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书法字体行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楷书书法字体行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书法名家说,要以行书笔法写楷书,这句话如何理解?
写楷书要有行书呼应感,象启功先生所说,点画顾盼始不呆板。这样的点画才灵动。
现举例说明:
梁诗正是清代书法家,他的行楷书有行书笔意。就是启功先生说的楷书宜作行书写。
梁诗正书法初师赵孟頫,后学文征明、晚年又学颜真卿、李北海、其书法清丽自然,有颜骨赵姿,俊秀而淡雅,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下图为梁诗正行楷书法作品。)
“飞度”两字体现,笔断意连,自然书写。
1.“飞度”,用笔轨迹中没有墨迹,空中运笔轨迹,运笔是顺势而为(大圈),上一笔的收笔,就是下一笔的开始。
2.楷书不是笔笔起笔的看《宣示表》《黄庭经》,这两个帖,就发现自由度高度,连续书写。
3.看智永《真草千字文》里的真书(楷书),自然书写,笔画就灵动。
4.碑拓看多了,会以为楷书是一笔一划都是重新起笔的,其实是一笔顺势书写,看墨本字帖就会清晰些。
5.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收笔为下一笔储势。
你好!
古语讲,楷书有行意,行书有楷则,确实是这样的,等你练习书法到一定程度就会体会到。
楷书结字端正,笔画之间没有牵丝。但是你一定要知道,楷书的一笔一画也是讲究笔画顺序的,所谓笔顺。为什么要讲究笔顺,是因为它的每一笔之间虽然没有连带牵丝,但一定是有呼应的。这就是所谓的行意。如果楷书不见行意就会显得刻板,迟滞。
行书灵动摇摆,将就牵丝映带,但是行书的每一笔,还有起,行,收的动作,必须交代清楚,这样你会看到行书的节奏感。如果完全见不到起行收,这个行书就完全失去了法度,只剩下了滑,飘,甚至无法以行书论了。
希望能帮到你。
以行书笔法写楷书,看似矛盾,实则富有妙趣。
学习楷书,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初学分布,但求平正”;中间阶段,“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最后阶段,“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力求平稳端正,进入中间阶段,掌握结构平稳端正的技巧之后,就要追求用笔字形的奇异险绝,这时候就要在楷书中体现出行书的笔意,以到达最高的境,即“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用行书笔法写楷书可以增强灵动活泼的气息。楷书最忌刻板,就怕点画呆板毫无生气,因此其点虽然独立分散,但要一气呵成,笔笔贯气。
很多人学欧阳询的《九成宫》,越写越僵硬,就在于机械地理解点画,笔画之间缺乏生气、缺乏顾盼,所以当学生练习欧体到一定阶段时,有经验的老师会让他兼习行书,就是这个道理。
实际上,书法史上很多楷书家善于使用行书笔法,例如欧阳询和颜真卿等;同时不少以行书著称的书法家又善于运用楷书的笔法,例如李邕和李建中等。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吗?为什么?
谢谢邀请。行书并不完全等同于楷书的快写,但是二者有比较密切的联系,行书是真书之小讹,古人最先定义行书时,也是以真〔楷〕书为对照的,这也能说明二者之间确有比较紧密的联系。
初入行书,楷书功底越好可能上手会越快,各书体之间虽形态各异技法有别,但义理大致相通。有楷书的底子,入行书不是很难办的事情,而且一上手就不会写得很难看。但是,这只是在行书的初级阶段,行书的艺术深层十分繁杂宏阔,它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书体,因此,说楷书是行书的基础,或者楷书好行书必然好,或者行书好必然楷书过硬等等,都是不准确的。
行书的“快”,一是因为部分点画被简写,二是用笔结字技法不同,三是节奏感更强更快。这是由行书本身的书写特点决定的,并非只是“楷书快写”这么简单。行书入手不难,要想写好并不易,中国只有一个书圣,而王義之的最硬招牌是行书。隔行如隔山,书法各体式之间亦如此,书法毕竟是长期的修行,术业有专功,毫末之差往往就是数十年的修行。
很多朋友把楷书水平与行书水平简单画等号,这是不客观不准确的。楷书水平高,一般写行书不会太差,但也决非一定很好。田英章卢中南的楷书都很知名,他们的行书也不错,但并不算拔尖的,甚至在行书圈根本排不上号。我们熟悉的苏黄米蔡宋四家,都是行书,但他们的楷书并不十分出众。
抱庸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书法字体行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书法字体行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