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硬笔字体笔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楷书硬笔字体笔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硬笔楷书如何做到笔画是斜的而字不斜的平衡感?
第一点,纸摆正了写,持笔手、身各部自适其正。尽可能松适,无紧张处是不可能的。肘部、执笔的手指会“过分”紧张,这需要体认而适之。一句话,舒适自然,整体协调,无过无不及。怎么样,象太极拳吧?!有人会说,扯远了吧!不远。其实《易经》就是这样的。练字写字与书法不一样,是陶冶性情的。什么是“写字陶冶”?通过、经由书写的方式潜移默化规范书写者的心性及行为。常见某某书经几载等。象不象佛教的律宗?象不象儒教的“*非礼勿*模式”?对!它们本质上是一致的:经由外部事物(对象)来影响本身。还有一种由内及外的模式,因自身的“正”(身正、笔正、纸正)而影响外物(写字),现在,大家该知道柳诚悬是什么态度了吧?总体上,相互影响。这就是为何要“正”。为何讲舒适?舒适的正才能长久,跑过马拉松的、搬过砖的人一定有体会。以上辨证出自《易经》。
第二,结构学。这个大多数人都知道,但,做不来。结构美学或构图,这点要冒众讳提“丑书”。凡是方斗、尺幅、多字的“丑书”作品,从构图美学上看,是不一样的,何况还有笔力雄浑的。这样的一幅“丑书”如同一个单字,单字的正与不正,整幅的正与书写符号(如同字的笔画)的歪斜。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正斜、平衡的设计与安排,我认为是恰当的。
第三,斜肩。具体例字《得长风帖》中的“中、崩、還”三字。中字最难,我用的方式为多次摹写及结构分析。多次摹写可以使你掌握具体形态并印证你的结构分析,而结构分析会提供你运用的认识。中字,斜竖点,注意角度不是垂直的(多少度?);第二笔横折(转法非折法)横的水平角度、横画与竖点的虚拟搭接处在竖点上的位置,最后两笔是个十字形(基本上是正的)。这是结构分析举例,其他字如“可”等,网上应该有多,不论。多摹写,以行为提供认识;然后是组词组句,即集字如怀仁集圣教。这个不难!至于说到补救,要多读帖,拿古人的东西为我用。此仅举一例,看怀素欲跌是如何救的。
奇字末笔。 第四,这是最要命的一点了。用毛笔写小字,至少有提按粗细的运用。钢笔硬笔则没有,要说美工笔,效果如同毛笔侧锋,锋对面全是锯齿。如问题所述的,斜肩歪倒如何正之,《十七帖》里有全部答案。问题那是毛笔写的啊!《十七帖》的笔短意长,用钢笔好象还没人写过。不过,在下还没试过呢!嘿嘿。我提倡钢笔横、竖起笔用藏头类似隶法,收笔可驻顿或驻藏回。优劣点与钢笔特性与顿起笔之间的关系、比较,自然会有人去做,我不关心。曾有网友问过如何是藏头起笔,在此回,以了遗憾。
藏头起熟练后可以不见起笔,图片上是故意大动幅的。最后说一句,我只是个写字怡情的,不懂书法。想写就书七八行,管他龙蛇破不破壁出。
最后第二句,给大家看看我用的笔。非广告。最后第三句,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欧楷如何写好笔画的细微表现?和笔的关系大吗?
我也是刚学习欧楷,作为初学者,我还没有资格很全面和透彻的回答这个问题,只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发表一下个人的浅见,请勿见笑!我觉的欧楷是欧,颜,柳,赵四大楷书名家里面法度最严的,有欧揩深如海之说,所以它到笔画的要求也是最苛刻的,来不的半点马虎,点横撇捺都有它特有的法度特点,要想写好它需要付出比其它书体更多.更艰辛的努力和付出才行。除了热爱和不懈的练习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至于笔的关系我觉的倒不是太大,一般用好点的兼毫毛笔即可!一己之见,抛砖引玉,另附自己的作业,请大家不吝赐教!
