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与草书对比的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与草书对比的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法:篆,隶,楷,行,草,用最简单的话描述这几种书体的特征?
篆书:高古线条均匀一部分象形一部分抽象,处在文字的转变期;而小篆标准统一规则,意义巨大。
隶书,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早期隶书,秦时期已出现隶书
第二阶段隶书的中期,大概文帝时期此时的隶书仍有篆形
第三阶段西汉中晚期这时的隶书已经成熟,尤其点、捺明显变多了。虽然偶见篆意的遗留,基本上和东汉时期的隶书写法上差不多。
楷书:隶书发展到后期的时候,去掉些许夸张的写法,等同楷书。用古词“法度森严”,一句话规矩要求比较多,但是又不能写死了像印刷字。
行书,楷书的快写,但是又不能用楷书的规矩来写,自成一套系统;虽是行书不能一味快,又要求有楷书的庄重感。
草书,江湖人士***必备利器之一、梳着大背头之二、身着唐装之三,颇有古人指点江山气势,云里雾里神秘莫测,也不想一想,古人草书写好的也就那几位,汉末张芝、唐张旭怀素、明王铎,剩下的皆是名家,这还是在社会上以繁体字为主的基础上才有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平常人看不懂,你说是啥就是啥?我无力反驳,虽有疑问击不中要害。
简体:中书协认为是俗体,正统地位的是繁体,就如同秦时期小篆是官方规定文字,而隶书是俗体,谁知隶书不断演化成楷体,而篆书成了古体。可知书法的未来是由下及上,上有太多的资本利益牵扯,下才是最自由的最有生命力的。
不好意思,书法的发展史就是文字的演变史,一两句是说不清楚,你的要求太高了,这都还没有说清楚,以后有机会头条再见,分段详细介绍,真喜欢书法还是自己探索,古人的路已到头,因为繁体已成古体。接力棒在简体,最好的结果是为后人试错,因为书法就是这么来的的!
各书体有不同书体,同一书体还有多种不同的体式。各书体的结构特征蕴含着疏密、虚实、展蹙、奇正等对立统一的关系,由此使汉字具备了造型上的艺术特性和美学上的欣赏价值。
篆书:
铁线润且圆,刚柔一身兼。
装饰匀称美,高挑是主旋。
隶书:
蚕头燕尾妙,方圆互相跳。
提按要夸张,势扁两边翘。
楷书:
方正是主题,规整讲平齐。
点划涵筋骨,端庄君子仪。
行书:
篆书体态质朴,隶书体态华贵,楷书体态端庄,行书体态灵动,草书体态流畅。
文字字体的形成,遵循的是便捷。如果从艺术性来讲,正书之中篆书的形态肯定比隶书和楷书更具有艺术性。篆书更接近物象。所以有“书画同源”之说。最初的文字,就是像绘画一样的线段绘制而成的象形文。
书体之态,千姿百态,岂能以一言而能详尽!项羽说:“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工与拙何损益于数哉”?社会之所以进步,是人类不断的追求完美。饮食由野果生食充腹变化精烹细制,装衣由御寒变成了礼仪时尚。文字乃道之根本,精研细修,穷一生之力尚未必能通解,简单的把五种书体描述出来,谈何容易!
初学者学楷书,选颜真卿还是柳公权?
根据我的体会,颜体和柳体楷书各有特点,颜体胖而柳体瘦:颜体丰腴饱满,而柳体瘦削骨感。对初学者尤其是少年儿童而言,颜体难度较大,所以我认为还是从柳体练起为宜,等到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练颜体也不迟。这样你的楷体毛笔字就会有骨有肉,胖瘦兼容,既饱满悦目又苍劲有力也。
都可以。
因为柳公权学的就是颜真卿。颜柳是一家。当然他们也有一些区别,有颜筋柳骨之说。颜体雍容大度 ,有庙堂之气。柳体俏拔铁骨铮铮。都是非常好的书法临本。
如果一定要选一个,建议学颜体,因为他从年轻时代的多宝塔到郭家庙,到老年的勤礼碑,严家庙,麻姑仙坛等,你在深入学习其中一个帖之后,在颜体范围内还有非常多的拓展空间。
最后建议你学书法,一定要找一个好的指导老师。现在一些网上教学也不错。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祝你学书进步,生活愉快。
颜真卿4岁时父亲去世,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二次拜师张旭,第一次被冷落,但他锲而不舍,终于得张旭真传,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气势,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颜真卿不但是位杰出的书法家,还是一位爱国的政治家,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英勇就义了。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书法遗产,也留下了高尚的人格。他的字刚劲雄浑,他的品德坚贞不屈,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佩。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是后人学书的重要碑刻典范,整体上整密匀稳,笔法方折丰劲,法度森严,秀丽多姿。他的字势挺拔,浑然天成。就象中国的太极,张弛有度,虚灵顶劲,一翻推拉动作后一顿发劲。可谓是用笔的宝典,给人一种庄重肃穆视觉特点,让我们在静静的临摹中悟道。
