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评价行书书法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评价行书书法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行书字体,为什么要大小错落有致才显得好看?
书法的布局,以自然书写为妙。切忌安排布置。
在行书作品中,常常会看到大小错落的布局形式。王羲之兰亭序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但是,我们要知道,兰亭序之中的大小不匀,并非是王羲之故意这样写的。有的是修改,有的是添加上去的,属于不得已而为之。如下图中的“癸”明显的比一旁的字小了很多。而“丑”字的笔画又粗壮了许多。
下面一图”向之”下面掩盖的是“於今”。本来“於今所”三字是一样大的,却发现词意不对,就改为了“向之”。笔画明显粗重。
这只是随便举一个例子。行书的大小错落,不是人为的故意安排。当随字本身的大小自然而成。字有长短大小,疏密斜正。如“東”字之长,“西”字之短,“口”字之小,“軆”字之大,“朋”字之斜 ,“黨”字之正,“千”字之疏,“萬”字之密。
笔画多的宜写的疏一些,笔画少的要写的厚重一点。这样写就叫做“自然”。
***如不顾及字体本身的大小,故意做作的去一大一小的安排布置,就完全违背了“自然”的书写法则。就成了东施效颦,更添其丑。
就我的见识谈以下粗浅的看法:
一,任何艺术都是情感的表达。人的情感往往是起伏变化的,作为书法艺术当然要体现这种变化。直观上就会有大小错落。
二,从书写技巧的角度,笔触的提按起伏也是书写技术高超的体现,zhe'q正如写文章讲究"文似观山不喜平"。
三,行书是最适用的书体,与楷书比较是动态书体,要想轻松快速书写,大小变化是必然的。
行书的书写自由和自然,打破真书的方正的造型,以字的自然意象和吸收自然意象入笔,通过笔法和字法造型艺术创作,字的笔画本来就是多少不一,多笔画的写大点、少笔画的写小点,左右结构的写得宽一点,上下结构的写长点,自由自在的走路一样再直的路走起来还是有点弯曲的,走路也会时快时慢;像音乐会有不同的韵律和节奏一样;就像我们听交响乐;不同的乐器音色不同感受不同.点和线融合对比。
实现中和之美:大小、疏密、正欹、向背、错落、方圆、曲直、呼应、动静、收放、擒纵、松紧、黑白等等对立统一与险中求稳.这样才有变化万千,生动有趣。
一个最直接的比喻,行书如人行走,如果给你那么多束缚,你能走的好吗?行书的错落有致,就如人自由行走一样,不是每一步距离都一样,更不是一个姿势端正不动的去走路。行书是有很强的韵律感的。这个韵律感就是由行书的书写速度来决定的,行书书写明显快于楷书,速度加快后,每一个字的安排就不能像楷书那样刻意去安排大小空间了。因为没有时间去考虑安排,所以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这类书风。也就是大小错落有致,姿态万千感很强。
另外行书字体也有利于书法艺术的创新发展,因为有了行书的韵律感,才启发后人在书法创作上的灵感激发。包括对笔法的创新和应用。行书大家首推王羲之,其次恐怕也就属米芾对行书创新最有见地了。
他的行书真正做到了活灵活现的大小错落有致,让作品整体生机焕发,百看不厌。而且米芾的行书深得王羲之笔法精髓,在其基础上,领悟到了八面出锋的概念。这个概念是米芾所创,但是其实这种出锋感在兰亭序中是若有若无的体现过的,只是王羲之那个时代的书法精神并不强调这个功能。毕竟那个时代以记录为主,而宋代书法已经开始慢慢的过度到了艺术范畴。米芾就将这种八面出锋感的概念提出并笔法艺术化。这也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必然。
书法来源于生活,大自然中没有大小完全一样的东西,参差错落产生美。
书法,包括楷书,都是要讲究大小错落的,这一点,上面有些人回答是不对的。大小过于整齐划一,古人称状如算子,如算盘珠子串在一起,有何美感?
书法中的避让、参差、浓淡、欹正等原则来源于生活,是历代书家总结出的基本审美原则,这是我们写好书法的基本要求。
更多文章及作品点评,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电脑行书字库字体哪个好看?
行书包含了行楷和行草两种类型,所以,不存在哪个字体好看的问题,好看的行书字帖有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苏轼《黄州寒食帖》等
行楷到行书的是一种过程,而行草的概念并未有正确的定义,所以说行书包括行楷和行草是不对的,对于题主提出的问题,硬笔书法,宜从楷书入手,之后行楷,而后行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评价行书书法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评价行书书法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