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字体感恩老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楷书字体感恩老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硬笔楷书,还是觉得庞中华老师的更好些,你怎么看?
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一个表哥说我写的字不好,于是就决定练字,最先买到的就是庞中华的字帖。小时候也从电视上看过庞老师的教学视频。那是正是庞老师的字大行其道的时候。
练过一段时间后,感到进步很快。因为那时曾经收益且欣赏水平低,还是蛮感激庞老师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慢慢发现了庞老师的书法弊端。一是千篇一律,字的变化很少,而变化正是书法的精髓。二是过于强调笔画的波折且结构太死板,而庞老师的起笔并不好。三是五体中楷书和魏碑的区分实在太搞笑,似乎把楷书写扁了就是魏碑,而行书也不够灵活。
总体来看,庞老师的书法厚重有余,灵动不足,变化全无。如果仅想把字写好,不妨学习一下。如果想形成自己的面貌,则庞老师的字绝不可学,因为一旦学进去,很难跳出来。
这就是我的一点体会。
庞中华老师开创中国硬笔书法事业,从这一点上讲,我们需要对他表示尊重。客观来讲,庞中华老师的硬笔书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他的硬笔书法取法更多来源于毛笔书法,在实用功能上不是最强。这也是在80年代,90年代风靡全国后,近十年来沉寂下来的原因之一。
当下,硬笔书法更多的是呈现出一种实用性。为迎合这种需求,出现了中性笔硬笔书法,也算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庞中华是中国硬笔书法早期的启蒙者之一。当时能手持庞中华字帖,写得一手规矩的庞体字的人,可以称得起是文艺青年了。
凡事“先入为主”,在硬笔书法还未百花齐放的时代,庞中华能独领***已经实属不易。能受到那个时代青年的追捧自然有他的道理。
拿起庞中华的作品,结体严谨规矩,布局匀称大方、运笔自然流畅,真行隶篆都有涉猎,充分体现了作者一丝不苟地治学精神,称之为当代硬笔书法家一点也不为过。
然鹅,很多人临了字帖后,没有掌握临帖的要领,或者没有坚持下去,却指责老师给带沟里去了。这就如同,学习成绩差怪老师教得不好,炒菜口味差怪炉子火候不足,做买卖赔了怪产品不好……
你练的硬笔书法,若是只想自娱自乐。你喜欢谁的,就去练谁的!
然而,只要你肯把所练的“庞体”示人(爱好者),我肯定的说,庞体,在今天的书法审美中,是备受争议的!
而且绝对不是一小部分人的争议!
你能确定,你练的“庞体”,被很多人说三道四时,你能保持心静如水吗?
正如,唐朝是以肥为美的时代,“庞体”扁平,四平八稳的风格,在二十多年前是非常流行的!但是,现在的主流审美确实过了那个时代了!
拿起庞中华的作品,结体严谨规矩,布局匀称大方、运笔自然流畅,真行隶篆都有涉猎,充分体现了作者一丝不苟地治学精神,称之为当代硬笔书法家一点也不为过。
然鹅,很多人临了字帖后,没有掌握临帖的要领,或者没有坚持下去,却指责老师给带沟里去了。这就如同,学习成绩差怪老师教得不好,炒菜口味差怪炉子火候不足,做买卖赔了怪产品不好……
你会不会感恩一个曾经打过你的老师?
会的。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母)!
我上初中的时候(11岁半)就干了一件愚蠢的事情。
一天放学回家后,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地里割草,喂羊。走到学校到县城的路上,我们把路拦腰挖了个沟,上面棚上树枝,还撒上干土,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第一节课,我们初一(1)班本来是物理课,可进教室的是班主任赵老师(上海师范学院毕业),平时像母亲一样慈祥的她,那天脸色非常不好,开口就问:说吧,谁昨天晚上(原话是“夜黑个”)来学校北边的地里了?还有,昨天放学后,谁没回家在大路上玩儿了?看看同学们都不吭声,我想可能干的坏事露馅了,低着头站起来承认了,我们几个给学校的路上挖了个沟。
后果可想而知,课间操全校***,我们几个被叫到操场,被教导主任、体育课马老师用树枝一顿猛抽,***疼的三四天不敢挨凳子,都是站着听课,还在全校大会作检讨。更可怕的是此事还告诉了爹娘,又被爹用鞋底子抽了一顿,当时死的心都有了……一直到县城上高中,我们才从数学课何老师那里知道,我们被“收拾”的那天早上,教物理的郭老师从县城的家里到学校上班,自行车掉进了我们挖的沟里,不仅人被摔伤了,还差点儿把肚子里的孩子摔掉……
如今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都已很快步入花甲之年。在悔恨自己的人生错误中,更加感激恩师的教诲,还有那必要的“惩罚”。我和中学的老师,虽然联系不是太多,但每每回故乡探亲,看望老师,那是一定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字体感恩老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字体感恩老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