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毛笔书法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楷书毛笔书法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练书法楷书选什么字体好呢?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楷书入门,常人一般是从唐代楷书开始,唐楷比较规范化。但是唐楷书的笔画当中增加了很多程式化、装饰性的笔画,有时写起来感觉用笔不够自然,估计这也是题主不喜欢唐楷的原因吧。
那么楷书写得比较有韵味的,一种是写晋人王羲之与钟繇楷书;一种是写魏碑。这两种艺术性比较强,唐楷实用性比较强。我认为初学比较好的是写王羲之的楷书。
“书圣”王羲之的楷书,历来被奉为神品,是欧、颜、柳、赵四大家的师祖。《寒山帚谈》指出:学楷书而不学晋楷,就学不成楷书。当然,学王羲之楷书的难度要大于唐楷,这是肯定的。
我推荐的这本王羲之楷书,将王羲之楷书结构进行了解析和技法总结,不用自己再去摸索,对于自学者来说无疑大大降低了难度。特此分享,希望对书友们有所帮助。
更多书法技巧与精彩内容,请关注【麓风轩】
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楷体很多,唐就有欧颜柳赵四大家。也是楷书的最高峰,但唐楷也有些问题,不是说唐楷不好,而是学唐楷的人再从唐楷中走出来比较困难。有些人甚至写一辈子书法,到最后还是在学,没有自己的模样,学唐楷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学书法的人来说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想学楷书,先到书店去,把那些楷帖都翻看一遍,选出你自己喜欢的一种,深读深模深临,有走出的可能。
另外,学书法的人要多看书评。现在书店很少有书评,原来出版的书评都在较大的图书馆里。可以去借阅。这样对书法的认知会有很大好处。
最后说一句,书法不是书写。书写的要求是清晰准确外加好看。书法是利用汉字为语言符号的给人以美感的艺术创作。不能把书写与书,法混为混为一谈。否则就没有书法这一说了。
我一贯主张选自己喜爱的字帖练,能增加兴趣和动力。但是我还要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供你参考。现在流行学欧楷。欧楷的特点是简洁、明快、秀雅。其笔法单一,比较好学,见效快。但是,由于笔法单一,想创新也难。柳体虽脱胎于颜体,但是字体挺拔、劲健。其特点是笔画平直,练习后容易手腕僵硬,以后不易往草书上过渡。我认为学习颜体比较好。颜体字体宽博,小楷,大字皆宜。特别适合将来写榜书,字体比较厚重。字越大体势越雄健大气。颜体笔法丰富,曲画较多。能锻炼手腕的灵活性。以后向草书过渡比较容易。另外,颜体有三个变化过程,《多宝塔》规矩、俊美;《勤礼碑》点画用笔变化丰富,《家庙碑》厚重,方整;《麻姑仙坛记》古拙,老辣。完全体现了从青年到老年的用笔和风格的变化过程。最后是人书具老。人们常说学书当学颜,这应该是经验之谈。若不对,一笑置之。
我认为选择唐以上的比较合适,因唐以上的楷书没有程式化,所以对自己以后的发展空间会大,欧,柳都太过程式化,规范化,后人以其为范本的基本上只能越写越死,没有多少灵性与生气,写出的作品都很刻板,颜、赵中还是可以吸取不少营养,所以唐以后以欧为范本的,写得再怎样都很难受到圈内推崇,最多是拿来做做启蒙,特别是今人写的欧这一路字,劝大家千万别碰,再怎么用功都是徒劳,写出的作品只能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与艺术感觉,耽误时间乱费材料!
这个问题确实是书法入门时广大书友普遍会问的问题。
我认为字体的选择要考虑如下几个重要因素: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鲁公、柳公权、赵孟頫等等,都是历史公认的优秀楷书,都可以作为入门选择,问题是您觉得哪种字体特别喜欢?
虞世南楷书《破邪论序》
欧阳询《心经》
颜真卿《多宝塔碑》
练好楷体字,是不是练毛笔字就容易了?
