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友小篆字体怎么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友小篆字体怎么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懂书法的朋友看看,这几副字怎么样?
这是一幅小篆对联,内容为“观古知今思进退,读书养志识春秋″,落款是“庚子夏徐晨然书”。从正文看结体端正、线条朗秀、字法准确,这些都是优点。当然也有不足,比如线条生涩、结体不够精确等问题。再看落款,线条不够凝练,似有硬笔书法之特性,缺少丰富性。整体看章法还是不错的,似乎是临的某位明清近代大家作品。
再看这幅作品,这是一幅百福图,用红色洒金宣纸书写,寓意很吉祥,在民间还是很受欢迎的。书写水平因是同一人同一时期的作品所以相差甚微。章法也比较中规中矩,落款太低了,更为遗憾的是没钤印章,这是一幅不完整的作品。
第三幅作品是个扇面,内容正文为“宁静致远″,上款内容是“诸葛武侯″,我认为意思尚未表达完整,完善如“诸葛武侯语"更好。落款行书略显随意,以后多加强临帖。整幅作品再往上提一些会更高古。另外印章也太大,不太和谐。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意见,希望对您有些帮助。喜欢书法的朋友加个关注,老朋友张建礼叩谢了!
这几幅字,如果出自一位退休老干部之手,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首先,篆书部分,字面干净,字迹工整,能做到平正,笔画能写的比较均匀。具有这些特点,便能得到一般大众的喜爱。款书用行书,便能显示出作者用笔的功底,很显然,还稍欠火候。
但这几幅字很显然有一些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是用笔痕迹看不到,整个笔画像用绳子摆出来的,没有力度;其次,一些字的结构看着不美,比例把握得不好;第三,整幅字看不出精神,就是“字”,没有写错而已。
学习书法可以陶冶性情、延年益寿,这位作者的字虽然还有不足,恰好说明很有进步空间。不管是冲着书法的成就还是健康的成就,加油💪
我这几幅书法,全是欧体书法作品,不知道写得怎么样?我不是书法评论家,所以不敢乱加评论。
书法作品虽然无美丑之分,没有特殊的艺术标准,但除了书***底外,也要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要评价这几幅书法作品,首先要了解欧体的书法特点:严谨工整,整齐峭劲,主笔伸长,字体大都向右扩展,疏密相间,气势奔放,气韵生动,恰到好处。
首先,第一幅作品应该学的欧体,结体端正,点画精美,字体秀丽,是一幅好的作品,值得学习,但也有不足之处。此书法与欧体相比还相差一定的水平,在笔法上要下一点功夫,结字偏弱了一点。譬如“流”字,第二点笔画稍长了一点。“如”字结构稍欠缺。“歌”字右边撇应稍舒展,显得有些僵硬。整体如欧体相比,大部分笔画略显无力,没有欧体那大刀阔斧,险中求稳,气势逼人的感觉,缺少阳刚之气。艺无止境,没有一辈子的毕生倾注,未必老有所成啊!
其次,我们看第二幅作品的特点:结字秀朗端庄,中规中矩,八面玲珑,不失为一幅漂亮的书法作品,也有美中不足啊!譬如“金”字,长撇应向外舒展,与右捺长相呼应,结体欠佳。“榜”字左边木字旁稍显俗媚,整体书法不近似欧体风格,其中融合了颜体书法特点。
书法美在点画,美在结构,美在篇章神韵,书之妙道,神***为上,这是评价书法艺术的标准。
本人只是书画爱好者,水平有限,有不足之处,望见谅!谢谢
邓石如的篆书不同于秦小篆,他的篆书受谁的影响最深?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邓石如的篆书受秦篆影响最深,因为邓石如自幼学书就是从秦篆《会稽刻石》和《峄山刻石》入手的。至于说邓石如的篆书后来不同于秦小篆,主要是他在秦小篆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个性,且自成一家了。
上图为邓石如篆书。
邓石如的篆书就像吴昌硕和王福庵的篆书一样,他们都是在传统篆书的基础上,揉入了自己的东西,最终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
