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董其昌行书高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董其昌行书高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董其昌行书特点?
董其昌工楷书、行书、草书诸体,尤擅写传统的册页、手卷形式的小字作品,总体风格可以古淡、空灵、精致、秀雅概括之。
董其昌的书法广***博收,力图从元代一味复古的极端中突围出来。其楷书取法唐之颜真卿、徐浩、李邕诸家,他对自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相当自负。但平心而论,其楷书虽功力深厚,却缺乏新意,影响远不及其行草书。行书以“二王”为宗,又得力于颜真卿、杨凝式、苏东坡、米芾和赵孟頫诸家,煮百家米成自家粥,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草书植根于颜真卿《争座位》和《祭侄稿》,对唐僧人怀素用功尤勤。独好其中锋用笔之妙,作品中很少有偃笔、拙滞之笔,风格萧散自然、古雅平和。他擅长用墨,墨色鲜丽,层次分明,于意趣简淡中见天真秀润。尤喜以淡墨作书,淡不伤神,一片清雅空灵之境
董其昌行书有哪些名帖?
董其昌是明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行书作品以气势奔放、神韵悠远而著称。董其昌行书名帖中,最为著名的包括《寒食帖》、《洛神赋》、《千字文》等。这些名帖以其雄浑有力的笔墨、流畅的结构和韵律感而闻名于世。《寒食帖》以行草书体写成,运用极具张力的笔法,墨迹淋漓尽致,堪称典范之作。《洛神赋》则展现出董其昌独特的意境表达和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成为行书艺术的经典之作。这些名帖充分展现了董其昌行书的艺术魅力,为后人传颂至今。
赵孟頫和董其昌的行书比较?
本人从小练习书法,赵孟頫和董其昌的行书,都接触过,都是一流水平。他们两位的行书,都堪称神品,赵孟頫的行书,看起来秀气灵动,很有美感;董其昌的行书,刚劲有力,看起来斩钉截铁。
赵孟頫、文徵明和董其昌谁的地位高?
这三人,赵孟頫无疑地位最高。
所谓时势造英雄,赵所处的时代正是宋末元初,随着宋代尚意书风的盛行,书法的技法受到轻视,笔法单调,到南宋时终于江河日下。
此时,老赵高兴复兴大旗,越过唐代直接取法魏晋。他是学二王最彻底的,也是最接近二王的。在他的倡导下,在宋代不受重视的二王重新崛起,书法走上复古道路,他是书法史上第三次变革的代表人物。
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的书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他关于书法的不少见解,至今还给我们以启示。
另二位是无论如何不能与之相比的。
更多文章及作品点评,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赵孟頫《违远帖》 纸本,纵29.7cm 横29.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文师和董师均为明代书法家,他们在书法上的成就可谓千秋万代之功!
文师以小楷著名,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有老子列传草堂十志等。
行书虽然也不少,但传承下来的不是很多,文师的小楷以尖锋入笔居多,易于人手,所以我把(老子列传)列为硬笔学习的第一个帖子,这帖好上手又不失高雅,所以不论是新人还是老书家,写它都不失身份!
而草堂十志,更是有口皆碑的伟大作品,所以它也作为我推荐临习的第二个硬笔帖子!
在练好老子列传后,再写草堂十志就容易的多,学习硬笔也是需要循序渐进的!
再说说董师吧!
董师以行书最为有名,传世作品也挺多的,
谢谢邀请!受宠若惊!
赵孟頫的字遒丽圆润!你若看看书法史上那些大家临的兰亭,一定会得出结论:最赵孟頫临的形神兼备、几可乱真!可以想见,在没有复印条件的那个时代,赵临兰亭必定也是不可多得的宝物了!再一个就是他对书法的精熟和书写工具的精良!想象他写字一定富有节奏韵律!以兰亭为风规的行书,是书法的最高境界!后世才俊心追手摹,接续文脉,文、董自是大家中的大家!若水三千,只取一瓢:能静心、能书写,该是多大的福报?!
书法家的排名是要看书法家于书法这门艺术所做出的贡献排定的。都说王羲之是书圣,道理就在于王羲之改古为今,确立了妍美秀丽的行草书。
赵孟頫的贡献最大
赵孟頫可以说对中国艺术的存亡有些很关键的作用,他一个特殊时期的人物,生活在南宋末年至元初。当时的社会环境看来,统治者很可能对***的文化不感兴趣,元朝统治者为笼络人心等方面的考虑征辟赵孟頫做官,于是书画得以传世。赵孟頫本人经常抄写经典甚至写了六体千字文,也是希望有一天万一汉文化衰落但是书法作品得到流传,文化也能流传下去也是这个道理。害怕***文化有一天被暴力消灭,自己能做出一些贡献是一点。这是一个存亡的问题,赵孟頫的贡献。
在书法上。赵孟頫尊崇二王,提倡自然书写而不是描头画尾,在书法上正本清源的作用。赵孟頫一入大都,就开始与“京体”做斗争,也是这个原因。
董其昌第二
董其昌虽然与文征明同属于明代,甚至董其昌是晚辈,但是于书法艺术的贡献来说,董氏确实高于文氏。
董其昌擅长行楷、小行书和大草,我们一般认为他书法学杨凝式比较到位,行距疏朗在感觉上清新,使用淡墨的用墨法,在书法作品中始终仙气缭绕。后来人也常把同属士大夫阶层的赵孟頫与他合称“赵董”,于董其昌来说这是不得了的殊荣,董其昌一辈子都在与赵孟頫较高下。
文征明第三
文征明不应该与赵董放一起比较,文氏书法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独树一帜,风格鲜明的小楷,书法在考量上要考虑到综合成就的高下,文征明书法,更多的情况下其实不论行书还是小草,都不是精品。明代书法高手太多,就单小楷还有祝允明、王宠一争高下。草书有徐渭王铎祝允明,行楷书有董其昌,文氏在这些人之中实在不出彩。
地位赵孟頫最高无疑,其次是文征明,最后是董其昌。我来具体说一下。
赵孟頫的书法历史贡献毋庸置疑
赵孟頫位于楷书四大家之列,书法水平就不必赘述了。总之很高他对后世书法的贡献不低于其他三大家,赵孟頫也是元朝时期书法艺术复古风潮的倡导者。能诗善文,精工于书法。绘画上还开辟了元代一代画风,属于***级别人物。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善于吸取他人的长处,因而在书法上获得较大的成就。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他的书法理论观点更是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学书***。如: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这些足以说明赵孟頫的地位了。
文征明的书法艺术
文征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其书法在明朝被排在第一位。他的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后人说,文征明的书法水平可以与王羲之媲美。足见其书法水平之高,在明朝排在第一位当之无愧。
董其昌的书法艺
董其昌也是明朝时期***级的书法家,他曾不遗余力地搜集王羲之、王献之、谢安、桓温、赵佶、米芾诸名家法书,进行学习。他17岁开始学习书法时临写颜真卿的《多宝塔》,22术岁学习绘画时师法黄公望,以后又遍学诸家,这种以古人为师的作法八十而不辍,伴其终生。他广泛吸取对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书画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以上三人的排名无非是个人看法,并非主流看法。每个人心中的名次是不一样的。欢迎大家讨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董其昌行书高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董其昌行书高字体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