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恒硬笔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恒硬笔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果没有计算机书写,中国会出现楷书与行书合流的"楷行书"吗?
在有计算机前就已经出现了,行书出现于东汉恒帝至灵帝期间(也就是公元147-189年),到魏初已经十分流行了。钟繇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刘德升,字君嗣,颖川人。恒、灵之时,以造行书擅名。虽以草创,亦甚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胡昭、钟繇并师其法,世谓繇善行押书是也。而胡书体肥,钟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练好楷体至少需要几年?
零基础初学者,练好一种楷书字体,如果有明师指导,不走错路,正常情况下有三四个月,顶多半年,即可达到出帖的程度。若是纯自学的话,方法得当,要一两年。
注意,我认为,所谓的练好,不单单是指笔画、字体没有大问题,关键是笔法、字法必须要正确,光看字形外表挺好,而笔法动作却是错误的,并没有掌握书写技法,不是真的练好了。
前提条件是: 必须按照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一步一步的练,否则,单纯照着字帖写是绝对不行的!总之,方法不对,可能十年二十年也练不好。
影响训练效果和进度快慢的因素很多,例如: 选择范本、训练用具、执笔姿势、运笔动作、笔画写法、结字法则、临摹方法,等等,每一个科目具体作法都要符合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要求。
只有严格遵守〈技法训练操作规程〉,才能顺利的能达到预期目标。
▲图为本人教学程序
♥正宗的传统书写技法是这样的,如图:
视频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图为本人教学示范——笔法与字法
如果只学一种楷书字帖,三年左右差不多了。但要多学几家的,以楷书为主创作的话,可能要十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楷书虽然没有行书灵动,没有明显的牵丝映带,但是仍讲究行气。有内在行气相连。
楷书创作应以一种风格为基调,笔法也以一家为主,保持作品整体风格一致。
苏东坡楷书《醉翁亭记》,王世贞评:"苏书《醉翁亭记》,结法遒美,气韵生动,极有旭素屋漏痕意。″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下图为苏东坡所书《醉翁亭记》局部。)
按照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每天坚持的练习,保证每天练习的时长,练习好楷书,基本上在三个月左右你就可以达到入门的程度。
一、正确的学习书法方法
学习书法,最怕的是误入歧途,不但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同时也得不到学习的效果,因此正确的学习方法在书法的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讲,初学书法,我们首先选定入门学习的字体,书法入门是从正体字开始的,正体字有篆书,隶书和楷书三种。
确定下书法入门学习的字体后,其次,再选择范帖作为我们学习的对象。
在范贴的学习中,我们一般***用的是临摹学习法,临摹学习法需要对所学的范帖做到少字多精的学习。一定要学到形神兼备。
只有这样的,因为热爱而去学习书法,因为热爱而坚持不懈的练习,因为热爱而讲究学习方法。就能很快的达到书法的入门。
二、书法内容的学习
书法包含了笔法,笔势和笔意三个元素。其中笔法和笔势是属于技巧部分,也就是我们在前期学习书法主要学习的内容。
这个因人各异,一般练习软笔书法,如果从零开始,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字帖,每天坚持2小时,先练习1年时间,专门练习控笔能力,先把毛笔拿稳,线条平直流畅后,再专门练习字的框架结构,然后适当结合行书,以行书笔意练习楷书,练习2年时间,就差不多进入入门阶段了
至于硬笔书法,大家都有一定的基础,只需稍加理解字体的间架结构,重心平衡等问题,结合字帖,有1年时间,楷书字体也相当受看了,当然,这只代表我自己的看法,有些人天赋异禀,可能学起来事半功倍,那就另当别论了
本人不才,练习软笔书法已三年有余 ,现觉略窥门径,呈上自己平时习作,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真实经历,而非大言不惭,并请大家批评指正
楷书是需要下苦功夫才可达到的,至于说练好和需要几年,这应因人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时间上没有固定的模式,我的观点是需一生的追求。至于楷体练好这就有标准了,学者学的哪种楷体就应与所学书体神似,除了帖上的范字外,在实际应用中,帖上没有收录的冷辟字能不能同样把握住。古今写楷书的人员不少,真正写出来让人无懈可击的不多,现在也只有田英章出类拔萃。除此之外其他人的楷书皆不能说完美,总会让人挑出瘕疵。
行草练习该如何提高,恳请各位老师指导?
行草练习该如何提高?
根据我10多年教学实践,我建议从王羲之的字入手,具体从这三个方面去操作:
第一、结合王羲之的手扎,练习笔法。
王羲之的手扎比较少,就那几个行书如《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初月帖》等,专注点比较集中。
具体训练方法,以笔法为目的,可以把这几个手扎复印放大,先描红到临写,整体感知训练;
再精挑20个左右的字,以横画、竖画、撇画、捺画、钩画分类,细心揣摩,起笔时的切、顶、压,转折时的提按、翻转,以及结尾时的提按,顿挫揉回等动作。
第二,结合王羲之集字《圣教序》,练习字法。
用笔和结字是古人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圣教序》解决了王羲之其他字帖中字量不足的弊端,在具体训练上,***取先局部再整体的方法。
局部训练指把字进行分类:
1、按偏旁部首分类,右边的偏旁反文旁、立刀旁,左边的偏旁如单人旁、绞丝旁、提手旁、土字旁、牛字旁、王子旁等等;
根本的问题,更是最复杂的问题。就像“如何练好书法”一样,笼统到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
学书法,尤其行草,对线质、字法、行气、章法、墨法、神韵等要求更高。根据自己多年的心得,千万别自己一个人闷头临帖,一定要找个老师做指导。
书法不外乎三个方面:笔法、字法、章法。如果说字法和章法,可以通过临帖可以学到的话,而笔法,一定不是自己能学到的。就是想靠自己努力去一点点体悟,不说时间得多长,如果在理解上方向走反了,那结果就惨了,下的功夫越多,离目标就越远。
举个小例子,下面的图是王羲之《远宦帖》的局部,刚好是两个一样的字“足下”。左边的起笔转折为逆入平出间杂露锋,字形圆润;而右边的明显用了切笔翻转,字形棱角分明,这就是笔法的变化。这只是笔法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学习如果有老师带领,不仅方向正确,提高也会更快。当然找到合适的老师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当然以上的建议,是针对深入学习书法的而言,如果只是想把字写的端正漂亮的可以不用这样投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恒硬笔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恒硬笔行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