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繁体名家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繁体名家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毛笔字的行书必须写繁体字吗?
李顺昌(原创)
有关行书可否用简体汉字来书写不?这个问题反复有人在不同场合提及。我想这本身不是一个大问题,分两头说吧。
一,省市及中展中看到的情况
我们都知道,凡是在正规的书法展中很少或基本上没人用简体行书来书写。这是一个传不成文的规矩。在一幅作品中有简体字,异体字,错字等字出现,会被评委们专门提出来讨论是否沿袭古法(汉字规律)。古人在行草书中也有大量的简体(是当时的简体与现在的简体,发生时间年代不同)。从以上可看出行书简体字只要不是通篇简体,在国展中也是没有问题的。此其一。
二,如果在现实生活工作中,在特定场合需要用简体字行书书写,完全是可以的。
综上,行书如写繁体字,可能更接近古人,更接近传统,更能反映出古典美。仅此而已,不必困扰。
谢谢你的提问。行书是楷书的流畅快速写法,一般来说,与写楷书没有太大区别。例如行书《兰亭序》的第一个字“永”,可以看作是楷书了。像“永”字,这样的楷书,在《兰亭序》里还有很多。
只是《兰亭序》是一篇文章的草稿,越写越快,所以,前面接近楷书多,后面接近楷书的字就越来越少了。
既然,行书是楷书的连续流畅写法,那么,楷书的字体怎么写,行书的字体也是怎么写的。
例如欧阳询的《由余帖》中,有两个“乱”字,一个就是繁体字,一个是简体字。
所以,我们写行书,最好按照楷书字体的习惯写就可以了。
但是,草书与楷书不太一样。因为草书是对楷书和行书的写法的概括。很多简体字,就是从草书中来的。草书与行书不一样,所以,只有草书必须按照古代的草法写就可以了,不能与楷书完全一致。因为同样一个字,楷书和草书并不一样。
从尊重传统,传承传统经典的角度来说,确实需要如此。字体发展至今,如果在简化下去,而不是尽可能多的保留经典的传统的文化,使得传统书法文化的圈子越来越小,这样下去就可能面临消亡的险境。从目前的情况看,现代的简化字基本上满足我们的需要,日常书写应用,大可不必使用繁体字。但书法如果提倡简化字书法,对于书法艺术或传承传统书法来说,无论从长远角度出发亦或现代都是有百害无一利的。
书法特别是作为书法艺术,使用繁体字书写是必须的,毫无异议的。繁体字中所传承的古代经典文化和传统文化更丰富。我们现代人研习书法艺术、书法历史都需要我们掌握繁体字的书写。何况这是经过五千年的沉淀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从审美角度来说,繁体字在创作书法艺术作品中的表现也比简化字更加出色,更能表现书法家的文化内涵。如果我们使用简化字书法,对于篆书隶书以及草书的发展也非常不利,将会使得如草书符号越来越不理解,越来越离我们遥远。未来的草书符号较之与楷书将会更加不可理解。传统也将不复存在。书法艺术的传承可能会出现脱节。草书篆书也将会使得不能识别者越来越多 。这无疑是悲催之事。
一家之言,抛砖引玉,欢迎批评教正。
毛笔字的行书不严格必须写繁体字。
谈几个问题。
一、简体字的由来。简体字是从繁体字根据使用需要演变过来的。简体家和繁体字不是割裂的,简体字是依据繁体字的草法和约定俗成的写法逐渐确定下来的。
二、毛笔字的行书从本质上讲不是孤立的,是与草书、楷书是密不可分的,是游离于草书和楷书中的一种书法表现形式,行书作品中有些字需要用草法或用楷法来表现。
三、古代书法大家的行书作品中很多字用草法来表现的,草法的表现与现行的简化字是一样的,如集字王羲之的圣教序和米芾的苕溪诗帖。
行书字体的大小如何搭配?
应该有随心所欲吧!