一个书法家,如果总是照搬古人的东西而没有自己的东西,那只能是古人的书法再现而不能称之为自己的东西。关于这一点,自古以来的学书之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上图为邓石如书法作品。
邓石如的篆书,与秦朝李斯的篆书(秦小篆)相比,笔法是一样的,都是中锋用笔,逆入(起笔回锋)平出,线条圆润且流畅,只是在字的结构方面有所不同。秦小篆结字中规中矩,而邓石如的篆书在字结构处理方面有创新,主要表现在点画的飞动方面。字,有飞动之感,方有灵性,方有神彩!这就是邓石如篆书的特点。
如果说邓石如的篆书没有秦小篆元素的话,那就是说这些话的没研究过邓石如的篆书,或者是他跟本不了解邓石如的篆书。
清代碑学盛行,因此从邓石如开始,涌现出一大批篆书***。师从古人是书法学习的不二法则,邓石如的篆隶造诣,也来自于早期刻苦的临摹,临摹的对象自然也是秦篆峄山碑这样的经典作品。
只不过在邓石如手上,以秦篆为体,汉隶为用,开始把篆书写得方圆并济,在提按转折处的用笔处理上,突破了秦篆圆转的风格。小篆心经,邓石如有两部作品,碑刻和墨迹就有明显的不同。而他的小篆千字文和白氏草堂,也都各有千秋。这种创作风格在秦篆中是看不到的。
笔者曾经撰文《从邓石如对篆法的传承与创新中,寻找学习邓氏小篆的方法》,可以了解一下。
从偏僻的小乡村走出来的邓石如不容易,年轻时受梁巘赏识,推荐到南京梅谬,才得以饱览古代名帖名碑。
邓石如可以说是遍帖秦汉名碑,但受影响最深的还是汉代碑刻。
他在早年学习李阳冰篆书的基础上,掺入多种秦汉篆书风格,特别是将汉碑额篆书中婉转的意趣融入篆书中,突破了清代前期篆书的刻板风气。
邓石如极具创造性,他首创以长锋羊毫作篆隶,以篆法作隶,以隶法作篆。
其篆书字形长而略方,笔画流畅舒展,婉转纵逸。这种突破秦篆单一的取方势笔法,下笔劲利,势狂气张,开一代新风。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谢猴哥邀请。喔,悟空太高看我了,这问题太专业。能提这种问题,想必题主是字画、篆刻领域的朋友。小编作为门外汉,谈谈局外人的观点。
因有点缘分,所以回答。2016年一个饭局认识一位上海字画古董领域的老者,因东家是安庆人,便谈到邓石如(也是安庆人)。我也顺道学习了。
邓石如,人称大清篆刻第一人,尤擅篆隶,吴昌硕、赵之谦等人极为推崇。说起篆书就不得不提两个人:古代第一位书法家千古一相李斯,其小篆为后人模范;另一位是李阳冰:唐代书法家,继李斯后篆书第二人。
邓石如作为篆书第三人,主要受上述两位影响。
李斯是丞相,书写风格必然正统、稳健、庄重,严谨而理性,文字颇有居高临下的丞相气势。但是,追求对称,过于整齐划一,“画”的痕迹仍在,缺乏变化、灵气和活力。
作为普及文字,最初篆书的规范性和实用性才是重点,而少了些观赏性和艺术性。当然,这并不能说是李斯的缺点,是时代和文字发展问题。
李阳冰就是继承了李斯,并做出改进:加入折笔,并丰富同一部首在不同字上的变化,而不拘泥于常态。即在李斯理性和严谨基础上,变得更加感性和灵活,提高观赏性。
邓石如的书法,是不同于秦小篆,秦小篆后来发展成铁线篆,取得成就的有唐朝的李阳冰,他对自己的篆书也很自负,曾经说道:“斯翁之后,直至小生。”篆书一直朝筋骨清秀发展,后来不少都是泛泛之辈,其中钱坫还以为自己是:“斯冰之后,直至小生。”可惜他还是在铁线篆的老路上,没有新颖的创意,所以他很难在篆书书法上占有一席之地。
邓石如是少有的布衣书法家,今天我们能充分目睹他的作品,也是多亏他有一个出色的学生,书法评论家——包世臣,他在《艺舟双辑》中,极力推崇魏碑,应该是受到他老师影响。
前人都是在楷书中取法,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条路都踏遍了,所以他要在魏碑上下功夫,不走前人的老路。邓石如的篆书浑厚古朴,不应该是在铁线篆风格脱胎的,现在都说他在隶书上下功夫,后来融会贯通,创作出这种风格的篆书,不过他的创作灵感,更多的应该是来自魏碑,隶书、篆书的笔法,魏碑的神韵,才能创作出这样独一无二的篆书。
包世臣应该理解老师的书法心法,才会大力推崇魏碑。在清朝中晚期,楷书的路,已经山穷水尽了,涌现出不少在隶书、篆书、魏碑取法的书法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友小篆字体怎么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友小篆字体怎么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