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粗豪行书字体下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粗豪行书字体下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代蒲华的书法成就与特点是什么?
蒲华(1839—1911)浙江省嘉兴人,晚清画家、原名成,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号胥山野史、种竹道人,一作胥山外史,室名九琴十砚斋、芙蓉庵,亦作夫蓉盦、剑胆琴心室、九琴十研楼。
蒲华所生之时代,外夷扰侵,时逢太平军祸,国家赢弱,民生维艰;青年时,他曾希望开辟仕宦之途,报效国家。可是其洒脱无羁的自由性格与窒息人性的科举制度相冲突,才华满腹却累试不中,科举道路给了蒲华莫大的苦恼。爱妻早亡,孑然一身,飘蓬辗转,生涯羁旅,以卖画为生,最后寓居上海,饱尝生活之艰难孤苦。
蒲华山水及花鸟画的很好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合称“清末海派四杰”。但书法也是蒲华的强项。其书学二王、怀素、颜真卿等,而能自成一格。他的楷书端庄厚重,行草书圆劲流利。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自负,明明是个画家,却每每告人“我书家画也。”海上画派中,吴昌硕、蒲华二人书法成就最高。吴昌硕擅长篆体、行书,沉雄老辣,气格高古;蒲华则长于行草,中锋用笔直入晋唐,趣味横生。
蒲华晚年,笔老墨精,超迈绝伦。其书法,放而凝,拙而趣,淳厚多姿;其绘画,燥润兼施,烂漫而浑厚,苍劲而妩媚。尤喜画大幅巨幛,莽莽苍苍,蔚为大观。蒲吴两家粗豪奔放的画风,使纤巧因袭之作大为逊色,俨然一新画派崛起于沪上画坛。声名远扬,乡间旧友聊翩前来探望。蒲华盛情款待,视同至亲。而于阿堵之物,素所轻视。日本来客,每以重金求画,得资便呼朋斗酒,或为堕入青楼的女子赎身,竟至垂橐空囊。因而在沪期间,仍为生计所驱,不时奔走于沪宁、沪杭之间。清末多灾荒,他同高邕之等发起组织“豫园书画善会”,义卖书画以助赈。
蒲华的书法,既继承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唐宋帖学,又融入了碑学创作,可谓碑帖交融,独成一体。欣赏他的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充满了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他的书法率真自然,苍莽驰骤、酣畅姿肆、脱尽畦畛、痛快淋漓。
谁能叙述一下楷书的书法史?
楷书大约产生于汉末魏初(3世纪初),从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上看,当时的“雏形的楷书”已初具规模。
我们知道,隶书中的波捺只具装饰作用,并无实用意义。人们在书写中为了便捷,逐渐扬弃波捺,***用回锋收笔的方法,于是便产生了楷书。
钟繇,号称楷书之祖,点画厚重古质,富有异趣,其《荐季直表》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至晋代时沿袭汉魏余风,楷法渐趋完美。此时的二王增损古法,大胆革新,裁成今体。
唐代是楷书发展至鼎盛、成熟的时期,“初唐四家”欧虞褚薛以及中唐颜真卿、柳公权等共同推动楷书完善。唐楷法度严谨,体势端庄,笔意精到,结字稳当,为后人树立起楷书的典范和法则。
唐以后的历代书家虽偶有善楷者,如赵佶、赵孟頫以及元明小楷,但皆未能跳出晋唐人的藩篱,基本上是在前人基础上稍有己意。
至清乾嘉以后掀起的碑学之风才又为楷书研究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大量石碑的出土、敦煌经卷的发现、简帛残纸的出现,为人们研究古人笔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好吧,我来叙述吧。
本人在悟空问答的答题全部原创,手写输入,没有营养或不懂的问题绕着走。
历史是由人物创造的,最好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历史线索悟得道理,而不是以史书记载为然。
楷书史先从楷书之祖钟繇说起。以钟繇为代表的三国人物,将隶书变化为楷书,并延伸到两晋。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是魏晋时期楷书(小楷)最有影响的书家,代表作《宣示表》《乐毅论》《黄庭经》《孝女曹娥碑》《玉版十三行》等。
(宣示表)
隋朝虽短,有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智永为王羲之七世孙,能传王氏家法。
(真草千字文)
隋另有《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等,对初唐楷书影响极大。
初唐四大家欧虞褚薛,主要成就在楷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粗豪行书字体下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粗豪行书字体下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