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风硬笔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风硬笔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诗词文章都怎样赞美楷书之美?最喜欢赞美的书法是哪些书法?
谢谢悟空邀请!"东坡云大字当使结密无间,此非榜书之能品,试观《经石峪》,正是宽绰有余耳!″这是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对楷书《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的赞美之词。
它是摩崖石刻,在山东泰安泰山,字有二尺大。字体在楷隶之间,线条圆浑而含蓄,宽博厚重。拙趣横生。
清何绍基赞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在《东州草堂文钞》中道:"都尉此书逼真家法,握拳透掌,模之有棱,其险劲横轶处往往突过乃翁。″
欧阳通是欧阳询第四子,世称"大小欧阳″。《道因法师碑》正书,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此碑骨力劲健,含隶意。结字宽扁。既有家父韵味,又有自己独到之处。
唐张怀瓘赞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曰:"美人婵婵,似不胜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
此碑由唐高宗李冶撰文,褚遂良书,正书,二十行,行四十字。在陕西西安慈恩寺的大雁塔下,字体灵动遒劲,瘦硬通神,杂有行书笔意。圆润而不纤弱。
楷书怎样写出"古意"?
这个问题非常好,问到了问题的关键。楷书作为四大书体之一,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但是楷书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并不是想象的高,从各大综合书法展览来看,大多数书法作品还是行草。两个原因,一是行草书变化多,容易形成自己特点,二是很多人有固定思维,认为楷书就是唐楷的样子,比较规矩死板,不容易出新。
那么楷书的出路在哪里?如何才能写的有古意呢?愚认为,一是要拓展眼界,对楷书要有全面的了解,楷书发端于魏晋时期,到唐代发展到高峰,要有古意最好从魏晋去找源头,林散之先生说过学楷书要学晋人小楷。两晋时期以二王为首的书法家的小楷端庄典雅,有大量的优秀作品,大家都可以师法。
而北朝的北魏等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佛教石刻和碑刻墓志,风格独特,面貌多样,通过深入学习较容易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魏碑风格楷书作品,这也是近几届书法国展魏碑作品大量涌现的原因。
二是要参考唐代以后书法大家的楷书创新思路。唐代楷书发展到极致,主要原因是唐代人推崇楷书,但后人在颜、柳、欧等大家的楷书基础上再创新难度是很大。如果只是简单的模仿,楷书就将失去其艺术性和独特性,变成了美术字。启动先生就很推荐智永真草千字文里的楷书,可以开拓思路。
锋遒劲的用笔正是古法体现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了解商、周、战国时代的书法,其中包括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等。 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是用于记事、占卜的。
在当时的书刻过程中已经初步具备了艺术美的因素。
甲骨的书刻过程是力求平整。由于是锲刻文字,所以表现出一种刚劲有力的感觉。其笔迹的粗细,字形结构疏密等都表现出中国书法的基本法则和美的意境。其后期的甲骨文一般字是比较小的,字的形态排例趋于端正,笔画虽细,但还是十分有力。
商代甲骨文的这些特征,对书法艺术的古法、古意开启了可贵的先河。
但是由于甲骨文的锲刻成分较多,在严格的意义上,这一时期的文字特征还不完全具备书写的特征,所以也不能把这一时期的法则看成是书法艺术的古法、古意的雏型。
在商代晚期随着铜冶炼技术的出现中国历史进入青铜时代,这时金文出现了。金文包括钟鼎及兵器上的铭文,钱币上的文字也在其中。这种文字之所以叫金文是指文字是在青铜器等金属上出现的。金文的出现在中国的书法艺术史上是最值得关注的。
据传此一时期的文字是书者用毛笔书就的,然后由铸工做模, 浇铸在青铜器上。正是由于有了书者和毛笔的参与,使书写代替了契刻,毛笔代替了刀削。
在当时铜器是王室和贵族的用具,因此已经被视为一种珍贵的艺术品,其上的铭文必然得以讲究,这样金文书写与铸造者们也就自觉不自觉地讲究美的造型及朴素的艺术追求。
中国书法艺术的古法及其古意等因素就开始被自觉地强调起来,铭文的文字从字法到行气、章法自觉地组合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以至于在兵器上,在铜钱币上这种美的艺术气息也十足地体现出来了。
行书的笔顺和楷书的笔顺一样吗?
当前,楷书主要是通过印刷技术书面交流表情达意的文字符号,但是,古今书家书写精美软硬笔楷书作品的也很多;而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相比较而言,草书艺术性高,而实用性相对不足。由此可见,楷书和行书主要在书写速度、实用性等方面有区别。楷书和行书笔顺原则上是相通的,但在写行书时为了书写的方便,笔顺“顺势而为”,打破了楷书的书写笔顺,一是借用草书符号,二是书写的便捷,三是更好地展现行书行云流水、快速、易识的功能,来传递信息,或供人欣赏。
1、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形体方正,笔画相对平直,可作楷模,是现在通行的汉子手写正体字。
2、行书的起源、种类。行书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书出现的时间大约同八分楷法差不多,而其形式也和八分楷法及以后的正书非常接近。“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3、楷书的笔顺规则:楷书书写笔顺一般规则为一是先撇后捺;二是先横后竖;三是从上到下;四是从左到右;五是先外后里;六是先外后里再封口;七是先中间后两边。这是楷书初学者在习字初期就遵循汉字规范,应当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4、行书打破楷书部分笔顺规则。
(1)先竖后横:“王”字从横横竖横调节至横竖横横,是非常典型的笔顺变更。“青”的头,“果”的中部,“草”的草花头等都会出现先竖后横的现象。
(2)先封口,再写里面:如“日”“田”。
(3)先竖弯钩:常见于竖弯钩作主笔时,“手”字改成撇竖弯钩横横。“乎”改成撇竖弯钩点撇横。“禾”改成撇竖横撇捺。主要作用是为了先写纵向主笔,保证结字平衡。
(4)“隹”字:过分常见,单独拿出来讲。“隹”字(及偏旁),改成撇点竖横竖横横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风硬笔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风硬笔楷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