练好楷体字不等于毛笔字就会写的好。
一个说法。怎么叫练好楷体字?书法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练好一种字体,可以说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不少的书法家,一生只攻一种字体。如果把楷体字写到极致,那肯定会成为一代大家。就怕写了一段的时间,自认为写的不错了,骄傲自满,再无寸进,那就不会称作练好了。
另一个说法。楷书应该说是写书法的一项基础。它是准确掌握字型、架构、运笔等技术的一个良好的途径。但这些东西都掌握了,不等于你能把行、草、篆、隶都掌握了。其他的字体其在书写的章法、结构、运笔等是有区别于楷书的。都需要一年年的积累,把苦功下足才能有所进步。
第三种说法。书法不一定必须从楷书入手。个别的人从隶书入手,照样成为一代大家。这要看人的天赋和下的苦功。
最后我要说的是,不要问练哪种字体,也不要在方向上有所纠结。取一本古贴,报着一个终生不变的目标,拿出恒心,一定会有所成就!
书法的基本功骨力、筋力、节奏。在楷书煅练中可获得。就像武术基本功,先练筋骨,力量,练到身体至刚至强。然后再练柔,快速灵敏的反应,动如脱兔。在实战中容易成动。
写楷书要求笔笔力送到,下笔沉着,同时也练了腕力、臂力。
写楷书要求笔笔精到,端庄工稳,培养人的细心和耐力。
练楷书相当于练武术先把内在功力练好,让身体强壮。再此基础上练行云流水运笔较快的行书。相当于练武术后期练柔、练速度的动若脱兔。功到自然成。
南宋书家张即之,初学唐代名家碑帖,后学米芾和汉隶。用笔劲道、果断。结构严谨生动。《宋史》中称其"大字古雅遒劲,细书尤俊健不凡。″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上图书法作品为张即之书。)
“ 学书在法,其妙在人”。真正练好楷体字,再练行书、隶书、篆书、草书都有帮助。
1、学行书之前练习楷书的目的是让初学者快速掌握软笔书法书写的技巧,并打好扎实基本功。能培养书法学习者的兴趣,在学习楷书的过程中成功获得成就感。掌握基本笔法、字法及书写节奏,有力于书写行书更流畅美观!直接练习行书往往使得书法学习者找不到学习的方向,找不到学习书法的窍门,所以通常建议学习行书之前先学习楷体字。先学会走,才可能跑起来。
2、不同的书体笔法字法都有区别。虽然说无论哪种书体中锋用笔千古不易,属***,比如隶书的字法、外形结构和楷书有很大不同。篆书在掌握结构对称的同时,几乎是笔笔中锋。当然草书会有草书草法,不能随意造字。但是和楷书书写也有相通之处,古人讲:作真(楷书)如草,作草如真!
3、【毛笔字入门基本要领】要想写好毛笔字必须掌握好笔法和字法。
(1)执笔:
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五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适当高度),保证笔杆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无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无名指把笔往外推。握笔时要如古人所说:“令掌虚如握卵”,这样便于运笔。学书要经常练习握笔、钩回、推出和旋转笔杆(加上腕的作用)练习画直线和弧线。执笔的高低和是否悬腕、悬肘,由所书字的大小来决定,小字低执,枕腕;大字高执,悬腕;再大则需悬肘。
(2)字法:
我是一人。 这个答案真的非常容易引起纷争。
这个问题真的非常容易引起争议,写好楷书就能写好所有了吗?
当然不能,欧阳询的楷书现在是最受欢迎的楷书。
然而欧阳询的行书和草书,评价如何呢?
上图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对欧阳询的行书和草书历代评价并不是特别的高。
关于这个问题,很容易关联到田英章先生。
田英章先生毛笔楷书,学习的人非常的多。
练好楷体字,在练别的字体就容易了?
首先练好楷书的好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楷书怎样才能称其謂“好”?古代书法家真正写好楷书的也是极少几人而已。比如王羲之、锺繇、欧阳询、颜鲁公、褚遂良等几位楷书大家,他们的字是后人学习的范本,临他们的帖子写几年还是门外汉的大有人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写字的人都认为楷书最容易学,有这样想法的学书者是走误区了。因为对楷书的研究不能深入,只停止在字的表面是学不好楷书的,中国书法公认的两种书体最为难写,一是楷书(古人也叫[_a***_]),二是草书。
不要以为把楷字写的平平整整就是好字,这种字严格讲也只是得其点画耳!
当然写好楷字在学写别体是容易了一些,但是必须是写“好”楷书的基础上才能作到。
谢谢邀答,一管只见方家教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毛笔书法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毛笔书法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