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咋样练好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咋样练好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把楷书写好?如何把楷书运用起来?
楷书是学习书法的基础,现在比较流行的是由田蕴章和田英章兄弟引导的欧楷,还有柳楷,这两种都是学习临摹的好贴。
入手学习很枯燥,因为找不到方法,进步慢,很多人坚持不来,现在网上有《田蕴章书法讲座365》是个很好的教学视频,只要用心学,坚持练,一定会有很大进步。
楷书练习达到书法价值的水平后,再利用楷书的功底转行书、行草、草书就相对容易了。
小时候学习写毛笔字,先描字本,再按永字八法写,再后来临欧体,柳体,间中也学写颜体和宋体,自己觉得有了很大的改变和进步,开始写大楷中楷小楷。持之以恒,一旦有空余时间就多练写。
写好楷书除了有一定的天赋以外就是刻苦练习,多临摹,多向老师请教,找到一定的技巧才行。
要想运用楷书就要多抄录一些诗词和碑刻,拣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练习书法,购买一些书法创作用具,静下心来正式创作,让朋友多挑毛病多提问题。
一般初学者都是从楷书入手。楷书笔画清晰严谨,字形方正,笔法明朗,可以很好地训练汉字的间架结构,夯打基本功。 楷书分为魏碑和唐楷,字形结构有差异,用笔方法也不同。魏碑整体风格粗犷,结体普遍偏扁,用笔凌厉霸气,如昆刀切玉果敢痛快;唐楷则法度森严,笔笔规矩。 写好楷书,先要了解不同时期的这些基本特征,选择符合自己性格特质的“体”去临习,可以按照读帖、临帖、入帖等渐进方式,循序渐进:读帖是通过多看帖上的字,熟悉它的特点,记住它的一般规律;临帖是实践练习,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过程;入帖是要求自己笔下的字最大化的接近原帖,直到把握原帖的风神气质。数年如一日的坚持,方有望练好。 至于运用,就是学以致用,写好了有信心了,在任何需要书写的时候,都是运用,都是你展示绝活的机会。
写好楷书只有一种途径,就是临帖,别无他法。其实,不单纯是楷书,所有的书体要写好,都必须临帖,没有其他途径。
在现今社会,不单纯是楷书的运用,所有书体的应用价值都已经变小。因为我们已经不依赖于把书写作为一种沟通方式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沟通变得更及时,更高效。语音通话、***通话,再加上QQ和微信的出现,几乎没人再用书信的方式联络。
当书写变为打字的时候,连拿笔的机会都很少,还如何探讨楷书的应用呢?当下,书法已经从应用的层面转变为艺术欣赏层面了。
作为一幅艺术作品,楷书讲究规整,四平八稳,从欣赏的角度来看,因为缺乏行草书牵丝、连带、浓淡、干湿、大小、错落的变化,无法有效的把欣赏者带入创作者的情绪中,而缺乏竞争力。
但是,楷书确实是能体现书写者基本功的书体,因此所有的书法爱好者,在楷书上下功夫,打好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在校的学生来讲,把字写工整,就是最好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深受儒释道影响的文化,在浩如瀚海的书法典籍中,很多书法大家都有经典的小楷佛经存世流传。当下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小楷书家,这也是目前值得欣喜的楷书应用形式的体现。
谢谢邀请 我是茶禅道,一家之言,欢迎探讨!
学习楷书,如何提高控笔能力?
