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安碑林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西安碑林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颜家庙碑是什么字体?
颜家庙碑是颜体楷书。
《颜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是颜真卿为其父亲颜惟贞镌立,撰文并书,唐代篆书名家李阳冰篆额。镌立于唐建中元年(780年),碑高338、1厘米,宽176厘米。二十四行,行四十七字。碑侧各六行,行五十二字。碑后有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准重立时的跋文。原碑现***安碑林。
草圣张旭草书冠绝天下,那么他的楷书如何呢,有没有代表作品?
谢谢悟空官方邀请!
唐人张旭的草书写的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书法史上被尊为草圣的只有一人,此人也姓张,就是东汉的张芝。张芝是草书的创造者,张芝才是真正的“草圣”,王羲之、王献之和张旭、怀素学草书,都是师法张芝的草书。
上图为张旭的楷书。观张旭的楷书,既有钟繇、卫夫人楷书的元素,又有王羲之楷书的影子。由此可见,张旭的楷书是师法钟繇、卫夫人和王羲之的楷书。通俗的说,张旭的楷书是有根有源的,都是从历史上的楷书高手那里学到的。
张旭的楷书代表作为《郎官石柱记》。“张旭的楷书,其楷势精劲凝重,法度森严,雍容闲雅兼而有之。” 以上是古人对张旭的楷书的评价。
上图为张旭的楷书。张旭的楷书,笔法和字法严谨,用笔老辣,点画精道,楷势表现强烈,字字有生机,字字有神***,每个字都向世人传递着书法精神,且有较强的艺术观赏性。
我认为,张旭的楷书可学之!学楷之人若有兴趣,不妨学学张旭的楷书,把张旭的楷书学好了,也会成为楷书苑里的一道风景的,并且还会出现千人千面的楷书风格和楷书作品形式,从而打破千人一面的楷书创作庸俗的格局。
书法的基础是文学修养。每个人不同。学到深处是天生的性格和文学修养的结合。不是某个人的草书,行书,楷书的表现。其实就是性格加文学修养,加基础笔法(毛笔的使用技巧)。发挥的好就是好作品,这要看欣赏的人修养如何,是否和作者的认知度相符。能够流传的作品必有其流传的原因。
诚谢邀請:有、可能是唐张旭唯一的楷书、唐陈九言撰文、张旭书唐***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立在陝西西安碑林、全名《郎官石柱记》亦称《郎官厅壁记》、本人近期也在学临习中、下期也发我的临帖日课、謝謝各位🌹🌹
张旭可是唐代三绝之一草书名星,一代宗师被后人尊于草圣。他的楷书代表作为:《郎官石柱记序》又称《郎官厅壁记》。由唐陈九言撰文,张旭书。唐***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立,在陕西,西安。
笔法取虞世南,欧阳询。严谨,俊朗,舒适,潇洒不失严正,大气之中有活泼之态。黄山谷平价他,唐朝正书无出他右。他的楷书好不好其实,从他成就了四大楷书之首的颜真卿便可见一斑了。
从这些左证中了解到,张旭不但卓越狂草而精通正书。使我们联想到练书法完全可以,兼修几体是相扶相成的,使技法更全面。对于书法入门有先从隶书或篆书入门的说法,楷书一定要扎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勤礼碑是书丹上石么?
勤礼碑不是书丹上石。
《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写的神道碑,为颜真卿晚年楷书的代表作。此碑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年)立,民国十一年(1922年)10月在陕西西安出土,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颜勤礼碑》四面刻字,现存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38字,碑侧有5行,每行37字,碑文追述颜氏祖辈功德,叙述后世子孙在唐王朝的业绩。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结体端庄大方,宽绰舒展,拙中见巧;气息浑厚雄强,生机郁勃,代表盛唐审美风尚
颜真卿多宝塔碑作时间?
此碑首题“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正书三十四行,每行六十六字。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现藏于西安碑林。 楷书,高285厘米,宽 102厘米,此碑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史华刊石。天宝十一年(公元 752年)刻於陕西兴平县千福寺,今存西安碑林。《多宝塔碑》是颜真卿早期的代表作品,为后人初学书法的极佳范本。但是,此碑并没有形成颜真卿宽博雄浑的风格特点。
此碑用笔笔笔藏锋、笔笔回锋,结构疏密匀称,风格严谨庄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安碑林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安碑林楷书字体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