书法妙就妙在笔随心动,无固定的框架,虽一人作书,面貌百变,各得幽趣。
要达到随心所欲,心手双畅的地步,就要有扎实的基本功,长期的临创经验及饱读诗书,独具魅力的人文风骨。信手拈来却又姿态万千,引人入胜。
行书字体大小怎样搭配 ?无外乎要使书法篇幅整体给人以灵动感,符合观赏者的审美习惯,经得住品味,有嚼头,在推敲过程中让人有美的享受,就是好作品。
总之,字为心画,重要的是抒发书写者的心理活动,表达书写者的思想感情。或悲愤,或欢愉,或执着,或闲散,不同的心情,会有不同的用笔,不同的结字方式,出现不同的书作风格。
千篇一律,有固定格式就不是书法艺术了。
行书字体大小的搭配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搭配方式:
1. 标题和正文:一般来说,标题需要比正文大一些,这样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通常可以使用比较大的行书字体,比如5号、4号或3号字体,而正文可以使用稍小一些的字体,比如3号或2号字体。
2. 正文和注释:如果需要在正文中添加注释,可以使用比正文稍小一些的行书字体,比如3号或2号字体。这样能够使注释与正文相对独立,同时又不会过于抢眼。
3. 段落和小标题:为了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可以在正文中添加一些小标题或者段落。这些小标题或段落可以使用比正文稍大一些的行书字体,比如4号或3号字体。
总之,行书字体大小的搭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阅读体验。
行书书法飘溢自由,字体大小主要看书写内容格式自由取材!一般重点内容字体稍大些,还要根据字体结构,笔画较多的难写的繁体字优先重点关照,大小排列组合比例得当!书法能陶冶情操,修养内心!像伟人毛主席的书法自由飘溢,意境非凡,气质磅礴雄伟!
● 我谈谈行书字与字之间大小错落、协调搭配的章法规律。
——主要根据笔画多少安排字的大小;笔画多者稍大,笔画少者写得小。避免如美术字那样大小一律、状如算子 。尤其不能笔画少者反而大,笔画多者反而小。
——也适当展小缩大:展、缩字内空间;使笔画少者的字内空间稍大于笔画多者;但是,字的外轮廓还是笔画少者小于笔画多者!整篇看来,具有既大小不同又比例协调的空间效果。
——按照每字的体势特点,形成或纵或横、有长有扁、时伸时缩的 不同形态的错综组合。
——古人推崇大小错落有致的书作:“古帖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 , 如老翁携幼孙行 , 长短参差 , 而情意真挚 , 痛痒相关”( 包世臣《艺舟双楫》 ) 。“ 苏长公作书 , 凡字体大小长短 , 皆随其形 , 然于大者开拓纵横 , 小者紧练圆促。……看去行间错落 , 疏密相生 , 自有一段体态 。”( 梁巘《承晋斋积闻录》 )
——因字为形,比例恰当,尽字之真态, 体势自然,多样变化,给人以更丰富的审美感受。
(下面图例选自米芾行书作品)
——————
关于行书章法要领,请参见江西美术出版社《二王行书要领精讲》《米芾行书要领精讲》《王铎行书要领精讲》。2019。
在行书作品中,字的大小是宾主关系,主次分明。较大的笔画较粗的主字该怎样灵活布置呢?
现将王铎行书分三行为一单位举例分析说明:
把较大的笔画较粗的主字分布原则掌握了,较小的笔画较细的字分布原则也是一样的。
一,对称形式的分布。
在下图中,我们如果把较大的几个字看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就象两个梯形成组成的对称图。
二,下图类似于弓字形构图,疏密恰当而有流动感。
“归”的繁体字行书怎么写?
繁体行书写法:
归
歸 guī
〈名〉
珠算中称一位除数的除法 [division on the abacus with a one-digit divisor]。
如:九归
归
歸 guī
〈形〉
繁體:歸,
归,普通话读音为guī、kuì。“归”字基本含义为返回,回到本处,如:归程;引申含义为还给,如:物归原主。
在现代汉语中,“归”还有趋向,去往的含义,如:众望所归;读作kuì时通“馈”,有赠送的含义,如:归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繁体名家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繁体名家行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