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联字的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联字的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草书中的“笔断意连,字断气连”是什么意思?
草书中的“笔断意连,字断气连”两句话,实际是一个意思。笔断,就是一个笔画停止的地方,笔在空中划过去的痕迹,(这是无形的,但是你能感受得到),能与下一个笔画连接上去。通常是指上一个笔画的终点与下一个笔画的起点间的关系。
字断气连也是同样的意思。上一字与下一字之间的呼应,虽然没有游丝连贯,而其笔意的引带,能使上下间的气韵贯穿。
在草书中,字势的连贯决定着作品的成败。高水平的草书作品,就看他的使转造势是否应用得当。通篇缠绕的草书,来去的路径都没有,生硬的连成一片,这样的字不叫草书,应该称做潦草。
草书字势有断有连。笔断了,意相连,形断了,神相连。神意为人的感受。眼睛看不到,但心能体会到,这样就是好的草书。而要达到神意相通,字形体势就需完备。差之一毫,谬之千里。所以才会有:“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毫厘是欲辨,体势更须完”。
草书体势可以夸张,却不能省略,更不能臆造,也不能用简化字写草书。用简化字写草书的尴尬是,学习过草书的人看不懂,没学习过草书的人反而认识。(以后再说细说这一问题)草书的形成,只是字的梗概,已经简略到了极限,少一个弯,写的笔画长短一点,就是另外一个字。所以,在笔该断的地方,一定要断,而使其笔意相连。此为草书之上乘修练。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书法技巧分享——
1、关于草书中的“笔断意连,字断气连”问题,古代书论中有较多论述,通俗地说就是草书行笔过程中的一种笔画连接方式。
(麓风轩示范字:艺无涯)
2、草书当中笔画可以“实练”,也可以“虚连”,还可以“笔断意连”,其中第三种就是题主所问的这个问题。下面我来一一演示。
(麓风轩示范字:平常心)
3、“实练”就是笔画或字之间用实线连接,笔画较粗,如附图:“平常”二字,“桃之”二字;
它是指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和內在联系。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下徐悲鸿先生的《八骏图》。通过对这幅画的构图分析,对理解呼应联系有一定帮助。
一幅画应有团结气氛,讲究起承转合,书法作品也是这样,要求团结一气,上承下启。要贯气。整体精神是联结在一起的,每个字和每个笔画不是毫无生命的个体,而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书法艺术品。(下图为王羲之草书《远宦帖》局步)。
学习书法还要培养一种气,就是浩然正气。才有可能写出有气度的刚正博大书法艺术作品。如下图颜真卿作品《祭侄文稿》。(局步)。(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笔断意连更多存在于笔画中,尤其是行草书,当然楷书肯定也有笔断意连的意思在。但是表现的是没有行草书那么明显的。
行草书的书写,最重要的一点要求就是每一个笔画,都不是独立的,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笔画相互呼应,互相影响,存在于互相联系的关系之中。
而所谓的笔断意连就是虽然笔画和笔画之间的关系被切断了,没有了联系,但是他们之间的神韵还在联系着。
这里的“笔”更多的时候指的是笔画,行草书中笔画与笔画之间虽然会断开,但是他们的神韵是断不开的。这里面的意,就是指的神韵、意韵。
而这样笔断意连的特殊安排,在结构上就造成了笔画之间顾盼生姿的姿态。对于行草书来说,这样的笔断意连所塑造的形态是至关重要的。
字断气连更多着眼于字与字之间的联系。但是在行草书中这一点体现的并不明显,而且行草书往往是字与字之间是互相粘连的,是有游丝引带的。
这些游丝引带,所连接的,是字与字之间的神韵、气息。或者说在章法上,叫做行气。这种行气,依靠字与字之间的关联来酝酿。
