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魏楷书的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北魏楷书的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魏,南北朝以哪种字体为主?
汉字。魏蜀吴三分天下鼎立之后,汉代书法遗风余烈。特别是魏武帝重视书法刻碑,出现了韦诞、钟繇等许多知名书法大家,从《吴衡阳郡太守葛府君碑》开始,楷书成了行世之主要书体,从此以后以楷书为主的五大书体开始并行运用,发展甚快。
楷书创始人钟繇被魏文帝封为武亭侯,汉末举考孝廉,官至太傅,人称钟太傅,好学多才,致力于写字,三十七年如一日,“坐则画地,卧则画被,入厕忘出”。首创法帖《宣示表》、《力命奏表》。独创了“横笔轻直笔重”楷书特有的风韵,誉为“楷书之祖”。楷书的成熟标志着中国汉字最终定型,草书成熟标志着中国书法之体已经发展齐全,以汉字为依据的中国书法,沿着篆、隶、行、草五体所创的道路,稳定的向前发展。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民族是没有形成自己系统的文字的。同时汉字在当时的发展已然非常成熟了。
所以至少汉字不会被取代。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积极推动汉字的使用,鲜卑没有文字,但是北魏官方需要书写文书只能运用汉字。无意间的记录,却缔造了中国书法史上乱世之中又一黄金时代。汉字是被“拿来用”的,没有刻意的分化,只有无意的分化。
北魏楷书十大名帖?
1. 《郑文公碑下碑》
2. 《张猛龙清颂碑》
3. 魏碑《张黑女墓志》
4. 魏碑《高湛墓志》
5. 北魏《元怀墓志》
6. (北魏)楷书_张猛龙碑
7. 北魏《元倪墓志》
8. 魏碑《刘根等造像》
9. 北魏《元桢墓志》
为什么北魏没有魏碑这种说法?而汉代有隶书这种说法?
哈哈😊隶书和魏碑是书法或者是汉字书写定义名称。
隶书之所以汉代有有这种名词,是因为汉代以前具有国家信息传导的官隶就法定用此模式传达信息,记录事项。而国家利益法度用汉篆,或者沿用小篆。
隶书具有表达笔力的问题,具有比较夸张的笔画,简化这些笔画,量化这些笔画,标准化这些笔画,就有了魏体出现,魏体写在石碑上和写在纸张上,没有表达的本质性区别,写在竹简上?写在不同的材质上也有得名的,如锦书,铁书!金文,石鼓,简书。可是作为具有标新立异在的字体的说法!魏体还是后来人,对这个书体方法的怀念或者推崇。很明显魏体来源于隶书的个性化优异!
汉隶是汉朝普遍使用的文字体,也是从篆体开始转变为现代汉字的分水岭。至于魏碑体只是指出现于北魏时期的一些石碑的拓本字体,仅见于碑文,所以有独特的刀斧韵味,并非是北魏时期的实际书写样式。
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有自己官方通用文字。隶书是汉代的官方文字,魏碑是北魏的官方文字。其中除了有政治原因,也有书写性简化的原因,从大篆繁琐的笔画到楷书的发展是一条由繁到简的路。
此外,不仅是汉代有隶书,唐宋元明清都隶书,只不过隶书在汉代时已经发展到了顶峰,后世无法超越,而魏碑是不成熟的楷书,在北魏时期,在孝文帝的推动下文化思想空前自由,楷书的写法也也得到了发展。
要了解这些知识可以看《书法史七卷本》。
隶书又称佐隶、徒隶、隶字、隶文、佐书、今文、史书等。这种文字在秦以前就巳经出现,后经程邈整理並加以规范,由秦始皇认可做为小篆的***文字应用的。经秦汉发展,逐步成熟。东汉是隶书的鼎盛时期,魏晋后已逐步被楷书所取代。因为隶书在两汉时期已是普遍应用的通行文字,所以当时人们一直把这种文字称为隶书。
魏碑是人们对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书法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指北魏、东魏、西魏时期的碑文、墓志、造像、刻石等,是经过雕刻后的石迹。据考证,雕刻这种石迹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朱书"后雕刻,另一种是直接雕刻。但不管用哪种方法,"朱书"的字和工匠心里的“字谱"都是当时通用的偏隶偏楷的文字。魏碑是后来人们对这种石迹上文字的称谓,当时並没有被称为魏碑的文字。
魏碑是楷书吗?为什么有人把魏碑和楷书区别看待呢?
简言之,魏碑是刀刻的碑文楷体字,楷书是用毛笔书写出来的楷体字。
由于多种原因所致,人们习惯的将魏朝的碑文楷体叫作魏碑,将唐以后的楷书字体称之为楷书。所以,在书法教学当中,只要是一提楷书,多指唐楷,用以区别于魏楷。
唐楷平稳,魏碑自由……
魏楷,是成熟于魏朝,并且逐渐规范、通行的一种书法字体类别。字体姿态万千,风格种类繁多,一帖一貌,各有千秋。
由于这种字体,多用于碑碣墓志铭文书丹(多数样稿已失),我们见到的多是碑拓,也就是说,是刀刻出来的楷体,故而叫魏碑。
其实,魏朝不单单只有碑文体楷书,也有手写的楷书,比如敦煌写经,多是毛笔小楷书法字体(字帖)。
因此,我认为,应该将魏朝的碑拓和字帖,统一称作魏楷比较确切。
魏楷,是晋、唐以后历代楷书技法之源泉。
所以,我一直主张,初学者如果练楷书,应从魏楷起步,学碑、学帖都可以,这是两条路线。或者从元代赵孟頫的小楷、中楷入门,因为,赵孟頫的书法,直接取法于魏晋,走的是正宗的老传统之路。
即使开始学唐楷打基础,当进入创作领域之后,就会发现缺少储蓄,想写出个性,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必须要补上魏楷这一课才行……
谢谢@千千千里马兄的邀请
魏碑当然属于楷书,它属于楷书的一个风格种类。
按照风格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南北朝时期的碑板刻石,其中以北魏的刻石最为著名,如《张猛龙》《张黑女墓志》等等,又称为“魏碑”。
第二类是我们比较常见的唐代的楷书,也就是“唐楷”,唐代以后,除了苏东坡和赵孟頫,在楷书上面有建树的书法家寥寥。但元代、明代和清代的小楷还是很有成就的。
如果说,唐代的楷书是楷书的成熟时期,那么魏碑就属于半成熟的楷书,因为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这个过程其实也是非常的漫长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魏碑就是其演变过程中的产物。
它虽然是楷书,但是很多的魏碑还有明显的隶书的笔意,与唐代的楷书风格并不一样,少了一点严谨和自己,多了一点粗犷和古朴。
这是很多人把魏碑和楷书分别来看待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大多数人眼里,楷书就是指的唐楷。我们今天所用的打印体,虽说叫“宋体字”,也是从唐代楷书演变而来。
所以,由于魏碑和唐楷时代不同、风格也不同,把二者分开来看也是很正常的,也有利于大家区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魏楷书的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魏楷书的字体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