不管是毛笔字还是钢笔字,如果要表现线条的粗细和灵动,就必须要对应的笔才能体现;同时跟用笔也有很大的关系,要注意提按、转折,快慢轻重等等。这只是代表本人的一点拙见。不当之处,请斧正!
练好楷体字,是不是练毛笔字就容易了?
练好楷体字不等于毛笔字就会写的好。
一个说法。怎么叫练好楷体字?书法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练好一种字体,可以说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不少的书法家,一生只攻一种字体。如果把楷体字写到极致,那肯定会成为一代大家。就怕写了一段的时间,自认为写的不错了,骄傲自满,再无寸进,那就不会称作练好了。
另一个说法。楷书应该说是写书法的一项基础。它是准确掌握字型、架构、运笔等技术的一个良好的途径。但这些东西都掌握了,不等于你能把行、草、篆、隶都掌握了。其他的字体其在书写的章法、结构、运笔等是有区别于楷书的。都需要一年年的积累,把苦功下足才能有所进步。
第三种说法。书法不一定必须从楷书入手。个别的人从隶书入手,照样成为一代大家。这要看人的天赋和下的苦功。
最后我要说的是,不要问练哪种字体,也不要在方向上有所纠结。取一本古贴,报着一个终生不变的目标,拿出恒心,一定会有所成就!
书不择笔,其理大同。书法修养是一种本事,也是见识学识与文化,书写是才情的展露,而笔只是书写过程所使用的工具。因此,书法之妙在人不在笔。
硬笔楷书底子好,对毛笔书法肯定是有助益的。但由一种书写工具,转变为另一种工具时,需要适应与熟悉的过程。毛笔以柔求刚,硬笔以刚求柔,一般意义上,毛笔笔法的内涵更大,起点也相对更高一些,适应与熟悉的时间也更长一些。
抱庸认为,技法的东西,都是可学的,不必把毛笔书写想得过于玄妙高深,只要硬笔字能写好,理论上毛笔字也一样可以学好,反之亦然。熟悉用笔的过程,取决于勤奋与天赋,人人都像米元章那样八而出锋随心所欲,也是不太现实的。无论是由硬笔转入毛笔,还是一直写硬笔,都是没有上限、没有终点的修行,书法的提高,一是靠勤奋练,二是靠耐心养,要写出味道不是很难,要写出气象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 学书在法,其妙在人”。真正练好楷体字,再练行书、隶书、篆书、草书都有帮助。
1、学行书之前练习楷书的目的是让初学者快速掌握软笔书法书写的技巧,并打好扎实基本功。能培养书法学习者的兴趣,在学习楷书的过程中成功获得成就感。掌握基本笔法、字法及书写节奏,有力于书写行书更流畅美观!直接练习行书往往使得书法学习者找不到学习的方向,找不到学习书法的窍门,所以通常建议学习行书之前先学习楷体字。先学会走,才可能跑起来。
2、不同的书体笔法字法都有区别。虽然说无论哪种书体中锋用笔千古不易,属***,比如隶书的字法、外形结构和楷书有很大不同。篆书在掌握结构对称的同时,几乎是笔笔中锋。当然草书会有草书草法,不能随意造字。但是和楷书书写也有相通之处,古人讲:作真(楷书)如草,作草如真!
3、【毛笔字入门基本要领】要想写好毛笔字必须掌握好笔法和字法。
(1)执笔:
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五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适当高度),保证笔杆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无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无名指把笔往外推。握笔时要如古人所说:“令掌虚如握卵”,这样便于运笔。学书要经常练习握笔、钩回、推出和旋转笔杆(加上腕的作用)练习画直线和弧线。执笔的高低和是否悬腕、悬肘,由所书字的大小来决定,小字低执,枕腕;大字高执,悬腕;再大则需悬肘。
(2)字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硬笔字体笔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硬笔字体笔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