歌》从内容和字体来看,应该托名王羲之所作。古代书作、书论***托名人之作的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可能有二:
一是历史上没有弄清具体作者之前,一些人误会为名人所作。
例如著名的摩崖石刻《瘗鹤铭》,是大概是南朝时期一位书法家里养的鹤死了,埋了并写了铭文,刻在石头上。石头几经沉江,后经打捞上来,但是真实作者一时还弄不清楚。唐代的孙处元认为系王羲之书,宋代黄庭坚、苏舜钦等亦持此看法;又因陶弘景曾自号华阳隐居,宋人李石《续博物志》即认为系陶弘景书,后附和此说者最多;也有人认为是唐人王瓒所书,甚至认为是颜真卿书。正是因为没有弄清楚真实作者,所以众说纷纭、以讹传讹。
另一种是故意伪托名人之名,故弄玄虚、唯古是尊。
举例说明。现在可以认定《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是***托颜真卿的名义写的,而且内容上多处抄袭梁武帝萧衍的《观钟繇笔法十二意》,后人之所以要用颜真卿的名义,多半是好事者想借他的权威,表达自己的观点,故弄玄虚罢了。就好比现在很多人写文章,一开口就说这是比尔盖茨说的,那是马云说的,其实根本就是自己的观点而已。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王羲之行书十大名帖?
《兰亭集序》,天下行书第一名帖,除此之外还有《平安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佛遗教经》、《孔侍中帖》、《奉橘帖》、《何如帖》、《二谢帖》、《雨后帖》、《秋月帖》、《都下帖》等等。
王羲之是写的什么字体?
主要有行书、草书,以及楷书。
王羲之行书的代表作就是《兰亭序》,而楷书的代表作《乐毅论》,草书代表作《十七贴》。而王羲之的字体特点也是比较清秀清新的,而且笔法很精妙,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有如行云流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王羲之草书600幅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王羲之草书600幅字体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