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字体草书硬笔入门书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字体草书硬笔入门书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硬笔行书,哪位老师的行书更适合日常书写?
根据题主的描述,要想把字写的好看美观,通篇协调,又快又好,便于书写。这一句话看似简单,要达标可没有说这句来的简单。
什么字好看美观,自然是字帖的字好看美观,我们说一个人写的字好看也往往会说写的就像字帖上印的一样。美观就更不容易了,什么样的字美观呢,字帖。
再说通篇协调,怎么样的作品才能通篇做到协调呢,自然是书法家的作品能够达到如此造诣,实际上,一般的书法家都未必能够做到通篇协调,因为要到达此水平,不仅仅写字问题了,这涉及到美学原理上作品构成问题。
那么快又好又是什么概念呢?好,就要出人类字帖,快呢?必须做到熟,娴熟了才能快。不熟,是不可能快的。至于便于书写,一般的说是行书便于书写,但要综合起来看,同样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
从接近与日常书写的美观的硬笔书法家是不少的,如田英章、王正良、卢中南、吴玉生、江鸟、吴身元,张秀、杨剑、王德荣、席殊、曹宝麟、高惠敏。较早硬笔书法家的如黄若舟、周稚云等硬笔书法家的作品当然还有现代一些硬笔书法新秀的行书。
便于日常书写的硬笔书法家是非常多的,但这不是写好字的根本。要想写好字,就必须选定一家,进行大量的严格临摹学习,不通过临摹学习,意味任笔成行,永远写不好字的。所以写好字的关键在于临摹学习,至于选谁的字帖最后,还有看自己是否喜欢,因为不同性格的人可能对美的欣赏与标准是不一样。严格意义说,要想写好字,最好先从毛笔书法学起。
我若说我的字实用性很强,会不会有赞同的?
我若说,大多的常用字,不同的风格的行书结构我都是尝试过、认真比较过,会不会有人相信?
甚至连每个回锋,每个笔画中的以繁代简,是否有出处,我都会为一个字查找几个资料,以确定是否可写。
再看书写是否顺势,实用性如何?辨识度如何?
除此之外,你若想写一手好字,你要明白几个道理:
一,结构要稳,重心要齐,笔画宜灵动。
则不但会有实用性,且满足大众审美最大公约数!――但是,新手不要追求灵动。
二,很多规范行书,其结构为了求得规范,和书者的日常行书是有一定差距的,有的差距还非常大。我只是努力把差距做到最小,至少是个追求!
三,追求实用性硬笔行书,要学的是结构,不能彻底抹煞的是自己的习性。
没有什么要求就练庞中华,易学!
如果想有所成就就谁也别练,只找古代大家的法贴练,比如赵孟頫的《胆巴碑》,陆柬之的《文赋》,还有王羲之的《圣教序》等。
想有所成绩千万别练现代的硬笔书法,不行!
就目前硬笔书法的现状看,还没有哪位老师教授日常实用的书写方法。况且日常实用的硬笔书写法至今还是空白,无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总结,尚未形成系统的教材,何来传授的老师?
现在的硬笔知名书家还都忙着参赛,无从顾及硬笔日常书写的研究和普及。目前硬笔书法还沿袭着毛笔书法竖写的模式,纵行实用写法少入展。导致纵行写法受众最多,即快写又实用,急需提升写法和普及,但教授这方面的师资却少而又少,几乎无人问津。我曾在五年前,结合自身练习和探索,呼吁过加强硬笔实用书法研究的文章,但反应平淡,沒人搭理。硬笔实用书法适宜简约笔划快学,且学起来并不难,只要你不是奔着硬笔书法家头衔去的,肯用心,真心想练,便能很快上手,写出漂亮实用的汉字。
我的自学体验是:以毛笔书法的法度为准绳,以硬笔行楷书为基础,以行书牵丝映带为标准,在娴熟上下块夫。只有达到了单字的精熟,才能自然而然地达到快写成形。精熟需要加大书写的质和量。硬笔书写因笔的质地优势,为发挥手指及硬物等做为快写***工具提供了便利条件,基本解决了实用快写量和质的问题。我在自学时,多用手指或就地取材的,在空间,地面,沙地,玻璃板等任何环境,训练单字或组字的快写,然后在手指和硬笔之间转换或交替快写,使之生成熟练的肌肉记忆。由此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巧则成艺,进步十分明显。此法简单易学,建议你不妨一试。以下是我用圆珠笔芯写的快写稿,供你参考。
硬笔行书不像毛笔一样,风格多变,目前市面上能见到的硬笔书法字帖,其实相差不是太大。要想学硬笔行书的话,建议学习有传统书***底的老师的字,你去看看,跟谁比较对眼就选谁的。
庞中华和司马彦的字不建议学,这两位虽然是当初八十年代硬笔书法大潮中大红大紫的人物,但是随着民众的审美水平的提升,两位硬笔书法的先驱者就暴露出了他们技法单一,格调不高,缺乏传统书***底的弱点了。后来随着一些新的硬笔书家的出来,如吴玉生、顾仲安以及后来的田英章等人,这俩人的字帖也就渐渐失去了市场。
虽然题主的意思是不想成为硬笔书法家,只想把字写好看点,有这种想法的朋友应该很多。但是不管你的目的是不是成为书法家,其实练字都需要找本字帖临摹,这个过程不能少。如果说把字练到美观好看,算是硬笔书法的初级水平吧。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管目的如何,大家下的功夫都差不多。既然下的功夫差不多,那就找一个有传统书***底的老师的字练,练出来的字会更高雅一些。
下面介绍一些比较著名的硬笔书家:
沈鸿根(别号:江鸟)硬笔书法的老前辈了,软硬兼修,我上学时就学过他的字。现代新秀辈出,知道“江鸟”的人已经不多了,老一辈书家的魅力在于他们的字更有韵味,蕴含了更多的东西。目前市面上他的字帖应该很少了,他的字帖大多数是行草书。
钱沛云,1946年生,也是老一辈书法教育家,他的老师是任政老师(任政是沈伊默的***),因此起点较高。一辈子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很少去宣传自己,书法界受人尊敬的好老师,网上有他的教学视频。他的硬笔行书好看、耐看也好学,但因为没有刻意宣传,一直没有热卖过。
卢中南,1950年生于武汉,中国著名书法家。是我非常尊敬和喜欢的当代书法家、楷书大家。软硬笔实力深厚,连以欧楷出名的田蕴章老师都对他的书法十分推崇。在南开大学教硬笔书法的时候,不用自己的,而用卢中南的硬笔楷书字帖。
田英章,1950年生,也是软硬兼修的书家,楷书功底非常深厚,以欧楷出名。他的硬笔行书流畅自然,写出来也非常的漂亮、耐看,各种字帖也是市面上最多的了,网上还有各种***教程,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
顾仲安,1956年生,从小练毛笔书法,因此他的钢笔书法中蕴含了传统书法的神***,有书卷气、耐看,既有法度又不拘谨。他的硬笔行书风格独特,个人来说也非常喜欢他的字。
李放鸣,1957年生,令人尊敬的老书法家,讲究用笔,一招一式强调师承古法,硬笔也是追古、绝美。楷、行都极力推荐。
学习硬笔草书有什么具体意义吗?
我认为题主想问的主要是用硬笔学草书能不能学,怎么学,值不值得学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先说能不能学,答案是肯定的。草书的主要特征为结构精简,笔势连绵,在所有的书体中是最能表达个人情绪的书体!因此自古以来学习草书的人特别多。因此如果你喜欢这种书体那就可以去学习。
但是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它的练习方法,很多爱好者对于草书的认识就是要快,一味的连笔,那练出来看着潇洒到根本不是草书!孙过庭在《书谱》中论述: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我个人的理解是草书的外在的形表现的是使转,但是它如楷书一样也是一个法度严谨的书体,要注重笔画的提按顿挫起行收,这样才能不会任笔为体,聚墨成形。
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书写的节奏,书写的节奏通过发力点之间的链接而形成类似音符的节奏,因此找到发力点非常的重要,一般来说主要在起笔,收笔,转折,线条的中段,如下图
其次就是谈下值不值得学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其主要的原因是草书对于没有学过的人才说是较难辨识的,因此你练习的草书只能[_a***_]的人才能看得懂,所以你硬笔练习草书是因为喜爱或者为了参加比赛,那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如果你是想用到日常生活中,那练习它的意义不大,还不如直接学习行书!
以上仅为一家之言,不足之处请各位书友指正交流
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点个赞!
弘扬传统文化,专注书法教学
欢迎关注我的书法教学***,也许对您有所启迪,谢谢!
硬笔字之所以也能被称为书法,也有五种书体,就是因为它依托于毛笔书法而存在。
学习硬笔书法的意义,除了硬笔的实用性以外,和学习毛笔的意义基本相同。
当然,草书也不例外。
第一、从大的方面来说,无论使用什么工具练习书法,都是在弘扬和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古代的狼毫、羊毫、鸡毫笔还是现代的美工笔、钢笔、铅笔、中性笔、粉笔、记号笔。
第二、从书写者个体来说,无论用硬笔练习草书还是其他书体,都能对练习者本身产生有益的影响。比如:养成专注、细致的学习品质、提高审美趣味、丰富业余生活、提高分析能力,培养爱国情操,学习草书甚至还能提高创新能力。
如果书法里没有草书,无论硬笔还是毛笔,都是我们的巨大损失。
我认为练习硬笔草书是毫无意义的事!首先从人性格来说,喜欢写草书的人一般是个性外向张扬,多半喜酒,为人热情大方,书兴一起挥不停手,追求一种心手双畅,一泻千里之真情流露,笔软则奇怪生焉的惊喜连连,毛笔的起倒转折,横涂竖抹,八面出锋横扫千军之势何等快意人生。我们再来看一下硬笔特点,首先硬笔执笔方式定是非常单一的,硬笔写写楷与行还能勉强为之,要写草书则有待商確,毕竟硬笔只有冷冰冰的一个小硬笔尖,写出来的线定是比较单一生硬的,根本体现不了草书就是多种线性的艺术,它更不能做到点线与面的多变化复杂关系,再有就是兴致来了捉笔想写,硬笔软纸,劲使过头了则纸易破,实则扫兴矣。所以我个人认方用硬笔写草书则废也!当然你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在别人不敢吃螃蟹的时侯也许是机会,你努力的去尝试也许能给我们带来另一番新天地!仅个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字体草书硬笔入门书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字体草书硬笔入门书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