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字体草书行书写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字体草书行书写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幅书法作品,不能同时出现草书与行书。对吗?
草书作品中偶尔有个别的行书,在行书作品中也会偶尔出现连笔的草书,这主要是为了体现出作品的节奏感。
实际创作中,写草书也不可能一直飞动不停,在飞动使转变幻中会有停歇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行书。行书的字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但这个个体必须是偶尔出现,而后仍以草书为主创作下去,使作品气息流畅。这看似矛盾,其实是对立的统一。
形象的比喻行书是走,草书是跑。在起步时虽然脑子想的是跑,但肢体上肯定不会太快,行的成分大一些,而后加速才变为跑。以草书创作的作品在行云流水的使转变换中,草书是主题,主旋律,节奏体现的是快。但不可能一快到底,比如跑步,遇到转弯必须减速,不减速就会因离心力而摔倒,这个时候减速在书法创作上就体现出疏缓来,写出的字就是行书。但行书不可太多,太多就偏离了草书创作的主题。所以说草书中有行书。在创作行书时,以行为主,但为了生动,气息的衔接会出现连带、牵丝,这个时候的字,便有了草书的成分。也是这个道理。
個人之見,草書她是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她是中國獨有的藝術瑰寶,最能表達書寫者內心深處情感的變化。草書是公孫大娘舞劍,行書是公孫大娘舞劍中的一瞬間的一個亮相動作。可以用,但在一幅作品中不能用之過多。
一幅书法作品,不能同时出现草书与行书。对吗?题主的这个问题不太严谨,如果单纯按照提问来进行回答,一幅书法作品中不能同时出现草书与行书,对吗?回答是:错的。
图片:淡墨秋山诗帖
之所以说这个提问的回答是错的的原因是行书字体中包含着行楷和行草两者,而行草字体跟草书字体相比是没有严格的分界线的。因此,倘若一幅以草书字为主体来创作的书法作品其里头是可以同时存在草书字体和行草字体的。
图片:米芾《乡石帖》
我们现在一般将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两种,当然,也有人可能将它分得更为细致为:章草、今草、大草,其中今草也称为小草,大草也成为狂草。
图片:丧乱帖
行书我在上面已经有说过,它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字体,这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看所含笔法的多少而定,若含楷书笔法多的,就成为行楷,反之,含草书笔法多的就成为行草。
不对,一幅书法作品同时出现草书和行书称为行草书,是最常见的一种书体,约占书法作品总量的百分之八十。
纯写行书的,也偶见个别草书,以增加流动性。
纯写草书的,就一定要加入行书,因草书字数不够使用,必须以行书代替。
除此之外,还有写隶书加入篆书的,写大篆加入小篆的,在书法作品都是常有的事。
一件书法作品,抛开落款不谈,就正文而言,还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1、一般而言,篆书、隶书和其他书体不宜混用,而楷书、行书、草书三者之间,讲究则没有那么多。
2、照理,楷书作品都应该一笔一画认真书写,但中间杂以少许行书,更能增加作品的灵动。
以《九成宫》为例,这一以法度严谨著称的楷书经典,在一笔一画中,偶尔穿插了一些灵活的行书,顿时让拘谨的书法多了许多飘逸。
3、而行草、草书本就没有严格的区分,一件作品中行书与草书交织在一起,本就是极正常的事。
以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例,开头尚且是相对端庄的行书,随着作者情绪的发展,书写越来越快,终于在最后三行发展成为跳跃的草书。
4、楷书、行书、草书也会出现在同一件作品中。
颜真卿曾写过一件“奇作”《裴将军诗帖》,作品中楷、行、草杂糅在一起,惊世骇俗。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一起学书法,草书的条幅、对联怎样写才能巧夺天工?
应该说没有所谓的巧夺天工,唐代孙过庭书谱有: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一个书家文化底蕴很重要。当然既然是写条幅和对联在章法安排上是要做处理。先说一下条幅,条幅有三尺、四尺、六尺等要书写多少的内容来选择多大的尺寸,接下来就要先通篇考虑一下布局,定定神可下笔了。书写过程中要讲究用笔 、用墨、虚实结合、疏密有序,有法可依有度可寻率性而书!草书不可一味追求速度少了变化与提按!
再来说说对联。对联可分好多有五言、七言、九言等等。书体可写篆书、金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章法上因书体不同多少会有差异。但主要思路是相通的。书法创作切记不可求奇求怪以博人眼球去创作,需根植传统而后力求创新!
关于这个问题,我不想和其他同道一样引经据典,说的文绉绉的。今天我们通俗一点说让更多的人都能明白。形象的说“楷如站,行如走,草如跑”,这个跑字不仅仅指的书写速度快。而是变化中的动感动态,像舞蹈,武术。
草书写好了是鲜活的动感的。或急或缓,或快或慢,大开大合。起舞弄清影,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抒情与共鸣,观者与作者可以产生心灵上的互通。我们欣赏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便能寻味其中的美妙,形象地感悟到作者当时的情绪与心境。
都说草书最抒情,这句话有相当的道理。然而草书取“势”为胜,势者因气而生,所谓气势也。观乎一副好的草书作品,入眼的第一感觉就是它的气势。顺上而下,连贯而不断,长峰蓄墨一气呵成,美哉快哉。既然顺势而为,连而不断是草书的最佳表现形式,那自然纵向条幅要比横幅好得多,尤以大草和狂草更适合纵向条幅书写。
当然,这必须依托扎实的基本功和对草书独到的审美,提前的谋篇布局等等,纵向条幅在谋篇构图中要打好腹稿,上下结体大小连带关系,左右行距正斜依让,用墨轻重笔画粗细,或疏或密大胆留白,疏能过驹,密不透风,轻若风吹柳,重似山坠石。
基本功加精心设计加临场发挥,加胆大心细,是写出巧夺天工作品的前提,也就是书法家说说的偶得之作,妙品绝品耳。这也是我多年积累验证,供大家商榷。谢谢!@火山小视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字体草书行书写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字体草书行书写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