书法书写过程的控笔能力在于“心”,也就是谋后而定,这样才能实现心挥手运。心中先有技法和美观的字形,然后依照心中之字通过毛笔表现在纸上,这个过程就是靠心法所为。心中一片茫然,自然落笔盲目,心无所指,笔无所挥运。心中有法,心自定,心定神态从容,自能指挥若定。
心中有法,要读帖,读帖到位,胸中有丘壑,心中自然有法,然后就是练至精熟了。姜白石《续书谱》中说:大抵要执之欲紧,运之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又作字者亦须略考篆文,须知点画来历先后。“腕运”就是靠心法完成。心中有了书法的“法”,控笔的控就有了度和准。如果没有心法,也就谈不上控制了,因为我们没有了“控”的依据。因此要想提高控笔能力,就要先使得心中有“法”。先有书法的法和规矩技法。
控笔能力分三个方面:稳定性、准确性、自如性
一、稳定性
起笔、行笔、收笔需保持笔的稳定性,写出的笔画才能有力度,有立体感。
这需注意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执笔要指实掌虚,钩、格、抵、押、擫、捻要正确运用;运笔须腰、臂、肘、腕、指齐发力,全身既放松又紧张。
建议初学者中楷以上一开始就要悬肘,中楷以下至小楷以悬腕书写,强化肌肉控笔能力。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再以悬腕写中楷会很轻松,枕腕写小楷更不在话下,并加倍灵活自如。
二、准确性
无论临帖或书写作品,控制笔恰当的落点、准确的搭配及收放是关键。
一般临帖只注意笔画的粗细、正欹、长短等变化,而忽略了笔画间空隙的形状变化,建议加强这方面行笔训练,会发现所临间架、位置更准确,与原贴更接近,这就是古人说的“知黑守白”。
三、自如性
除了以上稳定性与准确性外,我们书写时还须能充分控制运笔的自如度,能在各种环境下书写自如。建议经常站立书写或把纸张挂于墙上训练。
个人认为,原大临帖更能锻炼控笔能力,同时多尝试悬肘练习临帖。刚开始可以稍放大(不超过一倍),慢慢再接近原帖大小。通过这样训练,控笔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必须指出的是,放大数倍临帖,其实容易很多,但对已有些基础的人来说,最好别用,原因自己去领悟。
楷书要想很好的控制毛笔,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训练。
首先应端正姿势。身体要坐稳,肩平,头正,脚放稳。身体一定不能东倒西歪。
第二,执笔要稳。
如果是初学者,写字时,可以把左手垫在右手腕下,保持笔的稳定性。
第三,临帖时,一定要速度放慢。
俗话说写字要如同逆水行舟,要如同锥画沙,都是在强调写毛笔字时要”涩”行的书写特点。写的慢,笔画就会相对稳很多。
第四,要保持中锋用笔。
中锋用笔是指,笔头的锋始终在笔画得正中间。笔杆相对垂直。使笔杆垂直,笔锋在笔画正中运行。这样运笔,可保持笔画的双边缘都保持平滑,圆浑饱满,有立体感。
学习楷书,最关键的两点,第一是结构要弄准确,第二是掌握好笔墨的控制能力。
楷书书写缓慢,毛笔笔尖柔软,要写出遒劲有力的线条,手的控笔能力大有讲究。
凡学书法,必先执笔,唐代韩方明说,''夫书之要,在于执管'',五指执笔法比较适宜。学写楷书,要提高控笔能力,一定要学会运笔之方法,赵孟頫讲,''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强调了用笔的重要性。
控笔从手上讲,须要执笔松紧适度,灵活掌控,写大字,宜执笔松,写小字执笔应稍紧,执笔过松,运笔无力,执笔过紧,手腕又僵硬,使转不灵动,张旭总结为''妙在执笔,令得圆转,勿使拘挛''。
写楷书应知晓运腕,''腕力遒时字始工''刚开始写字可用枕腕,后渐进至悬腕,悬肘,初悬腕时,手易颤抖,易疲劳,应放松肌肉,排除肌肉紧张的生理因素,只能通过长期训练,形成肌肉的定型记忆。心理因素,平衡呼吸,心平气和,与手协调一致,***以时日,自然挥洒自如。
本人也是初学书法,总结的未必妥协,请见谅,下附临书,敬请指正,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咋样练好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咋样练好楷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