柳公权书法以楷书最著名,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上追魏、晋,下及初唐诸家笔法,又受到颜真卿的影响,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创造了自己的柳派。其遒劲的书体,可以与颜书的雄浑宽裕相媲美,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称誉。
可以这么说,颜真卿是柳公权的老师,只是学生在老师的基础上稍作变化,自成一派。既然老师在这,就学老师的吧。
初学楷书,不一定要从颜体柳体入手。我不推荐从欧、颜、柳三家入手。因为三家字体,初学者都是以他的碑刻本为范本,例如《九成宫》《多宝塔》《神策军碑》,这三个碑帖的书法不是不好,就是作为入门书法,并不是最佳。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因为这三个帖是碑刻本,看不到笔触,看不到运笔的细微之处,初学者因为没有书法经验,不懂得通过刀锋看笔锋,临摹的时候,很容易一味地求形似,写出来的字就像刀刻一样,书写性不强,行笔不流畅。
我建议从赵体或者智永《千字文》入手,偏向于从赵体入手。很多书论认为,初学者不适宜从赵体入手,因为容易学得软媚。这些论调,大概也是因人废书的观念,认为赵孟頫有皇赵血统,最后在元朝做了官员。赵孟頫一身以二王为宗,刻苦学习,倡导书法复古,学习晋人书法,一改宋人尚意的书风,篆、隶、楷、行、草五体皆精,特别是楷书和行书,取得傲人的书法成就,千百年来甚受大家的喜爱,人称赵体,与欧、颜、柳并称四大楷体。他的墨迹本存世非常多,大楷、中楷、小楷都有,初学者以赵体为范本,能清清楚楚看到古人是如何运笔的,运笔的节奏如何,通过学习他的楷书,还能进一步学习他的行书,直接领会书法创作的奥妙。
智永《千字文》也是墨迹本,是王羲之的后人,书法也是取法晋人,书法风格与赵体比较,更加古朴,也是学习楷书的好范本。但赵孟頫的字帖非常多,风格多样,可参考学习之处也多,学习赵体,更加容易学会创作书法的技巧。
颜体是最佳选择,颜体特征明显且简单,颜楷书字体方正,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初学者易入门。而柳体对笔画要求较高,且在后期转型方面,颜体易融合其它风格,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颜体代表作有《多宝塔碑》。
柳公体字瘦而硬,短横粗壮,长横格外瘦长,竖画顿挫有力,撇画锐利,捺画粗重稍短而踢起。字体骨力遒劲,对于初学者不好练。柳体代表作《神策军碑》。书法界有颜筋柳骨的说法。
草书一般分为哪几种?
谈到我们中国的书法,我们就会想到书法的字体。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书法里有五种字体,那就是:篆、隶、楷、行、草。这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五种字体的演变,是按照这样一个顺序来进行的。事实上,文字演变的情况,远比此复杂得多。正如隶书不是在小篆之后才出现的一样,草书也不是在行书之后才出现的。作为一种特定字体的草书,大约是在汉代出现的,是隶书连笔的一种快写。草之本意是草创、草率、草稿,也是初步的、非正式、不成熟的意思。在此,我想介绍的草书就是指的[_a***_]中的草书。从狭义讲,指书写上有一定规范法度并能自成体系的草写汉字。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草书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省简、笔画连贯,书写流畅迅速,但不易识别。草书历代能书者,章草有崔瑗、杜度,;今草有张芝、二王;狂草有张旭、怀素。
一、章草。章草从汉隶演变而来,我们从汉木简中,可以看出,它多以隶书的架势和简捷草率的笔法,虽笔画有些连缀萦带,结构中又简化,但每字都不相连属,收笔还带有雁尾似的上挑这些都是保留了汉隶的某些法式,它是由汉隶的草书写法经过艺术加工,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和艺术价值的书体。
二、今草。今草是在章草的基础上结合楷书发展来的一种草体。去掉了章草带有隶意的挑势、捺笔,使笔画之间的萦带加强了。
三、狂草。狂草是最恣肆豪放的草书。它渊源于今草,也可以说它是今草中一个以狂放为特点的艺术流派。狂草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奔放多变,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草上与今草一脉相承。
此外,还介绍一下“标准草书”。标准草书是近人于右任主持创造的。他于三十年代在上海成立草书社,***海内外专家,根据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四原则,制定“标准草书”。于右任认为历史上有三系草书,即章草、今草、狂草,故标准草书又称第四种草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与草书对比的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与草书对比的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