真正断开的,在楷书中比较常见。楷书中虽然把每一个字都是独立的,但是字与字之间年内在的神韵气息是断不开的。
但是行书和草书也不是完全的粘连在一起的,相互之间还是有断开的时候。一般而言,粘连也就粘连两个字,再多就不太常见了,除了王献之的书法,大概很少有连续粘连书写的。
这就是对行草书中“笔断意连,字断气连”在书法中章法、结构、笔画三个层面的考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笔断意连,是一种形不贯而气贯的取势方法,字与字之间没有明显的呼应关系,也没有游丝相连,但每一字末笔在回锋收笔时藏锋蓄势,使其与下一字的首笔呼应。
这种方法,王羲之运用得最为得心应手,前人评《兰亭序》“似奇反正,若断还连”,正是指的这种取势方法。
楷书也要讲究行气,点画之间、字之间虽笔断而意连,只是表现得十分隐晦,不易被人察觉罢了。
如图,《得示帖》中第一行五字和“雾故也迟”四字,虽字字相断,但血脉贯注,十分流畅。
古人不主张草书作连绵缠绕之势,唐人摹王羲之的草书墨迹,字与字之间笔断意连,偶有两字相连,十分简练。
怀素的《小草千字文》《论书帖》及米芾的草书都吸收了这种“笔断意连,字断气连”的方法。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一起学书法,草书的条幅、对联怎样写才能巧夺天工?
对联没有书法作品那么要求严格,但是也是书法创作的一部分,整体要求视情况而定,如果是中堂等比较重要的地方悬挂,则需要与中堂相匹配,艺术性要求要很强,而普通的对联,如春联,红白喜事用的对联则要求比较简单,写的不丑,能看,相信不会有人说什么。
应该说没有所谓的巧夺天工,唐代孙过庭书谱有: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一个书家文化底蕴很重要。当然既然是写条幅和对联在章法安排上是要做处理。先说一下条幅,条幅有三尺、四尺、六尺等要书写多少的内容来选择多大的尺寸,接下来就要先通篇考虑一下布局,定定神可下笔了。书写过程中要讲究用笔 、用墨、虚实结合、疏密有序,有法可依有度可寻率性而书!草书不可一味追求速度少了变化与提按!
再来说说对联。对联可分好多有五言、七言、九言等等。书体可写篆书、金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章法上因书体不同多少会有差异。但主要思路是相通的。书法创作切记不可求奇求怪以博人眼球去创作,需根植传统而后力求创新!
关于这个问题,我不想和其他同道一样引经据典,说的文绉绉的。今天我们通俗一点说让更多的人都能明白。形象的说“楷如站,行如走,草如跑”,这个跑字不仅仅指的书写速度快。而是变化中的动感动态,像舞蹈,武术。
草书写好了是鲜活的动感的。或急或缓,或快或慢,大开大合。起舞弄清影,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抒情与共鸣,观者与作者可以产生心灵上的互通。我们欣赏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便能寻味其中的美妙,形象地感悟到作者当时的情绪与心境。
都说草书最抒情,这句话有相当的道理。然而草书取“势”为胜,势者因气而生,所谓气势也。观乎一副好的草书作品,入眼的第一感觉就是它的气势。顺上而下,连贯而不断,长峰蓄墨一气呵成,美哉快哉。既然顺势而为,连而不断是草书的最佳表现形式,那自然纵向条幅要比横幅好得多,尤以大草和狂草更适合纵向条幅书写。
当然,这必须依托扎实的基本功和对草书独到的审美,提前的谋篇布局等等,纵向条幅在谋篇构图中要打好腹稿,上下结体大小连带关系,左右行距正斜依让,用墨轻重笔画粗细,或疏或密大胆留白,疏能过驹,密不透风,轻若风吹柳,重似山坠石。
基本功加精心设计加临场发挥,加胆大心细,是写出巧夺天工作品的前提,也就是书法家说说的偶得之作,妙品绝品耳。这也是我多年积累验证,供大家商榷。谢谢!@火山小视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联字的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联字的草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