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汪的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汪的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清两代楷书最厉害的是谁?为什么?
傅以渐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清顺治三年(1646)一甲一名进士,为清朝开国后第一位状元,授弘文院修撰。历官国史院侍讲(顺治八年),左庶子(九年),秘史院侍讲学士,少詹事,国史院学士。(十年)。1655年因”条上安民三事”获得顺治赏识,加太子太保,改国史院文学士。先后担任《明史》、《太宗实录》纂修,以及太祖,太宗圣训并通鉴总裁。又被指派作《资政要览后序》撰《内则衍义》、复核《赋役全书》。顺治十五年,和学士李霨一起主持会试。不久,加少保,改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傅以渐官至一品又封太子少保,成为封建皇朝中极其少见的”超一品”官员。后不断上书请求退休,回归故里。终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解任。逝世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
应该是赵孟頫。
仅仅就他的书法水平来说,已经是开创了明清两代书法风气的先河,五百年来此一人。
可以说,赵孟頫,他以一人之力开创了元明清三代书法艺术的审美先河。对古人来说,他说帖学书法集大成者,对后人来说,他是明清五六百年书法艺术的祖师爷。
因此相对赵孟頫来说,往后的董其昌和文征明,他们的书法地位自然是比不上赵孟頫的。
文徵明
是明代杰出的书法家,大致可分两大类风格:一是以王羲之《圣教序》笔意为主所写的行书小品;一是以黄山谷笔意书写的大行楷。这是需要相当深厚的功力和艺术感理解能力的,古代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大家可以做到,文征明是其中一位,现今,恐怕是没有了)。当然他并未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是入后知出,对古法进行了精研和扬弃,最后取得适合自己的笔法。当代很多喜爱书法的人都比较推崇文征明,即使是对书法一知半解的外行人看了文征明二点书法后,也被他的书法风格和书法神***所倾倒,几乎很少见有对文征明书法指出缺点的人。恐怕这样的成就也只有晋唐的大家可以达到了。
傅以渐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一甲一名进士,为清朝开国后第一位状元,授弘文院修撰。历官国史院侍讲(顺治八年)、左庶子(九年)、秘书院侍讲学士、少詹事、国史院学士(十年)。1655年因“条上安民三事”,获得顺治赏识,加太子太保,改国史院文学士。先后担任《明史》、《太宗实录》纂修,以及太祖、太宗圣训并通鉴总裁。又被指派作《资政要览后序》,撰《内则衍义》,复核《赋役全书》。顺治十五年,和学士李霨一起主持会试。不久,加少保,改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傅以渐官至一品又加封太子少保,成为封建皇朝中极其少见的“超一品”官员。后不断上书请求退休,回归故里。终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解任。逝世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
明代杰出的画家、文学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文徵明是当时“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他的书法可以说是明代书法的代表,而他的小楷在当时堪称无人能比,被誉为明代楷书第一人。
(下图第一行三幅是文徵明小楷作品)
清代的姚孟起是最为杰出的楷书大家,他临写的《九成宫》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被誉为第一临贴范本。
(下图第二行三幅是姚孟起临写的《九成宫》作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汪的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汪的行书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