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蝶恋花柳永小篆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蝶恋花柳永小篆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蝶恋花词牌格律是什么?
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格律: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字,前段五句两叶韵、两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
蝶恋花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以南唐·冯延巳《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殊词)为正体,代表作有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苏轼《蝶恋花·春景》等。
冯延巳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令畤词有“不卷珠帘,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帘”;司马槱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淲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铸词名“凤栖梧”;李石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会宗词名“转调蝶恋花”。
关于“蝶恋花”调的来源,学者说法不一。
1、明代杨慎在《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句”条中指出:“‘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此说有误,此诗见于梁简文帝萧纲《东飞伯劳歌》其一:“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
2、清代毛先舒承袭杨慎的观点,在《填词名解》卷二中认为:“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
3、今人李琏生在《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一书中,从词调史的角度否定了前人的观点,认为:“‘蝶恋花’虽与梁简文帝诗句有关,可能这是出于明人的附会,因它绝不可能是六朝时所创制的曲。此调本为唐代教坊曲,源于盛唐时期,属于新的燕乐曲。”
1、蝶恋花的词牌格律是: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2、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3、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
扩展资料
蝶恋花柳永朗读节奏?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朝 ·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柳永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宋代词人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诗词赏析:上片写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而日渐消瘦憔悴。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蝶恋花柳永小篆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蝶恋花柳永小篆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