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字体笔法讲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行书字体笔法讲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理解草书的笔法、笔势、笔意关系?
每次说到“草书”我都会情不由衷的想到了有“草圣”美誉之称的唐代书法家张旭,因为张旭在笔法上将王献之创造的“新研”之势推向了极端,运用狂草这一视觉艺术形式中最抒情的语言,全凭自身意气,将***、天宝年间的文化氛围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之所以在开篇就提起张旭,那是因为张旭把草书的笔法、笔势、笔意很有节奏秩序的运用在一起,可以这么去理解草书中的笔法、笔势、笔意,笔法就是书写草书时的动作,其实草书的笔法和其它字体的笔法含义并无区别,只是技巧不一样而已,有些如走、有些如跑、有些如飞……
既然笔法如同动作,那么笔势就是“力度”了,比如张旭的草书笔势就“柔中见刚”,怀素的草书笔势就显的“骤雨旋风”,草书的笔势和笔法息息相关,只有熟练的笔法才能有张力的笔势,毕竟草书是简化字体的偏旁部首和连笔,运笔时只有一气呵成,才能婉转流畅,
可以这样认为熟练的笔法、有张力的笔势两者结合才能产生有生命灵动性的笔意,笔意就是“书风、书骨”,书法的整体效果,比如,怀素的草书就好比“龙蛇竞走、激电奔雷、神***流动”,张旭的草书是“动中有静,满纸如云烟缭绕”,
还有苏轼曾形象地形容宋代书法家黄庭坚的草书像“树梢挂蛇”,笔意纵横,章法错落流贯,气势雄伟苍浑。所以总而言之,草书的笔法、笔势、笔意的关系是必须“一步到位”,完全考验书法家的自身意气、书法创作是“十年磨一剑”的过程,草书之美是“潦草”之美,笔法、笔势、笔意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笔势是指草书点画,线条在行笔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所以笔势是建立在娴熟的笔法和结构基础上的,笔意则是统领笔法,笔势,章法,通过构思布局,使作品产生和谐统一,笔脉相通,生动活泼的节奏和效果,正如张怀瓘所说"必先识势,乃可加工"。
草书遒劲,苍劲,秀润各种的线条质感、力度不是出现在表层,而是表现在点画中,若不是全身气力的功用,秉笔直书,一气呵成,章法一致,笔调统一,是很难左右逢源,欹侧相宜,应付裕如的。
沈尹默先生在谈"笔势、笔法、笔意"的关系时指出:“离开笔法和笔势去讲笔意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笔法是任何一种点画都运用着它,即所谓笔笔中锋,是必须共守的根本***,笔势乃是种点画各自顺从着各具特殊姿势的写法。二者本来是有区别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书法创作的根本途径应是以意用其力,以力成其势。
草书的笔法、笔势和笔意是草书艺术中三个重要元素,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草书的创作的确非常重要。我认为在这三者关系中,笔法是基础,笔势是表现书者思想感情的运笔手段,笔意则是灵魂。这三者的关系和歌唱艺术中的音准、节奏、情绪表达三者关系很类似。一名优秀的歌唱家在歌唱中首先要做到音要准,如果音都不准,声音再好听也是白搭;其次节奏感要好,情感表达恰到好处,这样组织成优美的旋律,歌曲才能打动人。
书家在创造草书作品时也一样,首先笔法要到位,那么书家在创作草书作品时就得考虑用笔是方折的成份多,还是圆转的成份多,提按的幅度是大还是小。在笔法到位的基础上,拿捏好笔势,这笔势太重要了,笔势是在运笔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动态形式,笔在静止时是无笔势可言的。笔势是通过运笔时节奏的快与慢,行与留的书写过程,使整篇作品产生一种旋律的气韵美。在这过程中书家的情绪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感情是***四射,还是温文而雅,这一系列的组合所书写出来作品就自然形成了不同书家各自的草书艺术风格。
王羲之、张旭、怀素、黄山谷和当代林散之等书家就因为他们草书的笔法、笔势、笔意有各自不同的体系而形成鲜明个性风格。王羲之的草书提按幅度大,方折笔多些;张旭的草书绞转笔法多些,笔势开合大些;怀素的草书有篆意,以圆转为主;黄山谷的草书开张摇逸多姿;林散之的草书由于是使用的长锋羊毫笔,所以他的草书是拖笔推笔中兼绞转,总之是各显其能,百花齐放。
笔法,笔势,笔意是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笔法:包括执笔,用笔。笔势:笔峰往来运动的态势。笔意则是由笔势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精神风韵.笔法,笔势是形。笔意是神。
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
书法各体的点画线总是由起笔,收笔,中途笔这三部分组成。但草书的这三个部分却不同于正书,它表现的变化多端,很多地方并不能像正书一样可以确切地说明是方,是圆,每一种起收也没有固定的路线图。藏露,方圆,正侧的范围较大,形式和具体表现也是多样的。草书的起笔比正书简省得多,即使藏锋也是在一个快速的小幅度动作中完成,是在笔和纸相交瞬间和中途笔交融在一起进行。起笔以圆为主。今草的收笔因受楷行笔画影响,带上一些行楷笔画的收笔笔意。反捺反钩挑,以及所谓悬针,垂露等。
在草书中笔形最复杂,最富变化,同时也最见草书精神,意味的是中途笔。有时中途笔一连几个字,这样必须使用中锋,所以中锋用笔是草书的基本笔法。
笔势,‘草以使转为形质’‘使’就是笔的上下左右的运动,‘转’是曲线的转换方法。草书主要特征是由使转来完成的以及它的线形线质。草书书写在使转中最关键的是笔形和控制笔的能力。有行无列、无行无列是草书章法的两种行为。
草书是一次连续的过程,在用墨用笔的过程中是气韵不断的。有时一笔书写几个字,写一个字也要上下‘笔断意连’,节奏段落也要承上启下,几个节奏段落来完成整篇的大组合。大草、狂草比小草不好写,但它的艺术性最强,‘意在笔先’很重要。
在改造好字形、安排好整体的构图效果以后,就要注意节奏运用了,在轻重点上,要通盘考虑,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去书写。在书写时,下笔以后就不用再去考虑具体的细节,而应义无反顾的精神果断的一气写成。经过长期临帖养成书写能力,自己的创作水平会逐渐成熟起来。
零基础学行书,有些笔法结构不清楚怎么办?
谢灯见好友之邀。零基础学行书,笔法不清楚的不可学。笔法不清楚的原因无外乎两条,一是把握不准线条的规律,就比如像王铎那样的大家手笔,笔力太苍劲雄浑,富于变幻,不是轻易可以学摩到位的。二是像抱庸诗书这样的草根写手,“法”度意识淡泊,个性过于浓重,几乎无章可循,也不好学。所以,初学者最好别去学王铎,更毋提抱庸。
谁的最可学?晋人行书是首选,像二王的行书,其次是赵孟頫文征明,再次是董其昌唐伯虎。晋人行书“真书”的意趣最浓,行书点画线条悉由楷出,不急不缓,风格流美,有章有循,格高,也便于识学。当然,任何一种繁杂的笔法,只要读得深研得细,规律都是可以被总结出来的,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深度的分析。
书法之学,条条大道通罗马,但亦有方***,讲究实效性。虽然行书尤其是行楷可以作为主攻方向直接学起,但如果能有扎实的楷书基础,会更加速效,磨刀不误砍柴工,正是此理。抱庸就见过不少爱好书法的朋友,直接从行书甚至是行草、草书走起,最终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瓶颈问题,又回过头来补楷书的课。
抱庸浅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字体笔法讲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字体笔法讲解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