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字体手写经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行书字体手写经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经书体”?其特点是什么?
在二十世纪初叶,我国西北的敦煌发现了藏匿着大量古代经卷的藏经洞,这就是举世瞩目的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而且发现的古代遗书数量之大让世人惊诧,大约发现了超过4万卷,书写时间跨越了从西晋《大般涅槃经》(公元305年)到宋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共七个世纪。在这些流传下来的遗书中,写经是占比最大的一部分,有32000卷左右,写经上面的书体后世称之为“写经体”。
古人写经是为了祈福禳灾,也是为自己积累功德,因此书写经卷的时候都怀有着一颗恭敬的心,因此字迹都非常清晰,美观大方。因为历史跨度巨大,西晋时期的写经还保留着隶书的特征,而到了唐宋时期就是楷书了,因此敦煌写经也印证了我们汉字书体的转变。
两晋南北朝期间的“写经体”的特点是楷书、隶书兼有,隶书的味道还非常浓厚。那时的书写者大多数是民间书家,因此与当时主流的王羲之代表的文士书风有很大的差别。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国家的同一,这种差距就逐渐减小了。特别是唐代,很多写经者甚至都是有官职的,例如《灵飞经》的作者钟绍京,《善见律》的作者国诠等等。所以在这些众多的写经卷子后面,不乏当时的名手。
而且众多的写经作品中,也有很多的佳作,本人最喜欢的就是隋人书的《妙法莲华经》清秀灵动,丝毫不输号称天下第一小楷的《灵飞经》,本文插图既是《妙法莲华经》供大家欣赏。
我是翰墨今香,关注我关注更多书法资讯。
“经书体”是指在敦煌遗书、高昌遗书中,带有明显时代特征和民间特点的书写风格。
这些遗书大多由写经生或一般庶民完成,其书体涵盖篆隶行草,由于其内容多为佛教经卷,“经书体”由此得名。
敦煌遗书,又称敦煌写本、敦煌卷子、敦煌文书等,指敦煌出土的4一11世纪多种文字的古写本及少量印本,数量在5万件以上。其中年代最早的是西晋永兴二年(305年)的《大涅盘经》。
高昌遗书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发掘的汉字文书和佛经写本,共2700多件。其中最早的是西晋泰始九年(273年),记录了书法在高昌(吐鲁番)地区从晋到唐500多年的发展轨迹。
由于地域间的相互交流与融会,敦煌遗书与高昌遗书的书写风格,与中原书法风格是一脉来承的。
大量“经书体”遗书的出土,也为我们研究古代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文藏来答】在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书法长河中,产生了丰富而多彩的书体以及数不胜数的不朽作品,至今为人所乐道。然而,有一种书体形式,在其创制、发展乃至成熟时不被书法主流所重视,不能步入书法艺术庙堂,其后由于历史原因尘封近千年,几乎被人遣忘,仅仅由于一个偶然的考古发现,才公诸于世,为人们所关注、熟悉、重视。这就是现在书家们常常提到的敦煌写经书法,也被称为“经书体”。“经书体”丰富的艺术内涵、高超的书法技艺、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其在中国书法史上获得了自己应有的艺术地位。
供养菩萨 敦煌榆林窟71窟
“丝绸之路”上的写经风
敦煌遗书中写经最多,据统计,敦煌汉文遗书中的写经大约占九成以上,其它文献所占不到一成。在古代,敦煌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地方。它一方面是各种文化和宗教的汇聚之地,文化积淀极为丰厚;另一方面,当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的时候,这里却是“上下相亲,晏然富殖”的圣土,文化与宗教得以发展和延续,而当这里发生战争时,统治者又把宗教,特别是佛教当作统治的工具,大兴佛事,百姓也将佛教作为其精神寄托,纷纷出资开凿洞窟、抄写***。就统治者而言,他们拥有巨大的***,可以调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兴佛事、广造佛经。
敦煌石窟285窟中供养人题记
从敦煌遗书写经题记来看,写经人既有僧官、僧尼,也有当地达官显贵、文武官僚、工匠、社人、行客、侍从、奴婢和一般善男信女。除此之外,敦煌遗书中保存了一些由都城和其它地区送到敦煌“流通供养”的宗室成员写经。由此可见敦煌写经之风盛极一时。
回鹘公主供养像 敦煌莫高窟第61窟
如何练出连笔但看上去工整的字体,该抄哪种字帖?
没看到楼主发到的图!
根据楼主的描述,应该属小楷一路的,我们可以称为魏晋写经。
写经的出现缘于佛教,自东汉明帝时翻译而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给平民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和动荡,在百般无奈中,人们开始追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求其心灵安逸。佛经中多数描写佛陀的形象,充满了神灵的超现实境界,尤其能安慰受创的心灵。同时,统治者为了安抚民心,保证社会稳定,也大规模兴修寺院,供养僧尼,抄写经卷便成了他们在寺院中的一门功课,由此造就了写经书法的繁荣景象。
唐朝钟绍京小楷《灵飞经》可以称为魏晋以后书法写经的极则,代表了唐代小楷的最高水平。后来在敦煌挖出来的唐代抄经不计其数,珍品云集。即使这样,把灵飞经放进去比较,一样不会逊色!《灵飞经》透露出一种天然灵动的美,没有雕饰的美,没有被拘束的美。
楼主如果有兴趣,不如从《灵飞经》入手,再上溯钟繇《宣示表》《出师表》,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下探王宠《南华真经》《千字文》、赵孟頫《汲黯传》《道德经》等,定会大有所获,甩那些明星几条街的。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人们写字是从右到左,而且是竖式的,今人写作品,也是模仿古人的。
但是我们今天的书写习惯已经改变了,例如我们平时写作业,抄文章,答卷等等,都是***用横写,所以排版就很重要了,个人觉得横写要比竖写难。
现代人出的字帖,全都是横写的,不管是楷书,还是行楷,还是行书,也不论是田英章,还是卢中南,还是吴玉生,还是荆霄鹏李放鸣,都是这样的。
并且他们的字都不错,都可以学习,所以,只要你喜欢哪一家的字,你就可以学。
想要练出连笔但看上去工整的字体,作为初学者,只是为了日常实用的话,那么应该首选行书钢笔字帖,因为目前硬笔书法也是非常完善而且书法作品是非常完美的。书店里有好多的钢笔字帖写的都非常精彩,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风格进行选购一本,每日能抽出一部分时间来进行临摹学习,找准字形,把握结构。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字会越来越好,而且你会越发的喜爱上了书法,每准会有另外的收获哦!
你说的是行楷,楷书向行书过渡的中间段,这个要有较好的楷书基础,慢慢练吧,但是写字工整大小一致就没有了乐趣,也没有艺术感,以前考功名那些才子都是要写你说的这种馆阁体,跟印刷的无异,没有个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字体手写经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字体手写经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