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甘肃的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甘肃的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种像汉字又不是汉字的文字,是哪里的文字?
是西夏文字,整体全部被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收藏,我国有一个姓金的研究人员认识,说要查看全部资料还要去俄罗斯用照像机,一页一页的拍下来,才能带到国内来研究。
敦煌莫高窟的文物是1908年被英国人用及低的价格在王和尚手里买去,后来日本人也去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文物。再后来俄罗斯人就到西夏王陵遗址把西夏时期的文学盗挖出来带回去了俄罗斯。
西夏文,又名河西字、番文等。 是党项人李元昊称帝前,命大臣野利荣仁创制。 是记录党项族语言的民族文字。并在西夏境内作为国字广泛流传。1227年蒙古灭亡西夏。之后随着党项族逐渐消亡,西夏文也称了死文字。
由于元代未修西夏史,文献记载的缺乏。使西夏的历史和文化面貌十分模糊。直至20世纪初,以科兹洛夫为首的一只俄国探险队,分别在在1908年、1909年在黑水城遗址大量的西夏文文献和其他文物,并席卷而走,至今仍藏在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和冬宫博物馆。其中西夏文文献有20万面之巨。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也在黑水城发掘大量的西夏文文献和文物,现文献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文物则藏于英国国家博物馆。法国人伯希和也从敦煌掘走一大批西夏文文献和文物。瑞典人斯文赫定、日本人大谷光瑞先后都从中国获得数量不等的西夏文献。
1917年在灵武县发现共约8000面的西夏文献,其中大部分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另一部分藏于故宫博物院,一部分流失至日本。1940年代,张大千在莫高窟北区发现一批西夏文献,后流失国外,先分别藏于日本天理图书馆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图书馆。
此后又在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零星发现一些西夏文献。
西夏文属于表意体系的方块字,共有六千多字。因是仿汉字而制,多由横、竖、撇、点、捺等笔画构成,斜笔较多,四角匀称,字体饱满。笔画多在十画上下,笔画顺序和书写方式与汉字相同。西夏文书写也分楷书、行书、草书、篆书。楷书用于刻印和工整的抄写,行书和草书用于手写,篆书仅见于碑额和印章。
西夏文可分为单纯字和合体字两大类。
兰州大学书法家?
兰州大学的书法家有:田英章和吴三大。
田英章,字存青、存卿,1950年生于天津,书法家。历任***院任命书写员、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主任、书画人才资格审定委员会执行主任。
吴三大,原名吴培基,号散木,祖籍河南温县徐堡乡北香寺村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擅长楷书和行书。作品曾在日本展出,获得国内外的广泛赞誉。
好奇的想知道我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有哪些经典的书法作品?
五胡十六国实际就是西晋晚期到南北朝初期的历史结段,大致139年时间,优秀的书法作品有
三国魏,钟繇,楷书之祖《宣示表》,《荐直示表》等等
王献之《玉版十三行》,《鸭头丸贴》
卫夫人,月仪贴索靖,平复帖陆机。
南北朝,《张猛龙》,《石门铭》始平公造像等等。
哇呀呀,好可恼!
一觉醒来,不意被题主这一顿神绕差点儿绕晕过去,弄什么不好,偏偏给俺来这五胡十六国,险一险就着了道儿,陷到里头拔不出来。若不是有几分根底尚在,险一险就被绕得五迷三道,云雾山中去了。
后来仔细一思量,却原来是题主使的障眼法。也不得不说,题主此题恁般巧妙,既帮你回顾了历史,又让你找到了解题路径,好狡黠😋😋也好手段👍👍
咱家就按这历史的思路一路捋下来,好在咱家也不是绝对的底儿潮,不然的话真就整个儿目瞪口呆哏屁着凉了。
却原来,司马炎在代魏立晋以后,就宣告进入了又一个历史动荡时期,接二连三的发生了诸般社会动荡。先是兄弟阋墙,堡垒从内部破功,八王作乱甚嚣尘上,搞得好端端的大一统局面为了皇权之争顷刻之间分崩离析,各自为战。
原本就满怀觊觎的各氏胡族,趁着这夜黑风高的烽火硝烟,便开始了大举兴兵入主中原的勾当。
当时的五个主要胡族:匈奴、鲜卑、羯、羌、氐等厉兵秣马,蠢蠢欲动,终至中原一场大乱,诸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了历史上最最凋敝无光、却又最最频繁更迭的五胡乱华闹剧,整个国家处于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的战乱之中。其间经历了约135年光阴,自刘渊建汉、李雄立赵起始,到拓跋焘举兵灭北凉止,其间计有:前赵、后汉、前秦、前燕、后秦、后燕、北燕、西秦、南燕、前凉、后凉、南凉、西凉、成汉、大夏十六个朝代,历史年代划分为公元304年─公元439年。
这段时期虽然东流西窜,战乱频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但延轶的魏晋风流仍在继续,还有一批坚守者固持操守,清音雅尚,不同凡响。
而最最关键的,还是钟太傅此去不远,余韵优高,影响犹在;当世二圣临朝,父子双响,双悬日月照乾坤。
这里的所谓“二圣临朝”,并非如武则天、李治二帝称制,而是书法史上诞生了父子双璧──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双峰并峙,共熠乾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甘肃的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甘肃的楷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